说实在的,我选择去延边插队落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被那一首节奏明快的,极富有朝鲜民族韵味的歌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所吸引的。我在学校是俄语课代表,特别喜欢外语。"文化大革命"剥夺了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我想如果去延边,在这个“朝鲜语”的社会大环境下学习,一定会获取到许多知识的。 想不到事与愿违。1969年下乡,分到了三家子公社古城三队,整个古城大队共有五个生产队,全部都是汉族和满族。我们集体户基本上来自上海市第58中学(现在是澄衷中学),是一个重点中学。集体户共有12名成员,其中包括我在内五名高中生。我很自豪,我们集体户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个个都是最棒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个年代,物质馈乏,当地的老百姓也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们的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好几辈子了,起码懂得怎样来调济生活。集体户一年之中只能在春节和中秋节吃到两次肉,吃完了大家就开始跑肚拉稀,因为肚子里没有油水,肚子也不适应。 在上海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生惯养的生活,现在到了农村,根本没有生活经验,连做饭都不会。每天干重体力劳动,菜里连一点油水都没有,12窨的大铁锅,下面是白菜汤,汤里没有油腥味,锅周围贴上玉米饼子,等到饭菜熟了,闻着就是一股猪食味道,哪有什么香味啊?人家当地老百姓知道怎么做高粱米饭,每次都是提前一天把高粱米泡一下,然后用慢火煮,而咱们知青不知道,每次高粱米饭吃到嘴里,那一种感觉,就是拉嗓子。 以前在上海学校读书时,也吃过忆苦思甜的饭,而刚开始,知青做的高粱米饭,比忆苦思甜的饭,还难以下咽。那个时候,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一到开春4,5月份青黄不接,每当路过老乡的家门口,闻到屋里豆油炝葱花的味道,都会浮想连连。 当时乡亲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里,起码会调剂,只要知青踏进他们的家,他们都会客气地说:“上炕,吃饭!”哪怕他们碗里只有一碗粥,都会毫不犹豫地分半碗给知青吃。 70年代,正是“四人帮”搞“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农村别说养猪,哪怕是养鸡鸭,上面也得有指标,每户不能超过多少只。日子虽然困难了一点,可是一旦老乡家做点好吃的,都会请知青们去他们家品尝,乡亲们就是想让知青们别太想家了。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时候吃过的粘火烧充满豆油的香味,外焦里滑的那一种味道,至今都难以忘怀。 晚上还要开没完没了的学大寨评工分,学习有关会议精神,大部分知青在昏暗的灯光下,在充满着烟草味和汗酸味的热炕上,昏昏欲睡的听着生产队长喋喋不休的讲啊,讲啊...... 我们集体户有12名户员,其中有6个高中生,10男2女,男女比例搭配不合理。 那时高中生都20来岁了,要比初中生懂事,所以集体户的活,经过半年的锻炼,慢慢的也开始安排得井井有条,自留地也种得很好,粮食也基本上够吃。不像临队集体户,一锅大碴子粥吃三天,第一天吃热的,第二天吃凉的,第三天吃酸的。他们没菜吃,就买0.28元一斤的辣椒酱当菜。由于营养不良,八月份去图们江大坝挑土篮子晕倒好几个知青。 我们集体户上海知青,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学习农村基本的活。老乡还会送蔬菜和其他食品给我们。有的时候老乡会指导我们种自留地,贫下中农户长经常来集体户关心我们的生活。 第一年,我们必须过生活关和劳动关,这也是我们最艰苦的时期,春天水田里还是冰碴子,我们都得光脚下地插秧。夏天铲地的垄沟一眼望不到头,秋天打场连轴转,晚上都不能睡觉,但是这些困难,我们都抗过来了。集体户很团结,在户长胡光祥的带领下,连续两年参加珲春县“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由于工作需要,我在集体户就待了两年,1971年春天就去县城当老师了。 下乡时间虽然短,但对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难以忘怀。 知青一代,是走过无数磨难和坎坷的一代人,我们用汗水与热血写就了自己的历史,我们度过了充满狂热和蒙昧的岁月,我们都有一段被耽搁被牺牲的青春时光,我们有许多要抱怨地方,但唯一不能抱怨的,是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里,是延边的父老乡亲们,他们不但接纳了我们,同时也呵护着我们,是延边的大地和乡亲们养育了我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很难度过那段艰苦的岁月。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内心时刻应该充满谦卑与感恩之情! (研究会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