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杨余傅事件”后,毛主席安慰聂荣臻

时间:2024-10-27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水新营 点击:
杨余傅事件后,毛主席安慰聂荣臻:如果讲杨成武的后台,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才轮到你!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杨成武与聂荣臻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聂荣臻比杨成武年长15岁,杨成武一直把他视为自己最尊敬的、最可信赖的良师和益友,称之为忘年之交。无论是在艰苦
“杨余傅事件”后,毛主席安慰聂荣臻:如果讲杨成武的后台,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才轮到你!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杨成武与聂荣臻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聂荣臻比杨成武年长15岁,杨成武一直把他视为自己“最尊敬的、最可信赖的良师和益友”,称之为忘年之交。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文革”的非常岁月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六十载如一日,他们的良师益友情始终不变。

      战争年代结深情

      杨成武与聂荣臻相识在中央苏区。杨成武在上中学期间,于1929年1月跟随老师张赤南参加闽西古城暴动,投身革命后进步很快。1931年春,17岁的杨成武担任红1军团第11师32团政治委员。不久,他第一次见到聂荣臻。那时,聂荣臻刚从上海白区到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杨成武晚年回忆第一次见到聂荣臻时的情景说:聂荣臻高高的个子,清癯白净的脸庞,身着咖啡色皮夹克,英俊而文雅,像个大学教授。1932年3月,聂荣臻接任红1军团政治委员。从此杨成武开始长期在聂荣臻领导下工作。

      在第四次反“围剿”的宜黄仙人桥伏击战中,聂荣臻来到杨成武所在的第11师32团。由于该团团长不在岗,长期从事军事工作的聂荣臻和杨成武一起,亲临前线指导作战。杨成武所部与兄弟红军配合,取得大胜,并活捉了敌59师师长陈时骥。战斗结束后,聂荣臻表扬第32团,说在没有团长的情况下任务完成得好,夸赞杨成武是“模范团政治委员”。

      在红军长征中,杨成武作为团政治委员,先后和团长耿飚、黄开湘一起,率领红2师第4团多次作为先头团,披荆斩棘,抢关夺隘,参与许多著名的战役战斗。期间,也蕴含着聂荣臻对杨成武的许多关怀。在血战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时,杨成武的腿部负重伤,聂荣臻得知后,特意交待红2师师长陈光:一定要抬着杨成武走,不要寄养在老乡家里。在红军部队医生的精心照料下,杨成武的腿伤很快康复。也就是聂荣臻的这个决定,使杨成武后来有机会一次次屡建奇功。

 
◆1939年,聂荣臻在杨成武、邓华、孙毅、唐延杰陪同下检阅一分区子弟兵。

      腿伤康复之后,在红一军团首长聂荣臻等的直接领导下,杨成武率部参加突破乌江、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战斗,屡立战功,为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作出重大的贡献。过草地时,红4团为先锋团,在充满死亡陷阱的草地里,为全军踏出了一条北上道路。在天险腊子口战斗中,杨成武巧用奇兵,一举突破天险。聂荣臻曾高度评价:“腊子口一打开,全盘都走活了。”

      在陕北吴起镇,走过漫漫长征路的杨成武和团长黄开湘都患了重伤寒,不久黄开湘去世,杨成武的病也加重了,连续几天处于昏迷状态。聂荣臻得知后,十分挂念,带着医生来到他的床前,紧紧握着杨成武的手说:“成武,你的病会好的,我们还要一起去打击日本侵略军呢!”病床上的杨成武听到这话,泪水模糊了视线,一股暖流涌进心田。后来他终于战胜病魔,又驰骋在抗日战场上。

      抗战开始后,杨成武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开赴华北战场,并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战前,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对杨成武认真交代打援任务。杨成武率部圆满完成了打援任务,保证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

      平型关战斗后,八路军115师主力随八路军总部南下。115师副师长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奉命率领师独立团、骑兵营、师教导队、随营学校等约3000人,在晋察冀临时省委的配合下,迅速在晋察冀打开局面。杨成武的独立团是聂荣臻等开辟晋察冀根据地之初的主要武装力量。1937年11月,聂荣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率杨成武等部到达阜平后,向八路军总部提出将杨成武的独立团扩编为独立第1师,下面成立3个团,先把架子搭起来,配备好干部,兵员和装备以后可以慢慢充实。独立师成立后,部队得以迅速壮大。杨成武先后任八路军独立第1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

 
◆黄土岭战斗胜利后,杨成武(前右)陪同聂荣臻(前左)检阅和慰问参战部队。

      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杨成武率部在长城内外、太行山麓、易水河畔进行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39年5月,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部队取得大龙华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400余人,缴获日军大量机密文件。聂荣臻说,缴获这批文件,比缴获日军几百支枪、几十门炮的价值还要大。这些文件后来送到延安,为党中央制定对敌斗争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年11月,杨成武指挥部队进行了著名的黄土岭伏击战,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这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日本朝野震动,惊呼“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之后,杨成武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并坚持度过了华北抗战的最艰苦岁月。

      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依然在聂荣臻的指挥下,历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3兵团司令员等职。他率部转战华北,指挥或参与指挥了大同集宁、正太、青沧、保北、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察绥、张家口、太原等战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华北地区,杨成武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整整战斗了13年,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使他们凝结下了深情厚谊。

      非常岁月传真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杨成武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到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952年起,杨成武先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京津卫戍区司令员。1954年10月起,杨成武担任副总参谋长,先后在总参谋部工作的时间长达20年。1955年4月至1958年9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一时期,聂荣臻长期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代理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等职。杨成武和聂荣臻的工作接触十分频繁。

      聂荣臻在军委工作期间,对杨成武非常关心信任。50年代中期,聂荣臻被中央确定为具体领导和组织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有关他分管的事情,只要是杨成武的工作范围,聂荣臻总愿意交他去办。杨成武也总是认真负责地做好聂荣臻交办的事情。在聂荣臻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先后作为常务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生活上,杨成武和聂荣臻也互相关心。聂荣臻有病,杨成武常来看望;杨成武有病,聂荣臻也很关心。“文革”初期,1966年6月的一天,杨成武夫人赵志珍向聂荣臻汇报时任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由于工作过于紧张,成天觉得天旋地转,有次还摔了一跤,医生诊断得了美尼尔氏综合症。聂荣臻当天上下午都有会议。在下午会议结束后,快到晚饭时间,聂荣臻提出要去看望杨成武,秘书建议是否晚饭后再去。聂荣臻怕晚上还有会议,坚持立即到杨成武家看望,并推迟了晚饭时间。当年11月,杨成武因为工作过于紧张,再次病倒。刚从西北试验基地主持导弹核武器试验的聂荣臻得知消息,在向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汇报试验情况的中间,赶到总参招待所杨成武临时休息养病的地方看望他。

 
◆平津战役前夕,聂荣臻与华北军区第19、20兵团领导合影。左起:李天焕、杨得志、杨成武、聂荣臻、罗瑞卿。

      1968年3月22日,林彪、江青一伙出于篡党篡军的需要,捏造罪名,制造了所谓的“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如此重大的人员变动,身为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事前竟毫无所闻。杨成武是聂荣臻指挥华北野战部队时的主要战将,林彪和康生等人还提出要挖出所谓杨成武的“黑后台”,其矛头所指,不言自明。4月6日,聂荣臻觉得有必要把事情搞清楚,便打电话找林彪问情况。电话是叶群接的。“你们说的‘黑后台’究竟是谁?”聂荣臻直接问。“并没有点名嘛。”叶群回答得很含蓄。但她却对别人说反正当时社会上“炮轰聂荣臻”轰得厉害,让群众去轰,轰倒谁就是谁。聂荣臻感到事态严重,4月7日直接给毛主席写信,说明自己对杨成武的看法和历史上同杨成武在一起工作的情况。几天后,毛主席在聂荣臻的信上批了16个字:“荣臻同志,信已收到,安心养病,勿信谣言。”不久,毛主席又当面安慰聂荣臻:“如果讲杨成武的后台,第一个是我,第二个才轮到你。”

     4月16日, 聂荣臻专程到林彪家里,见面后他质问林彪:“杨成武究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把他打倒?”林彪支吾了半天,勉强地说了一句:“杨成武不到我这里来。”意思是不大听话了。聂荣臻又说:“他不到你这里来,你是副主席嘛,打个电话,他不就来了!”聂荣臻回来后对秘书说,多么可笑,这也竟然成为被打倒的理由。

     “文化大革命”中,杨成武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他和家人被关押、监禁6年半时间。1974年建军节前,“杨余傅事件”得以平反。8月4日,杨成武临时从北京医院出院,在夫人赵志珍的陪同下,来探望聂荣臻夫妇。他们从下午3点谈到吃晚饭,共进晚餐后又谈到8点,杨成武夫妇才回到医院。谈话中,听到杨成武夫妇6年多来所受的种种悲惨遭遇的诉说,聂荣臻夫妇为之动容,不住叹息。

 
◆1959年,杨成武陪同邓小平、罗荣桓、聂荣臻参观防空展览。

      8月底,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聂荣臻等找杨成武谈话:“毛主席要你仍回总参工作。”杨成武对有工作做当然很高兴,但对回总参,他思量再三,回答说“最好不再回总参,把我安排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在哪里都能干革命。”一段时间后,叶剑英、聂荣臻等关切地对杨成武说:“主席亲自讲的,要你回去,为什么还不回去?赶快回去吧。”于是,杨成武服从大局,仍回到总参谋部,被任命为第一副总参谋长,后为党委第二书记。叶剑英在总参宣布杨成武回总参工作的命令时说:“杨成武同志主持总参工作,总参的事,由杨成武负责。”1975年1月,中央决定邓小平兼任总参谋长,邓小平在总参干部大会上向大家说:“总参真正的班长是杨成武,我是挂名的。”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四人帮”一伙加紧实施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因兼任总参谋长的邓小平被打倒,实际主持总参工作的杨成武在叶剑英、聂荣臻的直接领导下,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有一段时间,杨成武同叶剑英、聂荣臻一起住在西山,接触的时间更多、更密切。后考虑安全因素,聂荣臻、叶剑英先后下山,杨成武成为两位老帅的“联络员”。9月21日,聂荣臻委派杨成武去找叶剑英,建议“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四人帮”的问题。10月5日,叶剑英要杨成武转告聂荣臻,对付“四人帮”的事,已经商量好了,请他放心。10月6日,党中央果断出击,一举粉碎了“四人帮”。

      新时期里显浓情

      粉碎“四人帮”之后,聂荣臻和杨成武继续在人民解放军中担任要职。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聂荣臻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9月,由于工作需要,杨成武调到福建前线,担任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他们为党和军队的建设努力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军委曾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军队高层领导班子的人员配备。当时的杨成武65岁,离京任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已逾两年。在军队高级干部年龄都比较老化的情况下,聂荣臻认为杨成武年龄不算大,身体还比较好,并有长期在总参谋部做领导工作的经验,比较熟悉军队的情况。因此他认为杨成武重回总部工作、做主持军委常务工作领导同志的助手比较合适。为此,聂荣臻专门给军委写信,并安排秘书周均伦去向主持军委常务工作的领导同志当面汇报他的意见。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聂荣臻的建议未能实现。由此也可以看出聂荣臻对杨成武的良好印象,是长期而又一贯的。

 
◆1983年6月,聂荣臻与杨成武在北京接见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

      1983年6月,杨成武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不久离任福州军区回京。1987年之后,聂荣臻和杨成武分别从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一时期,聂荣臻年老体弱,杨成武常去看望他。在此前后,上世纪50年代就确定编写晋察冀抗日战争史和华北解放战争史一直未能定稿,战史续编工作延续很长时间,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定稿出版。在编写过程中,碰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比较大的问题经常提交到聂荣臻这里。聂荣臻总是说,请杨成武先提出意见,再作商定。在聂荣臻写回忆录,聂荣臻传记组编辑《聂荣臻传》时,他再三嘱咐有关人员,在收集情况和形成初稿时,要多听听杨成武的意见。聂荣臻说,成武同志战争年代一直同我在一起工作战斗,他记忆力好,头脑清晰,多听听他的意见有好处。在编写组多次召开的座谈会中,杨成武提供了许多情况和把握分寸的宝贵意见,给编写人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991年12月29日,是聂荣臻92岁诞辰。当时杨成武正在福建家乡休息,他专门打电话给在京子女,让他们定做一个大花篮,代表他及全家祝聂帅健康长寿。第二年春天,杨成武夫妇返京后去看望聂荣臻。当时医生从聂荣臻的健康考虑,规定一般谈话不超过半小时。这次聂荣臻与杨成武一直聊了一个多小时,仍然还饶有兴致。见此情景,医生只好示意杨成武设法尽快结束谈话。为了聂帅的健康,杨成武借口还有些其他事情,起身离席告别。但聂荣臻仍恋恋不舍地说:“成武,你不要走,我好久没有这样谈了。”5月上旬,聂荣臻病情日趋加重,杨成武得知后十分不安,多次询问病情。后来,听到病情有所好转,他刚刚感到心里有些宽慰,没想到噩耗很快传来。

 
◆1986年6月,聂荣臻与杨成武在一起畅谈长征旧事。

      5月14日夜,聂荣臻突然与世长辞。在他弥留之际,聂荣臻办公室负责人周均伦分别报告了中央办公厅、军委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军委办公厅主要负责同志迅速赶到聂荣臻家,并随即分头通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主要领导同志前来向聂荣臻作最后的告别。时值子夜时分,周均伦由于过于悲伤和紧张,忽略了安排通知像杨成武这样与聂荣臻长期密切交往的老领导立即前来告别。第二天一早,当得知聂荣臻去世的消息,秘书汇报的话还没有说完,杨成武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他即刻招呼家人驱车前往。在聂荣臻住地门口,杨成武见到周均伦,他在痛哭中责备道:“周秘书啊,我在聂帅领导下,工作了整整60年,他逝世,你也不通知我一下,让我见他最后一面。”说罢声泪俱下。对杨成武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身旁的周均伦等人极其感动。

      杨成武进门后,站在聂荣臻灵床前,久久不愿离去,他多么想再多看一眼自己毕生敬重的良师益友啊!在灵堂外,杨成武遇到了前来吊唁的《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高狄对杨成武说:“您是聂帅的老部下,是否可以写点悼念的文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杨成武含泪应允。5月1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杨成武的诗《悼聂帅》:“撕肝摧胆噩耗来,顿失良师无限哀。运筹功勋铭青史,教诲深情记心怀”。诗中充分表达了杨成武对聂荣臻去世而感到无比悲痛的心情。
 
      编辑|郭小丽
      责编|陈彦如
      编审|项东民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