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小岛雅音:清越古调瀛洲来

时间:2024-08-16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敏 点击:
沈肇州编辑、整理后出版的《瀛洲古调》。资料照片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它在兼收南北琵琶演奏风格的同时,将北派琵琶之刚劲大气和南派琵琶之淳朴清丽融为一体,韵味隽永。 ■施敏 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却能吹
沈肇州编辑、整理后出版的《瀛洲古调》。资料照片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它在兼收南北琵琶演奏风格的同时,将北派琵琶之刚劲大气和南派琵琶之淳朴清丽融为一体,韵味隽永。

      ■施敏

      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却能吹弹多种乐器。每遇农闲下雨日、夏天纳凉时,总会看到父亲在廊下,怀抱琵琶拨弄琴弦,追逐稼穑之外的梦想。琴声清越,如戏水泛起的涟漪,和他在乡村铜管乐队吹奏大号的洪亮相比,别有一番恬静。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所谓的流派,但听得出,乐曲中并蓄家乡崇明岛的风土乡音;看得出,父亲在弹奏时安泰沉稳。后来,我才知道,从未出过海岛的父亲,弹奏的琵琶曲正是岛上原汁原味的“瀛洲古调”。

      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曲。

      关于这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传奇,一书就是近360年。

      一

      1918年初秋一日,上海莫里哀路(今香山路)29号孙中山先生夫妇的寓所里,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琵琶声,正是一曲瀛洲古调文板《飞花点翠》。

      弹奏者指法娴熟,“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散音洪亮,实音明净,泛音清越,直把听者带到了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飞雪的意境。

      曲罢,陶醉在古调诗情画意的孙中山先生连声赞叹道:“吾从未听过如此清越、高雅的琵琶,先生之技堪称绝技。”

      这位“堪称绝技”的琵琶演奏者,正是“瀛洲古调派”集大成者沈肇州先生。

      一向重视国乐发扬光大的孙中山先生,当年来沪之际,慕名邀请沈肇州到寓所晤叙。沈肇州把这段经历记录在他的《聆音散人传》中:“孙中山先生次沪滨,延之奏曲,称为绝艺”。此次会见后,沈肇州的声誉响彻大江南北,各方习艺者纷纷求教。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有关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两千年前,唐代宫廷音乐兴盛琵琶艺术。到了明清时期,琵琶艺术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峰,形成了以陈牧夫为代表的南派(浙江派)和以王君锡为代表的北派(直隶派)两大流派。至20世纪初叶,形成了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为主要区域的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无锡派、汪派等,形成了江南一带诸多流派异彩纷呈的局面。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它在兼收南北琵琶演奏风格的同时,将北派琵琶之刚劲大气和南派琵琶之淳朴清丽融为一体,韵味隽永。

      二

      不过,“瀛洲古调派”这一享誉大江南北的琵琶流派,它的起源地为什么是长江口这个四面环水、交通不便的小岛——崇明岛呢?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中,寻找关于“瀛洲古调派”的记述,不难发现,它的起源和发展还真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崇明一小岛,能书能画能变能音乐者,代不乏人。未百年前,有黄东阳、罗明章、蒋泰之三人者……独于音乐一门嗜之成癖。”1916年,沈肇州在其编著的《瀛州古调》序言中的这段话或许能窥得其中缘由。

      岛上风清水洁,生活质朴,同时还有为避战乱来岛的文人雅士。他们身傍不凡技艺,经常携琴雅聚,切磋交流。岛上民间器乐方面,主要流传崇明派琵琶、崇明吹打乐、丝竹锣鼓牡丹亭、丝竹乐以及宗教音乐等种类,前三个乐种以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江南丝竹”音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瀛洲古调派琵琶”的溯源,还得从明末清初说起。当时就有琵琶北派传人白在湄,被贬后避地太仓、通州一带。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在《梅村家藏稿》中称,白在湄父子“好为新声”,善于创作新曲目。北派琵琶传入崇明邻近地区,为崇明琵琶发轫提供了基础,也是今天上海地区追溯琵琶传入的最早源头之一。

      康熙年间,寓居崇明本地的贾公达被公认为“崇明派琵琶”的鼻祖,“得四弦指法于白在湄”后自成一派。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赵廷建纂修的《崇明县志》卷十六“人物、方伎”一节,“贾琵琶,字公达,居城北关内,善琵琶,故以江南皆呼为贾琵琶”。

      其后,有“指音坚劲”的范正奎,以及“通晓音律”的宋楚玉等名家。他们将江海沙地风土人情融合在南北琵琶演奏风格中,由承袭向“自出新意”发展,逐渐形成了“瀛洲古调派琵琶”。

      道光、咸丰年间,岛上又出现了王东阳、卢明章、蒋泰、黄秀亭等艺高盖众的琵琶高手。他们承上启下,不断发展,使瀛洲古调的曲调和技法得到完善和提高,奠定了自成一派的基础。

      三

      到了沈肇州先生,真正使“瀛洲古调派”名扬全国。

      沈肇州(1858—1929),名其昌、号绍周,江苏海门人,曾拜琵琶名家黄秀亭为师,尽得其技,历四十年,操弄不息,遂成大家。1916年,他经友人黄丽生介绍到通州师范学校教国乐。

      1916年9月,沈肇州以“今学校重国乐,士大夫亦间有喜古音节者,就予所得,公诸同好,庶使曲有所本,法有所取,流传以不坠也与”之愿,首次编纂出版了《瀛洲古调》琵琶谱。著名教育家、同济大学第四任校长沈恩孚亲笔书写封面。《瀛洲古调》成为三百多年来最具完整性与系统性的“瀛洲派”琵琶曲首卷本,结束了单纯的口传心授、只靠手抄本传授的历史。

      自从沈肇州为中山先生演奏并得赞誉,又在高校开设艺术学科后,在社会上声望愈增。1920年,百代公司特请沈肇州到沪,为其灌制了《汉宫秋月》《昭君怨》《十面埋伏》三首琵琶曲的唱片。这也是中国最早录制的琵琶独奏唱片。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士按当时歌星灌唱片的价格标准猜测,“能得酬金数百元,可供十年温饱”。实际上,外商欺沈忠厚老实,仅付50元。事后,友人为其鸣不平,准备前往与外商交涉,肇州先生坦然相劝:“只要能传播琵琶古艺,报酬不必斤斤计较。”他还明确表示:“争利于市,我不为也!”

      “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发展历程中,还有一位重要的推动者,那就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最重要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

      1918年夏,刘天华专程到南京,向正在东南大学授艺的沈肇州先生学弹琵琶。沈见这小伙子意诚情切,就嘱其奏几曲试听。刘天华先奏一首江南小调,又弹了丝竹乐曲《三六》,极具灵感。沈甚爱其才,拿出自己出版不久的《瀛洲古调》曲集,作系统的传授。好学不倦,艺术悟性又甚高的刘天华,用一个暑假便学会了《瀛洲古调》的全部内容。他不仅继承传扬了《瀛洲古调》,还利用自己掌握的传统音乐技法结合西洋作曲理论知识,创作了三首琵琶曲。

      四

      “瀛洲古调派琵琶”讲究演奏指法“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演奏曲目多为文板小曲,每曲描写一个场景或一种事物,既可独立演奏,又可组合联奏,不仅发挥了琵琶自身的表现力,还使得乐曲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正所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艺”,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瀛洲古调派琵琶”,说到底,就是岛上乡人对乡土的眷恋和对乡音的厮守。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随着这个流派最重要的传承人陆续离世,能够全面掌握和传承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才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2007年,“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跻身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年,被国务院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政策的保护、民间艺人的传授、教育方式的传承等多方加力,崇明区政府为保护与传承崇明派琵琶艺术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相信“瀛洲古调”必有新声。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