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我是知青更是一个兵

时间:2024-07-25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林嗣丰 点击:
再过几天就是八一了,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纪念日。97年前的1927年,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血腥镇压,完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使命,在周恩来、朱德、谭平山、叶挺、刘伯承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于江西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再过几天就是“八一”了,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纪念日。97年前的1927年,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的血腥镇压,完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使命,在周恩来、朱德、谭平山、叶挺、刘伯承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于江西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
 
 
在无数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感召下,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是我们这一代人年青时最崇高的理想。记得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问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我曾响亮地回答“当一名解放军”。后来因为看书把眼睛看成了近视,只能将此种理想埋入心底。1968年当部队来招兵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同学穿上军装而羡慕不已。
 
那年六月,中央根据形势决定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夏天,兵团筹备组到上海来招兵,我们静安区的1966届初高中毕业生是在瑞金剧场听动员报告的。五十六年过去了,当初的许多细节都忘记了,只记得做动员的人中有几位是先期去黑龙江农场参观的同学,还记得那面上书“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 跃进”的大旗。
 
更记得动员时讲的是去黑龙江“屯垦戍边”,从事军垦事业。这对像我这样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参军的人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有位同学后来回顾说:“1967年,我拜读了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大甸风云》。这部小说讴歌了当年十万官兵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集体转业开垦北大荒的动人事迹。一年后,我也踏上了‘屯垦戍边’之路。”
 
于是我们都积极报名,投身到伟大的军垦事业中。那时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并未发表,分配也执行的是“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边疆、面向基层),去兵团既没有“知青”的称号,也不属于“上山下乡运动”,而是去“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只是到了后来毛主席指示发表后,大批的知青不断的到来,兵团也归到“上山下乡”的行列了。
 
 
与去插队的不同,到兵团的每人还有冬夏各一套的绿军装和一件黄色的军大衣,使那个年代的我们感到十分的自豪。于是在许多人的相册中都留下了穿军装的“标准像”。后来珍宝岛事件发生,各师各团都建立了武装值班连队,也促成了许多人有了骑马挎枪的威武留影。我因为父亲被迫害致死的原因,没能入选武装值班连,就想方设法借枪去拍照,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参军”生涯更加“完满”。
 
与其他下乡知青不同的还在于我们的通信地址,用的是编号,我们连的编号就是“沈龙兵边字502信箱08分队”。我那时是连队的通信员,每天或坐车或骑马来往于连队和团部,每天要打的交道就是那信封上的“边字502”,那个“08分队”。每当看到知青和老职工从我手里拿到信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从心里感到高兴。我也不厌其烦地为知青们从团部带回他们需要的物品,让他们感受到连队大家庭的温暖。
 
记得珍宝岛事件发生后,按照战备的需要各连都要挖防空洞。我不仅要给自己挖好防空洞,还要给好“伙伴”――小青马挖,很是紧张了一段时间的。每天早晨我们还要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出操,许多人因此而在脸上冻出了水泡。晚上每隔一小时便要轮流值班,到连队的重要地方如麦场、仓库等处巡视。
 
为了备战,我们还常常自讨苦吃,进行军事训练。有一年的春节,我们都没有回家探亲,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排里的年青人主动组织了拉练,而且专门找雪厚的地方走。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竟然走出了满头大汗。还有一次全师组织夜行拉练,从各个连队负重步行至师部。在师部大礼堂看了一场齐齐哈尔京剧团的《智取威虎山》后再步行回连。从我们连到师部有四十里的路程,来回便是八十里。就这样,那天我们整整走了八十里的路,而且还是负重。有许多连队比我们连队还远,在走的路程更长。第二天起床后,大家走路的样子都已走形,腿脚好像都不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一样。即便这样,我们依旧充满了乐观主义,因为“我是一个兵”!
 
既然是一个兵,既然是军队,“八一建军节”就是我们的节日,我们也和部队一样用各种形式予以纪念。我们成立了文艺小分队排练节目在纪念活动上演出,最成功的是我们排练了整部的《红灯记》,不仅在自己连队演,还到各连去演出;我们自行组织了足球队,不但在自己连队里踢,还到附近连队去挑战;我们还积极组织田径队,参加团里的运动会,捧杯而归。作为连队团支部宣传委员的我还会组织稿件,出专题黑板报。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略显单调的业余生活,也健壮了我们的体魄,坚强了我们的意志。
 
我是一个知青,有一个永远不老的名称;我更是一个兵,一个在北大荒的冰天雪地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兵!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为抢救战友牺牲的陈汉如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陈汉如于1969年11月离开家乡上海,到达西双版纳水利二团八连。由于...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