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是城市气质和性格的外在表现,它体现着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对生活的态度,是对该城市精神生活、伦理道德、乡土文化等综合、生动的概括。正如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风貌最直观的表象是城市的建筑,它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空间和物质实体,由文化而生,又影响和制约城市文化发展的走向,它包括城市的建筑物、构筑物、城市空间布局等。城市建筑、城市风貌以及天然的地理条件便构成了与其他城市有本质区别的独有个性。 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举,它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世界城市发展经过前农业化时代、农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和当今逆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阶段。上海老县城的诞生始于700多年前的农业化时代,而近现代城区的出现和发展与西方国家工业化以后的对外扩张有关。十九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它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国家。英、法、葡、德、美等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开始对海外的殖民主义扩张,他们染指的城市在殖民主义刺激下,逐渐畸形地繁荣起来,上海城区的扩张便是在这种畸形繁荣的催生下实现的,这也造就了上海特殊的城市建筑形态和城市风貌。 一、上海城市的历史演变和海派建筑 (一)海派建筑的兴起 1、上海开埠前的建筑特色 南宋公元1267年,因东部海岸线的逐渐东移,所以在上海浦的西岸出现了市镇,取名为上海镇。公元1292年,元朝政府鉴于上海镇的日益繁荣,人口逐渐增多,将华亭县东北的5个乡与上海镇一起单独设立了上海县,上海的城市建设便由此展开。 由于上海县地处江南地区,河网密布、气候宜人,毗邻的杭州、苏州已是两个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育比较完整的大城市。一些达官贵人、地主富商和文人雅士纷纷来到上海这片新兴的地域修建住宅、寻求发展,各色各样的别墅园林、亭台楼阁平地而起,因此上海县城及其周边的建筑受苏、杭江南建筑风格影响较大。 江南建筑的特色来自于人们的临水而居以及特有的田园风光。其传统的基本色调为黑、白、灰三色,在江南水乡氛围中淡雅质朴。而建筑本身的小巧玲珑,山墙、屋顶设计以及室内布局处处显现的精心构思,对建筑风水学的恰当运用,使得各类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住宅集中地区形成的街巷,由水而生的桥梁、驳岸和码头,以及与日常生活需求相应的店铺、作坊、学堂、庙宇等等构筑了特有的江南水乡的文化风貌。 当年上海县老城厢及县境内大批建筑延续和体现的正是这种江南建筑的特色。如今保留下来的豫园、湖心亭、城隍庙、文庙等历史建筑,虽然周边环境和自然风貌已经改变,但建筑本身的风格依旧可见,是考察了解上海古老建筑难得的标本。原址在十六铺外滩曾经享有上海八景之一“凤楼远眺”美誉的丹凤楼,始建于1265-1274年间,几经战乱,建了毁,毁了建,再建再毁,最后在1912年拆城墙修路时再次被拆掉。如今楼已不再,不过丹凤路还在,2002年新建的古城公园里建了一个“丹凤台”,让人体验“远眺”的快感。由此可见,上海开埠前老建筑的风韵依然被现代人所怀念和欣赏。 2、租界是上海建筑快速发展的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 根据清政府1842年8月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英美法等国以各种方式占用上海土地,建立租界。到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面积扩展到32.44平方公里。租界当局占有土地使用权以后,为了将这里建成一个金融、商业和工业生产中心,开始用西方先进的市政建设理念修筑马路,建造领馆、银行、洋行、酒楼、商店等建筑。特别是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租界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批楼房、工厂和住宅建成,与此相适应的供水、供电、供气体系的市政建设也逐渐到位。上海租界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如此迅速、大量、集中地出现西式建筑,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成为当时世界一大奇迹。 上海租界的设立,使上海分成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个区域,而华界由于被租界隔阻形成闸北和南市两地,因此有上海“三界四地”之说。在租界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政府官僚和民族资本家也纷纷效仿,在闸北、南市购买土地、开筑道路、修建码头、建厂开店。华界的建设也蓬勃展开,新的建筑不断出现。 为了遏制租界范围无限制的扩大和借鉴租界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设立“上海特别市”,涵盖原上海县和宝山县的17个市、乡,面积达494.69平方公里(未含租界面积,租界被确定为特别区),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1930年改称上海市并沿用至今。 3、日军侵入及占领时期的上海建筑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甲午战争以后获得在中国的一些特权,大批日本侨民进入上海,1927年上海已有日侨25800多名,占上海侨民总数的47%,大部分居住在虹口一带。他们在吴淞路及周边置地,在四川路购买商铺,并且建造日本人学校、医院、庙宇、住宅等,这里日式建筑大批出现,街区呈现日本风貌,号称“小东京”。淞沪抗战爆发后,兴建了许多日军军事设施。战争中租界以外地区则大部分建筑被毁坏,上海成为二战中第一个被摧毁的世界特大城市(租界除外)。 (二)上海早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管理 代表上海城市的第一天际线至今依然非外滩建筑群莫属,它体现的是近代万国建筑博览馆的雄伟气势;而江湾五角场的飞机楼则建于江湾大上海发展规划区域内,显现了中国设计师对现代建筑技术的接纳和赶超租界、振兴中华的心愿。城市的发展和兴盛除了看单体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城市整体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对建筑营造的管控。第一天际线和飞机楼等建筑分别代表了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在上海的实际应用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理念接受外来建筑规划思想后的具体体现。 1、租界地区的建筑法规和管控 上海租界设立以后,由于大批人口导入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大量资本涌入租界又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来源。上海租界的地价仅1852年至1862年十年间就暴涨了200倍。在止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的百年中,租界的建筑从最早的砖木结构发展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风格从殖民主义形态发展为更加现代主义的形态;租界区域在扩大,每年的建筑量在增加,特别是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出现建筑井喷现象。许多当年留下的建筑和形成的街区景观至今依然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然而,在这百年城市建筑业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这与租界管理当局相对先进的建筑法规和比较有效的建筑管控有关。 原先上海道台治理时期并没有设置专门管理城市建设的机构,也无建筑管理一说。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建设与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提出及建筑管理的起步几乎是同期的。公共租界设立后,上海土地章程是其存在、发展的主要依据,也是近代上海第一部城市规划的法规性文件。依据相关规定1846年底成立了道路码头委员会,并拥有了初步的市政管理职权。1854年作为公共租界行政管理机构的工部局组成,管理分工逐渐细化,其中负责租界市政建设和改造的工务处和负责保卫租界安全与维持租界秩序的警务处机构最为庞大,建筑法规制定和实际管控日趋完善。公共租界当局曾制定了《公共租界房屋建筑章程》、《中式建筑规则》、《西式建筑规则》、《电线和电气设备安装规则》、《电梯规则》等建筑控制法规,并予以严格实施。法租界建筑法规的制订要比公共租界稍晚一些,开始是由领事专政,遇到众多矛盾后实行各地块地主共同参政,对出现的问题一事一议。法租界公董局建立后建筑管理最终进入公董局依法进行的阶段。 正因为租界对建筑营造实行了严格的管控,上海现代建筑的风格逐渐形成,建筑安全和质量得到保证,建筑间距、道路宽度得以控制,设计、施工速度加快,街区风貌更加协调、美观。上海外滩建筑群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区域,人们在欣赏黄浦江沿岸风格迥异的几十幢大楼雄姿的同时,也会被其错落有致又无突兀感的高度控制、各具特色又混为一体的建筑设计、临江亲水又顾及交通的滨江管控等有效管理举措所折服,它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史迹,也是当年实行建筑管理的典型成果。称其为上海建筑“第一天际线”当之无愧。 2、《大上海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夭折 在上海租界大批建筑兴建的时候,比邻租界的闸北和沪南地区也随之发展起来。然而,华界南北两个区域被租界阻隔,难以形成整体提升的态势;租借的快速发展是由洋人主导的,总给国人带来一种屈辱感。于是在民族振兴、自强求变意识的推动下,上海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大上海计划》1929年由上海市政府制定颁布。 《大上海计划》将租借排除在外,在吴淞开辟新的深水港码头,在江湾一带规划新的上海中心城区,以期形成上海新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它由《建设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建设市中心区域第一期工作计划大纲》、《上海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分区计划》、《上海市区交通计划》、《新商港计划》、《京沪铁路、沪杭甬铁路铺筑淞沪铁路江湾站与三民路间直线计划》、《建筑黄浦江虬江码头计划书》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方案组成,对新的上海市中心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并分期分批展开了一系列的建设活动。 在这些规划管控下,新上海城区的建设很快取得了一些成效。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上海市博物馆、江湾体育场、上海市图书馆等一系列建筑相继建成,这些建筑充满了中国元素,又不乏西洋建筑的现代、宏伟,实属上海建筑史上的创举。特别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用飞机轰炸了无力回击的中国军队和居民住区,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被国人认知,发展自己的航空业呼声强烈。1933年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上海市政府在大上海计划区内划出土地为中国航空协会建造了形状酷似飞机,兼有办公、礼堂和航空陈列功能的大楼,1936年竣工,大家称其为“飞机楼”。这幢楼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怀,广受市民的欢迎。可惜第二年八一三便被日军毁坏。1993年该楼被修复,受到了应有的保护。 虽然《大上海计划》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而中断,抗战胜利后又因租界收回,市中心已无转移之必要,整个计划最终夭折了。然而《大上海计划》是对孙中山先生早在1922年《建国方略》中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愿望的响应,它从文化上体现的国人一种复杂心态也是上海市民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大上海计划》在新区核心部分设计了“中”字形状的道路网络,分别将“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等字作为道路取名的首字,建筑设计中采用了诸多中式元素,这些都在城市建筑上显示了上海各界在列强面前振兴中华的强烈意愿。 (三)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 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向外扩张,不同国家对被殖民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澳大利亚原先是一片较原始的、人口极稀少的大陆,他们非常崇拜英国当年流放过来的罪犯、押送罪犯的军人以及随船而来的技术人员,认为正是他们创造了澳大利亚的今天,在悉尼市区立有纪念这三种人的纪念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普遍感谢英国殖民者给他们带来了公正的法律、高效的政府和英语言,为其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而中国不一样,它历史渊远,文化底蕴丰厚,曾经是一个世界强国,对外来文化天然具有抵御和防范的心态,强大的中华文化传承不可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需要有一个较长时期从抵制、冲突到相互了解、逐渐融合的进程。上海城市建筑形态的演变正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 1、租界的崛起和老城厢边缘化 在中国历史上,城厢是有特定概念的地理区域:城墙以内叫作“城”,城外人口稠密并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地区称之为“厢”。上海老城厢通常是指城墙以内及十六铺一带较繁荣的地区,租界建立后城墙从东门到西门的护城河是华界与租界的分界线,后来洋泾浜地区逐渐形成新的集市,被称为北市,整个老城厢便成为南市了。 上海建县以后,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逐渐成为一个港口小城。在相当时期里其棉花种植业、棉纺织业比较发达,又便于交通,没什么外来安全威胁,所以建城260多年没有修建城墙,其心态是开放的。直到1553年因倭寇多次进犯,才迫使上海官民众志成城仅用三个月时间即环城筑起了城墙,共有城门十座,城墙和城门也成为老城厢的重要历史建筑。1843年后,城北至虹口沿江地带先后辟为租界。起初城里民众对此有点不屑,然而在遍地野草、坟冢荒野里的租界内却日见繁荣起来。特别是1853年小刀会起义攻占上海县城,大批士绅、商人涌入租界,突破了“华洋分居”的限制,给租界带来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也使上海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走向,其政治、经济中心和人们居住选择的重点均逐渐向北转移,这样老城厢反而被边缘化了。租界内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快速建设起来,甚至还越界修筑多条马路。相比之下老城厢却因城墙年久失修,城内市政设施落后、老旧,城门开启时间的限制阻碍与租界的交往,城墙便成为老城发展的桎梏,是否拆除城墙,成为当时热议的话题,也成为老城是否要迈向现代化的象征。经沪军都督府民政部长李平书批准,1914年建成360年的城墙被拆除,城砖用于修筑下水道和马路。老城厢从此敞开胸怀,吸纳租界经验进行旧城改造(当然,如果留下一段作为研究历史之用会更好)。老西门地区尚存的“龙门村”就是一个当年旧城改造中西融合的佐证,根据老居民介绍:“龙门村”房屋大多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共七十六幢房子,布局异常整齐,建筑形式极丰富,有西班牙式、苏格兰式、古典巴洛克式以及中国民居,堪称“微缩万国民居群”。 2、上海城市建筑风格的多元化 每一种建筑风格都是某一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理念的表现。它与某一地区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宗教信仰与政治体系紧密相连。当今建筑学梳理的建筑风格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体系,有以时间分类的,有以建筑形态分类的,也有以建筑材料分类的等等。我们常见的名称有古希腊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木条式建筑风格、中国古代园林和宫殿建筑风格等等。世界上大多数风格的建筑在上海都能看见,因此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万国风格”便成为上海城市建筑特有的风格。 在观察上海建筑时,常常会接触到“折衷主义风格”这个词,这是什么概念呢?十九世纪中叶西方的一些建筑师打破各式建筑形态的自我封闭,将历史上各种风格的元素进行自由组合来设计新的建筑,产生新的视觉冲击,与相邻建筑和周边环境更加和谐、融洽,被称为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从中国哲学角度讲就是“中庸”。上海开埠以后,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势介入下,国人的心态用当下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羡慕、嫉妒、恨”。官方、民间提出“中体西用”的务实理念,这与建筑上的折衷主义也是相吻合的。由此上海的建筑和街区融入西方建筑的各种风格以及我们东方的情调,体现出一种“折衷”的时尚而又典雅的和谐之美。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对上海建筑风格的影响也很大。所谓“巴洛克”是一种艺术风格,它在文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艺术部门都有一定的影响,它反对僵化,追求自由奔放,表达世俗情趣,在建筑设计上注入如此风格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样一种艺术风格反映在建筑和装饰上的特点是“外形自由多变,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宣扬自己独特的个性”(摘自《巴洛克建筑的特点》作者:世小)。巴洛克建筑的这些特点正适合当时上海社会寻求变革的心态。经过一些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上海出现了一批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在一些其他风格建筑中也融入了一些巴洛克元素,“巴洛克”也成为研究上海建筑风格时经常出现的名词。 四川北路桥堍的上海邮政大楼,竣工于1924年底,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29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高四层,塔楼高达八层,建筑高度为51.16米。它是上海折衷主义建筑的典型,其建筑立面是英国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而塔楼却采用意大利巴洛克风格。这两种风格的完美结合,使整座建筑雄伟、典雅,特别是塔楼的造型和雕塑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3、建筑大师邬达克的贡献 每一幢建筑风格的造就,除了前面已经谈及的与规划及管理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筑设计师的巧妙构思来实现的。在上海建筑快速发展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造就上海特有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是一批具有独特思考能力的中外建筑设计师,有外来的,有“海归”的,也有本土学有所成的。上海有不咎既往容纳人才的气度,也有各类人才发挥专长的环境,他们在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创造了上海,创造了上海多元的建筑风格。 上海建筑史上需要一提的人物是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他1893年出生在奥匈帝国一个建筑世家,毕业于匈牙利皇家约瑟夫理工大学建筑系。1918年历经坎坷从西伯利亚的战俘营流亡到上海,在一家美国建筑事务所当助手,之后他拥有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他在上海工作的几十年正是上海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他曾设计了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等诸多老上海建筑,书写了上海近代建筑史辉煌的一页。他一生设计的建筑作品90%坐落在上海,达124幢之多,设计的项目类型有银行、酒店、学校、医院、影剧院、工厂、住宅等,几乎无所不有,并能把各种建筑风格融入上海这片特有的土壤之中,成为建造上海新建筑的一位先锋。他被业界称为是“改变了上海的伟大建筑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认为,邬达克的作品摩登多元,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海派文化典型个案,对其建筑作品的研究可推动上海城市建筑遗产研究和保护走向深入。 责编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