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首次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首批有46种精神名列其中,这是中共百年历史中形成的众多伟大精神的精华,每一种精神都是我们党和国家、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强盛复兴而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象征,不仅昭示了历史的辉煌与荣光,也彰显着现实的作用与价值。一种伟大精神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产生的。100年、46种精神(还有5种精神是相互包含的),必定是艰苦卓绝、历尽坎坷的苦难辉煌,必定是关系国之大者的非凡事业,必定是具有示范引领的价值导向,必定是品德高尚、信念坚定的时代楷模。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能名列其中难能可贵! 由此进入本篇阐释的主题——北大荒精神,就是这伟大精神谱系中的一员。 那么,北大荒凭什么能拥有这份殊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立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和推动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开发建设北大荒这样一场伟大的壮举,必然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也必然会产生伟大的精神。北大荒在收获巨大物质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就是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北大荒创业创新史相辅相成。理解北大荒精神,首先必须了解北大荒的前世今生,从历史的律动中把握精神的血脉源流。 自1947年,第一批荣复军人在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北大荒点燃了创业的火种算起,黑龙江垦区历经70余年风雨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批以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为骨干,广大支边青年、知识青年为主体的拓荒者,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风餐露宿、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前赴后继、开拓创新,把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建设成为全国耕地面积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储备基地,使北大荒变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华大粮仓。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终凝聚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对北大荒人给予亲切关怀。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荒倍加关怀重视,亲临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希望,擘画发展蓝图。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时发表重要讲话,专门强调了农垦的地位和作用。他说:“黑龙江农垦在屯垦戍边、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是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这段话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对历史贡献的肯定,又有现实优势的概括,还有战略作用的定位。里面有三个关键词:重大贡献、独特优势、重要力量。 这段讲话的分量,是非同寻常的。 黑龙江农垦就是北大荒。长期以来,北大荒一直是黑龙江农垦的代名词,它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名称;它是一个超大型国有农业企业集团的名称;它是一个商业品牌的名称;它是一个文化符号的名称;它是一个历史传奇的名称;它也是一种伟大精神的名称。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荒建三江视察。总书记说:“过去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令人感慨。北大荒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大作用。”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与农场工人们亲切交谈。 北大荒所享有的这种殊荣在全国也并不多见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凭什么能这样 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北大荒之问。 只有走进历史,从北大荒精神孕育形成的溯源中,从对北大荒精神的时代特征与核心特质的探询中,去把握这一精神的源流血脉,去寻求北大荒的成功密码,才会找到答案。 基因探询:北大荒精神孕育形成溯源 这是北大荒开发创业的第一个阶段。 解放军复转官兵是第一代北大荒创业的骨干力量。以1958年10万复转官兵为例,他们来自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总部、各部队、各兵种,以及军事院校、首都警备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等,共8万多人,其中排以上干部6万多人,营以上干部1200多人。这其中有60多名老红军、2000多名抗战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有16000余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有53000多人,立功受奖者不计其数,也不乏全军著名的英雄模范。广大复转官兵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酷暑、斗严寒,吃窝头、住马架,手挥镐、肩拉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北大荒精神就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创业中萌芽孕育的,可以说“马架子”“地窨子”是北大荒精神诞生的摇篮。 1958年,十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 从1963年至1976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先后有54万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大中城市的知识青年加入到北大荒建设的行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北大荒事业已具规模、大力拓展阶段,正需要有这样一支富有朝气又有文化知识的生力军来充实加强。知识青年给垦区带来了城市文明和新的生活方式,为北大荒事业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他们是第二代北大荒人的主体,丰富了北大荒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国家政策调整,绝大多数知青离开北大荒返回了城市。但这十年,他们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献给北大荒的同时,自己的思想意志品质也得到全面的锤炼与升华。改革开放以后,知青群体中的很多人成为共和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和栋梁之才。 这是北大荒开发的第二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植于北大荒的沃土、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第三代北大荒人,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继往开来的接力棒。他们传承了父辈们的忠诚血脉和奋斗基因,既踏实肯干,又敢于创新,成为新时期农垦事业的主体力量。在创办家庭农场、推进产业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引进使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推进集团化企业化改革和“三大一航母”的建设中,都是积极的探索实践者。 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北大荒又吸引了大批省内外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来自地方的生产经营者,构成了北大荒建设的新群体,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拓展和深化了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北大荒精神,伴随农垦开发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实践逐渐形成,但在初期阶段并没有清晰概念和明确的表述。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北大荒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品质特征日益为人们所感受和认知。 1986年7月20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大会,纪念复转军人开发建设北大荒30周年,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同志为大会题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是对北大荒创业历史和北大荒精神的高度总结概括。在这次会上,时任省委书记的孙维本在讲话中强调,北大荒精神不仅是垦区干部职工的宝贵财富,也是全省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1994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按照省委提出的要认真研究总结北大荒精神的有关指示,经过认真调研论证,给省委呈报了《历史的丰碑、永恒的财富——关于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几个问题的汇报》,将北大荒精神的内涵正式总结概括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4句话16个字。北大荒精神的基本表述由此固定下来,得到了垦区内外、全国上下广泛一致的认同。 2000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考察北大荒,并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2007年,为纪念北大荒开发建设6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文章指出:黑土地上创造的北大荒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2021年9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北大荒精神被党中央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实践探询: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 北大荒精神是立足于伟大创业实践基础上的时代精神,虽然只有4句话16个字,但内涵十分丰富,集中体现了北大荒这个英雄群体的品质特征,也是北大荒开发创业历史的高度凝炼和概括。 (一)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 “艰苦奋斗”体现的是北大荒人的苦乐观,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反映了北大荒精神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勇于开拓”体现的是北大荒人的进取观,是北大荒精神的精髓,反映了北大荒人的意志品质。具体表现为:不畏艰难的进取精神,勤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责任观,是北大荒精神的本色,反映了北大荒人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具体表现为:国家、集体、全局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价值观,是北大荒精神的崇高境界,反映了北大荒人的道德风范。具体表现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勤政廉洁的公仆精神。 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的核心价值、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信念追求。 (二)北大荒精神的时代特征 北大荒精神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事业、特定的群体、特定的时代形成的精神成果,是在长期的艰苦创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在7个方面: 1.强大的组织力 强大的组织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坚强领导,二是健全的组织体系。 在历史上,北大荒是寒冷、偏僻、荒蛮、恐怖的代名词。有一位作家曾这样描写:“这里是寒冷的世界,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每逢‘大烟炮’过后,时见雏鹰跌落于林下,孤狼沉尸于河谷;古泉堰塞,大江断流;没有顽强生命力的灵物,怎敢在此生息繁衍……”在恶劣凶险的自然环境里,无论是历代的统治者还是外来的侵略者,虽然都有征服荒原的愿望和野心,却没有攻坚克难的意志和能力。唯有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力和领导力,才能够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化腐朽为神奇,化苍凉为繁茂。 1947年春天,中共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主持工作的陈云、李富春同志明确要求:“东北行政委员会及各省都要在国民党难以插足的地方,试办公营农场,进行机械化农业试验,以迎接解放后的农村建设。”并提出“为迎接全国解放,组织亿万农民走集体化、机械化道路”,“在北满创办一个粮食工厂,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按照中央的这一基本方针,1947年至1949年东北各省分别派出一批得力干部创办了宁安、赵光等第一批公营农场。 这个定位可理解为是党领导创办国有农场的初心,也是农垦的责任使命。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针对黑龙江农垦的讲话中就专门强调,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加强垦地合作,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可见,国有农场当初的责任使命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具有现实意义。 1954年3月,国家在前苏联政府的援助下,决定创办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谷物农场即国营友谊农场。周恩来总理亲自给友谊农场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出经验、出粮食、出人才”。中央从全国农业战线抽调了各类人才前来创业建场。农场创建筹备工作是在农业部和黑龙江省委双重领导下进行,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次较大规模的会战,国家从各地集中调集了农业方面的诸多骨干人才前来参加,包括来自前苏联国家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部的49名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和省科研部门的40名专家教授,有中央从各省选调的21名地、县级干部,有从北京农业大学选调的12名毕业生,有从各地的农场、农机校选调的430名农机工人,有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调的14名师团级干部等等。友谊农场建成后,拥有130万亩耕地、13万人口、5万多职工,号称“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的创建为全国的国营农场建设提供了经验,并在此后向全国输送了4000余名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创建友谊农场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这一历史性决议,组织解放军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战略部署由此展开。王震将军率十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开发建设的高潮,堪称新中国军垦史上最雄伟的篇章。 1958年8月,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一年间,仅山东就有6万余名支边青年和移民奔赴北大荒。这就是党的强大组织动员力的生动体现。 强大的组织力还体现在党的建设上 回顾历史,在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革命处于低潮时,毛泽东同志领导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军原则,在各层级建立党组织、设立党代表,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了组织纪律性,提高了战斗力。也为建设一支理想坚定、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北大荒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把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政治和组织优势,作为凝聚人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根本保障。尤其是在处于艰难困苦条件下和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这一特征就更为突出明显。 这是北大荒能够不断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 北大荒开发创业始终是在党的坚强组织领导下进行的,体现了国家的战略意志,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上百万建设者,靠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2.高度的忠诚力 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必须要培养忠诚力。忠诚力也是生产力。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责任与使命,是北大荒人鲜明的品格和显著的特征。 作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铁道兵司令员、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是对党和人民高度忠诚的光辉典范。上世纪50年代,他向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了开发北大荒的决策建议,并主动请缨,勇于担当。他豪迈地说:“新中国的荒地包给我来干吧,我这个农垦部长有这个信心!要想一切办法多搞粮食,有了粮食,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好办了。”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既当统帅、又是战士,拖着曾7处负伤的身体,长年奔波在垦荒一线,和创业官兵同甘共苦。战争和创业年代,他饥饱无常,患了严重肠胃病,多次做手术,但他对党的农垦事业忠心耿耿、坚定执着。1958年,为支持北大荒创业开发,王震把妹妹王招庆一家从湖南老家迁到了北大荒八五二农场安家落户,与农场职工同甘共苦。三年困难时期,王招庆的一个小女儿因为疾病和营养不良,不能及时有效医治而夭折于北大荒。 郝光浓,荣军农场第一任场长。他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在山西吕梁山与日寇作战时,负伤失去了一只眼睛,以后又在战斗中伤残了一只胳膊。他从前线被转到后方,在齐齐哈尔荣军学校任副政委。1949年春天,他主动申请率领100多名伤残军人来到伊拉哈地区创建荣军农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复转军人们拖着伤残的躯体,靠忠诚的红心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为支援前线、发展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东北荣军工作委员会的嘉奖,朱德总司令还为荣军战士们题词给予赞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威胁我国安全。荣军农场有26名伤残较轻的战士再次报名入伍,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战后,这些忠诚的勇士一个都没能再回到荣军农场。 张文忠,1934年10月参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在延安中央警卫团任副排长,他与张思德是战友,一起烧过炭。战争年代,他参加过数十次战斗,三次负伤。由于体弱多病,1949年组织上安排他到沈阳当军需库主任。1950年,他主动要求离开城市,举家来到边远荒凉的北大荒参加创建永安农场(现八五一〇农场),与职工一起住马架子,吃大碴子。寒冷的气候和繁重的劳动使他旧伤复发,肺结核病发展到了开放期,组织上决定让他退休安养。但张文忠始终不脱离生产劳动,起早贪黑挑担子捡粪,刨厕所积肥,再用马车运送到地里。他从不居功自傲,甘做普通一兵,始终保持着老红军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辈子没有穿过一双皮鞋、一件好料衣服,一直抽自己卷的旱烟。1994年,84岁的张文忠倒在了他奋斗了40多年的北大荒黑土地上。 2021年七一前夕,共青农场已92岁高龄、有着74年党龄的老军垦战士刘希孟,一次性向党组织交纳了4万元特殊党费,用这种力所能及的方式向党的百岁生日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报答党的培养之恩。1944年,年仅14岁的刘希孟参加了抗日武工队。战争年代,他参加过解放四平、长春、锦州和平津、渡江、解放海南岛等数十次战役战斗。1958年转业北大荒。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优良作风,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离休后他组织成立了关工委和“五老”报告团,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北大荒精神教育。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刘希孟主动捐款1万元支持抗疫工作。 对党、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守初心,担使命,忍受艰难困苦而坚持不懈,不计个人得失而矢志不渝。在北大荒,这样的人和事不胜枚举。 3.顽强的意志力 凡是能产生精神的地方,都是十分艰难困苦的地方。无论是东北抗联抗击日本侵略,还是石油工人开发大庆油田,都是历经艰苦卓绝,艰难曲折,北大荒的开发也是如此。但北大荒人在党的领导下,凭着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几十年如一日,为构筑国家大粮仓、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勇拼搏。 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刘济民是1958年转业北大荒十万复转官兵的一员,对北大荒早期开发的艰苦卓绝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他回忆道:那刺人心骨的漫长又漫长的寒冬,那铺天盖地咆哮怒吼的暴风雪,那些穷凶极恶疯狂地叮人肉、吸人血的蚊子,小咬、牛虻组成无孔不入的罪恶群体,以及其他吃住行遇到的恶劣生活环境,都不是一般的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那种苦,是奇苦,是绝苦,苦到了极致。那样的苦更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过去,而是几年十几年,或是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叫作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在创业初期,一无生活条件,二无生产条件,“三十里路对面炕,六十里路是邻居”就是当年渺无人烟荒凉景象的形象写照。农垦战士们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按照王震将军确定的“边开发、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方针,不等不靠,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干劲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农业生产季节性强,错过一季就错过一年。1955年春,铁道兵军垦第一场八五〇农场,为了实现当年开荒、当年建房、当年打粮的目标,想方设法克服开荒机械不足的严重困难。已50多岁的老红军场长余友清,带头用人拉犁进行开荒播种。这是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但它展示的是转业军人们征服荒原的雄心和气魄。创业第一年全场共开荒14.4万亩,其中人工开荒就达46577亩,占32%。 1955年,北京青年垦荒队开赴北大荒。 1955年8月30日,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即将离开北京奔赴北大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赠送给队员们“忍受、学习、团结、斗争”8个字,其中把“忍受”放在了第一位。创业初期的生活异常艰苦,刚进荒原就有一名青年遭雷击身亡,对大家的打击很大。少数人忍受不了,产生了动摇情绪,想卷行李离开荒原。垦荒队长、共产党员杨华咬破手指,在几块硬纸板上写下血书,表明坚定决心:“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我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不做逃兵,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去克服一切困难。”在杨华的表率作用和党支部的带领下,垦荒队员们咬紧牙关,经受了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绝大多数人坚持了下来。他们自力更生白手起家,3年多没开过工资。这些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的2000余名青年垦荒者,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在荒原上建起了8个青年集体农庄。现在的共青农场就是1958年在青年集体农庄的基础上创建的。 垦荒队长、共产党员杨华写下的血书。 4.创新的开拓力 创新是勇于开拓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北大荒一路走来,制胜法宝就是改革开放创新。 经营机制的创新。国营农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体制机制,农场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农场的大锅饭,逐渐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1984年,垦区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开始了创办职工家庭农场的艰难探索。 北大荒的第一个家庭农场,是八五八农场十五队职工、复转军人王木存创办的。1983年,王木存与生产队签订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承包合同,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他顶着重重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坚决放弃了铁饭碗、大锅饭,租赁队里一套农机具,承包了2200亩耕地,养了1000多只蛋鸡。第一年王木存家庭农场就实现纯盈利2.7万元,比生产队盈利都多,但在随后的两年接连亏损。但王木存顶压力、冒风险、义无反顾地干下去,绝不倒退“翻烧饼”,终于蹚出一条新路,收获了改革红利。他的家庭农场被上级授予“模范家庭农场”荣誉称号,事迹被陈列在了中国农业展览馆,媒体称之为北大荒“第一朵报春花”。此后的垦区大地上十几万个家庭农场破土诞生。 旧的模式打破了,但新体制尚不成熟,由此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使垦区的生产经营管理一度陷入困境。1985年,绥滨农场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克服职工负赢不负亏的弊端,实行生产费、生活费自理,解决单个家庭农场机械力量弱和不均的矛盾,推广生产协作体。把家庭小农场的生产积极性与发挥大农场规模化、机械化统一管理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土地资产所有权是国家的,委托给农场管理,再分包给职工经菅,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形成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推行“四到户、两自理”,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和效益、集体和个体的有机结合问题,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开辟出了一条国有农场发展的新路径,被称为“绥滨模式”。 种植业结构的突破。北大荒历史上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受自然灾害影响,多数年份是丰产不丰收,历史上曾长期平均亩产还不到200斤。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突破制约瓶颈,北大荒人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制定了“以稻治涝”战略,克服重重阻力,通过“旱路不通走水路”的反复探索,学习和创新栽培技术手段,突破了寒地水稻禁区,扩大优质高产作物种植,开辟出一片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新天地。水稻和玉米已占垦区4400万亩耕地的80%,其中水稻占比50%以上。粮食平均亩产提高到990余斤,劳均产粮55.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粮食商品率90%以上。 产业体系的形成。垦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抓大放小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努力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著名商标品牌。“北大荒”品牌价值超1400亿元,排名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第49位,稳居中国农业第一品牌。 农业现代化的深化。1978年,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垦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和经营管理经验,在友谊五分场二队试验,取得成效;1979年又选出100个生产队进行机械化试点。1980年,经国家批准,垦区与日本日棉株式会社以补偿贸易形式合作开发荒原30万亩,建起了全国第一个现代化农场——洪河农场。随后又相继建立了二道河、鸭绿河、浓江3个现代化农场。这是中国农垦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北大荒沿袭几十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农垦小城镇建设由此起步,北大荒人“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的美好理想变为了现实。目前垦区城镇化率已达80%以上,农业机械化率已经达到99.7%,正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迈进。 2018年12月,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成立。 管理体制的变革。北大荒最脱胎换骨的改革还是目前仍在进行的“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2016年以来,黑龙江农垦全面贯彻落实中发〔2015〕33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垦改革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农垦总局及下属机构的29000多项行政权力和社会职能的平稳移交,妥善安置了39000余名涉改人员,创建了北大荒农垦企业集团。运行了几十年政企合一体制的农垦总局,在2020年12月31日改革过渡期结束之日前圆满收官,实现了华丽转身,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集团,被国家定位于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二类公益企业。在深化农垦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北大荒制定了以建设“绿色智慧厨房”为牵引,双控一服务、三库一中心、一体两翼为重点的“1213经营管理”新模式,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农业航母”奠定坚实的基础。 几十年来,北大荒人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产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形成了供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了具有450亿斤以上稳定产能的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基地,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5.持续的传承力 三代北大荒人,一代引领一代,一代影响一代,一代传承一代,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北大荒精神。这是北大荒的一个优良传统,是北大荒不断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刘瑛在联合收割机上。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1950年3月,北京市两个正上初中的女孩,14岁的刘瑛和15岁的林革背着干粮乘火车来到北大荒,立志要当拖拉机手,投身到通北机械农场的创建中。在党的培养下,林革成为继梁军之后北大荒第二支女子拖拉机队队长。1954年,18岁的刘瑛作为机务骨干调到正在创建的友谊农场当拖拉机手。为了提高开荒工效,她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常常一边啃凉馒头一边操纵机车作业,开荒班效达120亩,比定额标准高出2倍多,成为著名的开荒模范。随后她又成为北大荒第一个女康拜因手。1957年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8年刘瑛经组织推荐考取了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学习3年。毕业时有一个名额分配她到国家八机部,由此可以回北京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并能照顾妈妈。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坚决要求回到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之后她又把妈妈和弟弟从北京接到了农场安家落户。刘瑛在北大荒工作了45年直到退休,兑现了她 “我永远是北大荒人!”的诺言。 开发雁窝岛是北大荒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这里被称为北大荒精神的摇篮。在开创初期,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在岛上烈士陵园里矗立着的三座坟墓、一座纪念碑,正向人们讲述着北大荒人前赴后继、北大荒精神赓续相传的动人故事。1956年转业的铁道兵战士罗海荣在抢运油料时,身陷沼泽,溺水牺牲,年仅26岁,而他的爱人刚刚怀孕。17年后,罗海荣烈士的遗腹子罗进在中学毕业后,也从四川来到北大荒父亲生前工作的八五三农场,继续父辈的垦荒事业。1960年山东支边青年张德信在运送拖拉机齿轮过程中,由于极度疲劳,不幸坠入河底。当人们把他打捞上来时,他双手还紧紧地抱着齿轮,牺牲时年仅22岁。1969年宁波下乡的女知青陈越玖,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雁窝岛,身患绝症的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向党组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一定要把我的骨灰送回雁窝岛,我是北大荒人!”去世时年仅24岁。 罗海荣、张德信、陈越玖,是北大荒转业军人、支边青年、知识青年3个英雄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出一曲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的青春之歌! 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甘肃青年何培雄,受北大荒事业的吸引和感召,自愿到建三江红卫农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他善于钻研,热心为农户服务,创建了曲辰创新工作室。十年间他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先后进行了6项发明创造、8项技术改造,3项创新获国家专利,转化科技成果12项。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20余项,每年累计为农户节本增收300万元,被评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2020年11月,何培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京参加表彰大会。他现在已被提拔为农场农业科科长。 新时代全国劳动模范何培雄。(高跃辉 摄) 6.坚强的团队力 形成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向心力,打造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团队,是所有企业单位努力追求的目标。共同的理想、目标和价值取向,把北大荒人联结成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群体。群体性、团队力是北大荒开发的显著特征。 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庞大的建设规模,决定了北大荒开发创业不可能是个体的行为,也不可能是松散的群体行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复转官兵整师、整团开赴荒原,前后有14万之众,堪称军垦传奇。往往一个团建一个农场、一个营建一个分场、一个连建一个生产队。现在很多农场的名字仍沿用当年部队的番号,如“八五〇、八五六、二九〇、二九一”,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团队军垦特征。 1958年4月,成千上万的转业官兵从全国各地集聚到了密山县城,由于缺少交通运力,难以分流这么多人员。王震将军从北京赶赴密山,临时在火车站广场搭起简易的台子,召开了万人大会。王震将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官兵们发扬长征精神,徒步进军荒原。官兵们立即响应将军的号令,举着红旗,挑着行李,背着背包,有的还抱着孩子,排着长长的队伍,穿山林越沼泽步行百余里,奔赴荒原深处创业点。 到1959年短短1年时间,转业官兵们就扩建和新建了41个农场、700多个生产队,粮豆播种面积达1150万亩,比1957年增加了500万亩,粮豆总产量和上交商品粮比1957年增加了1倍以上。 一滴水汇入江海,方显其大,一个人融入集体,才能更有力量。70多年前,在苍茫的荒原面前,需要团队的力量,个人英雄主义站不住脚。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领域航母”的今天,任何一个单位和个人也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在生产组织、种植品种、技术推广、经营管理、机械力量、物资供应和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形成大集团整体合力。只有发挥团队力量优势,才能把北大荒建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农业航母,与国际大粮商同台竞技。 7.坚决的执行力 人心齐,泰山移。70多年来,北大荒人团结一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具有坚决的执行力。执行力原是对军队的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是保证强大战斗力的基础和前提。现在则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团体、单位。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执行力决定了企业的效率效益,是企业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北大荒的军垦性质、团队特征、企业属性,以及庞大多层级的组织结构体系的特点,都决定了坚决高效统一的执行力是实现成功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 农建二师是人民解放军成建制到北大荒垦荒的第一支现役部队,原为陆军97师,曾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解放济南等重大战役。1952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解放军31个师转为生产建设部队,97师改为农建二师。1954年按照中央部署,农建二师移垦北大荒。以齐鲁儿女为主体的8300多名官兵,毅然告别故乡,挥师北上,在松花江两岸和呼兰河上游建起了二九〇、二九一、八一九(铁力)3个农场。1954年10月,中央决定农建二师集体就地转业,而这时全军各部队正在评定军衔,待遇也会相应提高。但是广大官兵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立即脱下军装,化剑为犁,全身心地投入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从此,绝大多数官兵在黑土地上耕耘终生。 1932年参加革命的解放军陆军预备七师师长黄家景,是1955年开国大校,早在1939年即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团长,在硝烟战火中厮杀,屡立战功。1958年中央军委决定全军十个预备师转业到北大荒等边疆地区从事生产和经济建设。戎马半生的黄家景突然要脱下军装去开荒种地,要从城市去荒凉遥远的边疆,常理应该是想不通、不情愿的。但是黄家景说:我是军人,首先得服从命令;我又是党员,党员得无条件服从党的决定。黄家景凭着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积极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立即返回部队进行组织动员,在做好官兵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以身作则。他率先摘下军衔,脱下军装,提前两个月到达黑龙江汤原,为转业官兵大规模进入做接待准备,并筹建农垦部合江农垦局。在他的带领下预备七师排以上军官全部转业到了北大荒。 早在红军创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为部队制定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历史实践证明,具有坚决的执行力,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 人格探询:北大荒精神的核心特质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北大荒精神就是北大荒人所具有的意识、思维、心理状态。特质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对一个人人格特点的描述,它又是一个文化概念,因为人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制度条件、组织状态等,都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人格特点。正如文化学者余秋雨所定义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北大荒人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区别于其它群体的人格特征。归纳概括为五个方面。 1.履行使命的自觉性 北大荒开发创业是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进行的,是组织动员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在各级组织的倡导动员鼓励下,大批解放军复转官兵和内地城乡青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胸怀理想,满腔热忱,自觉自愿申请到北大荒参加开发建设。 1957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封来信,这是南京农学院农学系34名应届毕业生写给国家高教部长的信。信中说: “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去开发沉睡处女地……在那里,冬天有零下40度的严寒,地区荒僻,人烟稀少,住帐篷、吃粗粮……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将带着劳动的双手去建设起荒地上的新生活,用火热的心燃烧起大地的青春。我们立志到边疆去成家立业,干上一辈子。”后来有7位同学获准分配到了北大荒。他们中除1位因工作调转离开外,其余6位都终生奉献于北大荒,目前有3人已长眠于黑土之下。 高度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北大荒人对国家战略与自身责任与使命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上。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荒七星农场视察时,曾端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美国有一位名叫莱斯特·布朗的学者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叫《谁来养活中国?》。书中断言,到2030年,中国为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进口的粮食将大大超过世界出口粮食的总量,届时,将造成世界性的粮食短缺和恐慌。他提出疑问: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中国的粮食问题成为影响世界的重大问题。2020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规划署等曾联合发出预警:全世界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全球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的粮食危机。作为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永远是国泰民安的重要基础。 北大荒人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自己的神圣责任与使命。1990年,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北大荒积极申请建设国家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的战略任务,主动担当,为国分忧,力争完成当时全国粮食增产计划的6.5%、全国农垦粮食增产计划的65%。100亿斤,占当时全国粮食新增订购任务的十分之一!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1996年,北大荒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0亿斤,达到143亿斤,成为当年全国农业十大新闻之一。2011年,更是实现了400亿斤的重大突破,达到407.4亿斤,至今北大荒已实现了十八连丰。2020年,北大荒粮食调出量达405.5亿斤。 北大荒已成为中华大粮仓。 2.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在农业领域,北大荒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成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即使在建国初期艰苦的创业阶段,北大荒作为全国最早的具有行政职能的国有农业组织的代表,其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农业领域都是领先的,北大荒可以称之为共和国国有农业的“长子”,一直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黑龙江垦区以占全国2.5%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总产3.5%的粮食,为国家提供了20%的商品粮,每年可保证全国1.6亿人的口粮供应。农业科技贡献率72%,科技成果转化率82%,全面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变,工厂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迅速,正进入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北大荒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建立了绿色食品管理体系。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退耕还林,大力实施绿色屏障生态工程,加强防护林、生态林和公益林建设,建成了由7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余个农田网格,森林覆盖率平均达17.2%以上。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大幅增加土壤和森林碳汇,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实行“三减”行动,全面打造高标准农田,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是世界稀缺的资源,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北大荒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素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美誉。如今,建设“绿色大粮仓、绿色智慧大厨房”是北大荒人新的创业发展观。 3.多元文化的集成性 多元、包容、兼收并蓄是北大荒的文化底色。北大荒精神有深厚的底蕴与渊源,它继承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大生产精神等诸多优秀精神资源。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其形成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成其基本内核,知识分子科学求实的精神和新中国青年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品格风貌是其重要内容。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 北大荒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它不是由本地人口自然繁衍形成的,而是来自祖国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得南北东西之精华,聚五湖四海之灵气,几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人参与了北大荒的开发建设。 有一首名为《北大荒我的家》的歌曲,这样唱到:“北大荒有多大?五洲四海能容纳,走来四面八方人,说着南腔北调话,黑土地上把根扎,心相连情相依,我们亲密多融洽……” 北大荒以博大的胸怀,拥抱融合了燕赵、齐鲁、吴越、中原等华夏各区域多元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集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本土文化、现代农业文化于一体,形成了以北大荒精神为核心价值的北大荒文化。北大荒版画名扬天下,北大荒文学艺术创作精彩纷呈,颇有特色。黑龙江垦区,既有都市的文明,又有边塞的风情;既有乡村的气息,又有产业的气势,显示出雍容大度的独特气质。 北大荒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甘于奉献。奉献精神是北大荒人受党的培养教育;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熏陶;受先贤先烈精神的感召,在艰苦的创业年代、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品格风范,是在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使人民不再挨饿、让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的纯朴理想和执着信念中升华出的精神境界。老一代拓荒者们舍小家顾大家、舍个体护集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生动的写照。 1958年从全国各大中城市部队、军事机关和从朝鲜回国直接开赴到北大荒的转业军人们,他们的薪酬按地方标准套改,一般都要降薪15%到30%左右。转业官兵们到北大荒后大都是从最基层干起,当农工、开机车、养猪喂马、当炊事员做饭……但是,他们以大局为重,没有怨言,不计较待遇,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奋斗在北大荒。 被誉为“寒地水稻”之父的徐一戎,是农垦科学院的终身不退休专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水稻事业,垦区70多个种水稻的农场和省内30多个市县的水稻田间都印着他耕耘奉献的足迹。 徐一戎风雨无阻,常年下基层指导稻农栽培技术完全是无偿的,还常常自己掏钱招待登门求教的农技人员和稻农朋友。在2015年他去世之前的20余年里,仅拒收的讲课费和不报销的出差补助就多达30余万元。2008年,徐一戎把自己终生积蓄的100万元全部捐给了农垦科学院,设立了水稻科研基金。 50年来,徐一戎写了6本科研专著,70多篇论文,总计2300多万字。他主持研究国家、省和农垦总局科研课题20余项,填补多项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空白,使北大荒水稻产量由早期的150公斤跃升到700公斤。 北大荒种水稻农场分布很广,点多线长。徐一戎晚年分别住在佳木斯和哈尔滨,去一次农场往往需要好多天,跑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是常事,这一跑就是几十年。他80岁以后,农场领导和稻农们都担心他年龄大下稻田身体吃不消,就劝阻他不要再下农场了。为了不给别人找麻烦,他每次去田间前,都写个纸条放在衣兜里,纸条写上:“徐一戎自愿来的,发生意外自己负责,与任何人无关。” “寒地生根心如火,一生痴情撒稻香”。徐一戎把自己的心血和生命都献给了寒地水稻事业,是北大荒无私奉献精神的杰出代表。 赵秀琴是前进农场第七管理区的女职工、共产党员。上世纪90年代因种地亏损,很多人弃地不种了,管理区领导动员赵秀琴接种了1500多亩地。近些年种地盈利,耕地变得稀缺,赵秀琴却主动让出近千亩耕地给16户种水稻,使他们实现了脱贫,可她每年却减少收入10多万元。 5.胸怀天下的大局性 70多年来,北大荒人胸怀全局、情系天下、勇于担当、忠诚使命,把服从国家需要作为始终如一的行为准则。伴随着开发建设,他们曾筑铁路、修公路、开矿山、建工厂、拓林海、造水库……为了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北大荒人先治坡后治窝,甘愿牺性自己眼前和局部利益,逐年积累,用有限的资金兴建了大量公益事业,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这是社会主义大型国企的责任担当,也是共产主义品德与风格的生动体现。 2003年,非典肆虐,北京大米紧缺,出现了抢购。北大荒响应上级号召,迅速行动起来,几十条大米加工生产线昼夜运转,7天内向首都紧急运送大米2万吨,有效平稳了大米市场。 2008年汶川地震,北大荒第一时间将2400吨大米运往灾区。 2010年西南五省区发生严重旱灾,北大荒向重灾区的四川省紧急调运大米10506吨。 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北大荒及时向湖北运送救援大米1500吨、玉米6100吨、豆粕4400吨,并给首都运送了5000吨大米。 关键时刻,北大荒彰显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1994年8月,电影《老兵新传》的编剧、著名作家李凖重返北大荒,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挥笔壮书: 老兵白发,北国绿野。 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 这是何等豪迈的情怀,是对拓荒者们的深情礼赞! 1962年,著名诗人郭小川曾应王震将军之邀访问北大荒。在返京的列车上,他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著名长诗《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在诗篇结尾,诗人穿越时空对未来的北大荒人发出这样的警示和期望:“……一切有出息的后代/历来珍视革命先辈的遗训/而不是虚设他们的灵牌/用三柱高香侍奉晨昏/一切有出息的后代/历来遵重开拓者的苦心/而不是只从他们的身上/挑剔微不足道的灰尘。继承下去吧/我们的后代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结语:回答时代之问 通过概要回顾北大荒开发建设史、北大荒精神孕育形成史、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实践特征与特质,初步回答了北大荒之问,北大荒是什么、北大荒人为什么、北大荒为什么能、北大荒精神为什么行。昔日的北大荒人,发扬北大荒精神,创造了将亘古大荒原建设成为中华大粮仓的人间奇迹;今天的北大荒人,依然要发扬北大荒精神,奋力书写新时代建设农业航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 如果仅认识到此,还是不够。常言说:千条江河归大海,一叶而知秋,见微以知著。如果立足于宏观历史的宽广视野,通过北大荒的微观视角,实际是回答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与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北大荒的开发创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70多年的创业创新实践已雄辩地证明,几代北大荒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用青春、汗水、生命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其取得巨大成就的密码,实际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先进性的具体诠释。北大荒精神产生于北大荒,但并不仅仅属于北大荒,它是党和国家、人民军队乃至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谱系之中的一个精彩篇章,作为一笔丰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持久鼓舞和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不懈、英勇奋斗。 (作者系原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来源:《中国农垦》2022年第6期 责 编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