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红安一家三代人、六位烈士的故事

时间:2022-07-16来源: 李享生活 作者:詹俊峰 点击:
我的发小红三代从深圳打电话聊天时说,你整天写这个那个的,为什么不把我们家写写呢?我们家可是为革命贡献六位亲人的生命,出了六个烈士呀。 发小叫陈红生,又名陈谦,是深圳公汽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他的爷爷陈定候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
我的发小“红三代”从深圳打电话聊天时说,你整天写这个那个的,为什么不把我们家写写呢?我们家可是为革命贡献六位亲人的生命,出了六个烈士呀。
 
发小叫陈红生,又名陈谦,是深圳公汽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他的爷爷陈定候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在张国焘发动的肃反运动中被错误杀害,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所以我们村的小伙伴从小就叫红生为“红三代”。
 
他家祖辈本来是居住在红安县北七里坪镇檀树乡陈家洼村,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修水库,移民搬迁到与陈家洼一山之隔的杨山乡周七家村,这两个地方都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今天他说他家出了六位烈士,我有点惊奇,就问他还有谁呢。
 
红生说,他爷爷陈定候将军还有两个哥哥陈文候、陈武侯也是黄安县早期的共产党员,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在后来的革命活动中牺牲了生命。还有他的奶奶,也就是陈定候先辈的妻子以及两个女儿都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按辈分定候的两个女儿是红生的姑姑。这么说来,红生家就是为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
 
红生补充说,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女红军战士,我儿子陈越也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你不写我们家的故事说得过去吗?像我的家乡红安县千千万万家庭一样,红生的家庭是一个英雄的家庭,是一个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的家庭,可以说是满门忠烈。
 
我的家乡湖北省红安县,是中国第一将军县,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从这里走出三支红军主力部队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是新四军四支队的改编地。
 
建国后统计,在革命时期,红安人民为革命贡献了十四万儿女的生命,有四万多人参加了红军部队,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00多人,从这里走出了223位将军、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开国大典上,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共一大代表有两位,除了毛泽东主席外,另外一位就是红安人民的优秀儿女董必武。在红安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岭岭有丰碑,这是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红安儿女用他们的鲜血铸就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是建国后唯一用“红”字命名的县。
 
发小陈红生的家庭就是我们这片土地上无数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家庭之一。
  
一 
红军爷爷陈定侯的事迹,党史工作者记述了很多,红生同学给我讲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故事。红生讲,陈定候出生在红安县北七里坪镇一个叫陈家洼小村子,其父亲陈宏斌经营着一个烟铺,家里有十几石田,兼收佃课,家境殷实,生有四子,长子文候,次子武侯,三子定候,还有个老幺。陈父送四个儿子在本村读私塾。陈父原本指望他们几个儿子博取功名,光耀门庭。
 
可当时的中国社会一片黑暗,军阀混战,列强欺凌,有志之士纷纷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我的家乡黄安县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的故乡,受他的影响,有很多青年像曹学楷、董贤钰、王鉴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陈家老大文候、次子武侯和四子也开始信仰共产主义,开始了革命生涯。关于文候、武侯的事迹,地方革命史记载不多,红生从他们家族口口相传的讲述中所知也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他们早期跟着董必武从事党的工作,文候是在写文案的时候劳累而死,武侯是在红军队伍当中牺牲的。也应了他们文武二字的名字,总之他们是为革命牺牲的。
 
下面我还是重点讲述一下红生同学的亲爷爷定候的故事。红生讲他的爷爷定候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吟诗作赋总是夺魁,最受老父亲喜爱。
 
定候读了两年私塾后,就进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学习,1922年高小毕业后,因病在家自学了中学部分课程。
 
1924年,定候在其嫂兄曹学楷帮助下,告别了父母和新婚的妻子考入北京警官学校学习,其时学校已经有共产党的组织活动,陈定侯在校期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党的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多次秘密到北京铁路局反动派宣传党的进步思想,发展党员。
 
1926年,北京警官学校党的组织遭到反动派的破坏,陈定侯被迫离开学校。同年9月,党派他回到家乡黄安县参与领导农民运动,他的公开身份是县立第一、第二高小的教师。此时的黄安县,受董必武进步思想的影响,许多从武汉中学、启黄中学返乡的进步青年在家乡开展了革命活动,陈定侯和他们一道创办了数十个农民夜校,利用夜校发动群众,启发农民觉悟,组建农民协会,发展党的组织。
 
1927年正月十五,紫云区农民协会正式成立,陈定侯、吴焕先、曹学楷在大会上发言,成立了黄安最早的农民自卫队,这是黄麻起义的最早力量,也是后来鄂豫皖工农红军的雏形。吴焕先、曹学楷、陈定侯是黄麻起义的发起和领导者,也是著名的红四方面军的缔造者之一,吴焕先后来领导和重建了红二十五军。
 
陈定候在黄安领导革命活动期间,为了打击河南和黄安县北地主分子的反动武装红枪会,采取了区别对待,打击和分化瓦解相结合办法,他和曹学楷一道深入红学内部,做了大量分化瓦解工作,经过艰苦工作,终于瓦解了对黄安县北七里、紫云威胁最大的几个红枪会组织。
 
陈定候对革命另一个贡献就是推动和策划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党的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革命失败,革命转入低潮。
 
黄安县委机关也被迫转移到县北七里地区活动,失去了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县委没有方向,急切盼望上级指示。正好国民党省党部电报通知黄安派人到武汉参加国民党改组训练班,黄安县委决定派陈定侯和代理书记郑位三等六位同志以参加培训班的名义去武汉寻找上级党组织。
 
到武汉后,在董必武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同志,罗向陈定侯、郑位三等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并拿出一份鄂南秋收暴动计划给郑位三、陈定候他们看,指示他们立即回到黄安,参照鄂南暴动计划组织秋收暴动。
 
带着上级党组织的指示,陈定候和郑位三不顾劳累,迅速赶回黄安,不顾疲劳在七里坪文昌宫组织会议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二十多位党员参加会议,并决定在黄安发动武装暴动。
 
会后,黄安县委委员陈定侯按照会议按照会议决定,回到紫云区发动群众,发动了九月暴动,暴动失败后。1927年11月13日,黄安党组织领导革命群众举行黄麻秋收起义,陈定侯率领紫云区农民义勇队和武装群众参加了起义队伍,他们是起义的主要力量。起义队伍攻占了黄安县城,起义取得了胜利,并将起义部队改编为鄂东革命军,建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陈定侯当选为政府委员。
 
1927年12月5日夜,国民党十二军教导师突然袭击黄安县城,鄂东革命军突出重围,转到黄陂木兰山打游击。陈定候化妆逃出县城,被组织派到县北七里、紫云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但是,这时七里地区已经被敌人占领,敌人到处“清乡”,陈定侯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被敌人抓住,关进黄安县城。红生说听老一辈人讲,他的奶奶和两个姑姑是关在水牢里被折磨而死的,她们三个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
 
妻子和女儿被关进牢房后,陈定候也曾打算营救,但是敌人疯狂报复,到处扑灭革命烈火,陈定候强忍悲痛,放弃了打算。受党组织委派,到孝感汪洋店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建立了汪洋店的党组织。一次雪后,他和戴雪舫夜游雪后竹林,以竹抒情写下了一副对联“雪压竹枝低岁寒志不移,红日高照起雪化水入泥。”
 
陈定侯和戴雪舫在汪洋店从事革命活动期间,转战黄陂木兰山的鄂东革命军转移到了鄂豫交界的柴山保地区活动,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
 
1928年7月,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同年10月,红三十一师设立政治部,鄂东特委将陈定侯调来担任师政治部主任。
 
红生讲, 在柴山保地区活动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的爷爷陈定候娶了两房夫人,大奶奶是柴山保地区王家湾人,是红生的亲奶奶,就是前面说到被关进黄安水牢折磨而牺牲的烈士。二奶奶是柴山保杜家湾开明地主杜老爷的女儿。杜老爷对早期红军在柴山保地区的活动提供了帮助。
 
有一次,陈定侯到杜家湾一带进行革命活动,路过岳父家中时,作了短暂停留,他的两个妻弟将陈定候的手枪藏了起来,并拒不归还。陈定候没有办法,命人用轿子将杜夫人接来,杜夫人出面从娘家兄弟处将手枪要回。
 
1931年5月,陈定侯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这时,张国焘已经到达鄂豫皖根据地,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大力贯彻六届四中全会“左”倾错误政策,大搞肃反运动,陈定侯进行了抵制。
 
张国焘怀恨在心,命令保卫局办理陈定候一案,并以1927年9月,陈定侯、郑位三、程翰香等到武汉以参加国民党改组训练为名,向中共湖北省委汇报并请示工作,说成是“国民党改组派”,将陈定侯定罪为“改组派”和“右派”,1931年夏秋间,将其杀害。红生说,爷爷死得很惨,河南新县白雀园的沙滩上被人绑在马尾后拖死的,一同遇害的还有军长许继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陈定侯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现在陈定侯爷爷长眠在七里坪东北的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里。每年的清明,红生他们一家都要前去祭拜。陈定侯革命先辈在革命最困难时期写下的对联“雪压竹枝低岁寒志不移,红日高照起雪化水入泥。”,是红安人民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红生同学在电话里讲,他家的第二代红军是他的母亲张厚朗老人。在革命的烈火燃烧在大别山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张阿姨和鄂豫皖根据地的千千万万青年一样加入到革命队伍当中,当时老人年龄很小,才十岁左右,就参加了童子团,也就是儿童团。
 
关于儿童团的成长,信阳作家晏子拍成了电影《红星闪亮》,最初叫《红色的弗拉米基尔号》,现在田华老师给更名为《红星闪亮》。弗拉米基尔号就是列宁号,列宁号是我军第一架飞机的名字。说起列宁号还有一段故事,其实我军在红军时期就有了第一架飞机,是缴获国民党四川军阀刘湘的飞机。
 
1930年3月16日,这架飞机从南京返回四川,因迷航后燃料耗尽,被迫降落在鄂豫皖根据地宣化店西南20余里的陈家河滩上,被当地赤卫队包围,当场俘虏了少校飞行员龙文光,经过教育,龙文光愿意为红军服务。我鄂豫皖特区政府就成立了航空局,任命龙文光为局长,配属了政委。同时命名这架飞机为“列宁号”。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
 
后来,根据上级指示,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将飞机分解后运到根据地中心,七里坪北边的卡房的一片平地,进行了组装,油漆一新,在机翼两侧涂上了两颗红星,在机身上写上了“列宁”二个大字。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列宁号参战,对黄安县城投炸弹进行轰炸,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空军参战。电影《铁血红安》中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描写。张厚朗老人当时担任列宁号飞机的服务人员,政委给她安排的任务就是为龙文光洗衣做饭。其他儿童团员负责飞机的维护和放哨站岗,其中就有开国少将军高厚良,当时也是一名儿童团员。
 
红生讲,他母亲张厚朗在一个雨天去河边为飞行员洗衣服,因路滑不慎摔倒,致左臂碎性骨折,部队将她转入杨山红军洞红军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机场场长兼政委先后看望了母亲三次,老人在解放后每每提到此事非常自豪,特别感激那个政委。后来红军主力转移到外线作战,敌人向根据地疯狂进攻,政委安排张厚朗老人躲进深山,并让她隐瞒参加儿童团的经历,一直躲避敌人的搜查,和组织也失去了联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经过调查,认定老人是红军流失人员,落实政策,每月补助几十元生活补贴。我们从小经常到红生家里玩耍,印象当中张妈妈满头白发,见到我们脸上总是慈祥的笑容,今天才知道这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是共和国历史上最早的空军地勤人员,不禁肃然起敬。
 
红生说父亲陈明高最苦,奶奶在黄安水牢被折磨致死,爷爷在肃反运动中迫害致死。他在陈家洼由奶妈带大,成天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陈定侯闹革命后,他家就是敌人疯狂报复的对象,家先后被烧了七次,烈士的后人更是敌人斩草除根的对象。
 
一次敌人进村烧杀,奶妈带着年幼的陈明高和自己的儿子上山跑反躲避,奶妈的儿子啼哭,不得不捂住儿子的嘴,等敌人走后,发现儿子已经窒息死亡。村里人说,是奶妈用自己儿子的命换来了陈明高老人的命。
 
这样的事情在鄂豫皖根据地很多,周家姆就用自己儿子的生命换来了王树声将军的生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印象当中,陈明高老人是一个高大壮实的农民,在生产队上工,从不偷懒,干活很卖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勤勤恳恳种地劳动,抚养四个儿女成人。
 
其实,两个老人本来可以到城里去的,红生说,解放后,郑位三还有一些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在建国后走上了领导岗位,多方打听烈士后人的情况,念及战友之情,想让陈明高老人到武汉工作。两个老人说,我们没有文化,到城里干不了什么事,给国家添负担,还是在农村种田好一些,就这样婉拒领导的好意。
 
这就是大别山的人民,铮铮硬骨。两位老人给三个儿子取名陈传、陈统、陈红生,意为革命传统永远继承下去。
 

  
前不久,红生打电话说儿子陈越入党了,儿子非常高兴,说在部队没有实现的愿望,在航空公司实现了。儿子陈越是个九零后,2015年应征入伍,到部队后,小伙子刻苦训练,成绩优异,参加旅部尖子训练队,逐步成长为一名特等射手。
 
第二年当了班长,带领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他说我是红军的后代,干什么就要干好,不能给太爷爷和奶奶抹黑。有人给他说,你是红军将领的后代,给组织上说一说,看能不能提干。
 
陈越说,提干是组织考虑的事情,我不能依靠祖辈的功劳为自己谋取好处,终归没有向部队提出任何要求。当完两年义务兵后,愉快地接受部队安排复员回乡。回到地方后,陈越参加国内一家航空公司的招聘,经过严格的考试,他凭借优良的军政素质和良好的身体条件被招录为一名空勤人员,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之上。
 
我想,小陈越看着飞机外的蓝天白云时,是否会想起自己的奶奶,奶奶一定给他讲过自己的故事,那时的奶奶给列宁号飞机服务,也一定梦想着有一天能飞上蓝天,这个梦想被小陈越实现了。红色的基因会永远传下去的,伟大的梦想也会一代一代实现的。
 
红生高中毕业后先是到武汉学艺,后来辗转到深圳上班,现在深圳市公交公司当一名修理工人,就如我们大别山走出去的人一样,朴实厚道,工作积极。
 
他说现在年过半百了,也没有什么大的愿望,就是想再好好干几年,把老家的房子修一下,退休后回到那个小山村住,那里长眠着红军爷爷、红军母亲,还有苦做了一辈子的父亲。清明时节,也方便给他们上上香。
 
话说得人有点伤感,在我的家乡,一座座青山上,处处都是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的丰碑,他们安详地长眠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之上。
 
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千千万万像陈定候革命先辈这样为革命贡献鲜血和生命的烈士们,您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2021年7月30日
 
作者简介:
 
詹俊峰,网名坦荡荡,湖北红安人,来自将军故里,戎马半生,转业后在陕西工作,喜爱文学,渭南市作协会员,临渭区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