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俄乌战和进程高度复杂

时间:2025-01-06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全 点击: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接受专访: 新的一年,随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并放言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危机,这场延宕千余日的战事能否画上句号?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的博弈又将上演怎样的剧本?本报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接受专访:


      新的一年,随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上任并放言“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危机”,这场延宕千余日的战事能否画上句号?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的博弈又将上演怎样的剧本?本报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对战争走势、俄美关系态势进行展望。

      战事:恐难一天就停

      记者:您认为今年乌克兰危机走向如何?

      冯绍雷:对于俄乌冲突,人们通常会说,一切取决于战场进展。而事实上,人心之变也左右国际冲突的前景。特朗普的胜选及其“一天结束战争”的竞选口号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

      从目前形势来看,俄罗斯在战场持续推进,显示出对乌克兰的显著优势。美方舆论早先透露的希望俄乌就地停火并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立场,毫无疑问大大削弱了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欧洲国家虽依然力挺乌克兰,但心有余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各方弱化原先立场,愿意走向谈判。比如,乌克兰不再把“以武力收回东部地区”以及“战胜俄罗斯”作为目标。俄方即使在战场形势占优的情况下,也表示同意开始谈判。

      问题在于,战争并不能“一天就被停止”。

      俄乌双方各自力图取得更多优势,或扭转不利局面的战场抱负,还远远没有消失。美国国内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调转向停止战争,但支持乌克兰继续抵抗的国内舆论依然十分强劲。欧洲对于停战会纵容俄罗斯向西推进的担忧支撑着欧洲诸多执政党强硬支持乌克兰的立场。高度撕裂的舆情下,任何“黑天鹅”事件的突发,依然是人们的难解之忧。

      美俄关系:核心问题交织

      记者: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会怎么走?

      冯绍雷:取决于两方面:其一,俄乌冲突的战和进程;其二,美俄本身的内外战略取向。

      就前者而言,正在出现一项争议:谈判究竟应该是谁同谁谈?一种观点认为,首先应该美国与俄罗斯谈,这两大国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一种意见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俄乌冲突完全不能排除乌克兰与欧洲国家的参与,否则将给谈判进程带来极大障碍。

      我认为,这一争议表明俄乌战和进程的高度复杂性。

      一方面,如此规模的国际冲突若没有主要大国率先进入谈判,不可能找到出路。另一方面,这场牵涉如此之广的冲突,就一定是当事国、参与国、背景国、大国、小国,乃至于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更为广泛层面的介入。总之,解铃还须系铃人,但各方恐怕都很难置身事外。

      俄乌战和进程,势必与美俄关系中一系列核心问题相交织。

      第一,美俄战略武器谈判问题。美俄关系降到冰点,首先体现在最关键的战略武器谈判进程几乎完全停滞。当俄方以高超音速武器显示其在战略武器竞赛中握有一定筹码之际,从趋势上看,美俄重开谈判势在必行。

      第二,近来舆论关于美国希望通过增加能源供应、压低油价,迫使俄方就范的说法,显然与特朗普发展传统能源的构想不无关系。此事与全球能源供需状况紧密关联,也需美俄两家坐下来谈。

      第三,克里米亚危机,以及俄乌战事爆发后俄罗斯受到的约2.2万项制裁。尽管俄罗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远不及美国对俄罗斯经济的杀伤力,但俄罗斯抵制制裁、影响全局的能力远不可小觑。加上特朗普一向公开对普京表示好感,仍可能推动双方务实地进行利益交换。

      第四,地区事务层面,特朗普第一任期曾显露左右朝鲜半岛局势的抱负,这与目前俄朝关系的迅速提升之间有何关联和交集?叙利亚局势突变,美俄相对保持节制与收敛,然而在未来极为复杂的态势下,美俄必定有所期待,这又能否转化为实际沟通?国际舆论对这些问题高度关注。

      此外,特朗普行政班子成员中对俄立场高度分殊。特朗普如何驾驭这两端的对峙、有效推进对俄战略,也是重大考验。

      大国三边关系:事在人为

      记者:如何展望中俄关系、俄欧关系走势?

      冯绍雷:中俄关系是在两国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内生动力”中发展起来的。中俄两国从政治精英到平民百姓,从做“好邻居”到对稳定战略伙伴关系的期待,是中俄关系稳定的基石。这不是任何危机所能撼动的,也不是任何人能轻易拆散的。

      俄欧关系的恩仇由来已久。有人认为,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转向民族国家认同,而欧洲转向超越民族国家、趋于一体化立场,乃是俄欧冲突的深层原因。也有人认为,欧洲坚持以意识形态看待俄罗斯,而俄罗斯侧重以东西方之间确立地缘政治的缓冲带看待与欧洲的关系,造成双方的对立。

      在当下俄乌冲突出现转机之时,能否为错综复杂的矛盾找到至少是互相接近的通道呢?

      我认为,当代世界有两种趋势可能有助于转危为机。

      其一,当今世界的若干结构性趋势。比如,全球转型从西方主导进一步转向多极化、多元化、多样化趋势;保守主义的右倾现象在欧美各地普遍出现;大国纷争之下,普遍不愿意选边的中立化趋势等。这对于以往过于意识形态化背景下的国际冲突,多少是一种遏制。

      其二,大国三边关系(包括中美俄、中美欧、中俄欧、美俄欧等,乃至中国、欧美与广大持中间立场国家之间的三边关系)尽管扑朔迷离,但仍存在大量可以转化为和平、稳定、合作的机会。

      事在人为,这是处于高度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前景之下,人们几乎唯一可做的选择。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