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11月1日发表题为《华盛顿在把中国拒之门外时,是否在作茧自缚?》的文章,作者为伊姆兰·哈立德。文章编译如下: 随着华盛顿加大半导体禁运力度,出现了一个麻烦的悖论:在试图阻挠中国技术进步的同时,美国或许正在作茧自缚。接踵而至的每一项限制都意在扼杀中国的进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芯片方面。然而这些措施有可能使美国脱离全球技术供应链,进而损害本国产业和盟友。 尽管拜登政府的目标显而易见——恶意阻挠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崛起,但这种招数不大可能奏效,而且其真正破坏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北京。美国的盟友发现自己陷入孤立,美国企业感受到营收损失的痛苦。 旨在阻挡中国的“高墙”布满漏洞,而中国拥有足够资源来利用这些漏洞。同时,美国试图通过收紧实体名单来规范全球贸易,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场“打地鼠”游戏,新途径出现的速度比关闭的速度要快。 美国国内要求不仅限制先进设备出口、而且严控制造这些设备所必需的元器件出口的呼声日益强烈。然而,这需要盟友与美国一道修筑起更高的隔离墙。这样一种战略最终将要求华盛顿对其盟友予以补偿,这实际上是在为一项与其说是保证安全、倒不如说是自我隔离的政策支付高昂的外交代价。 尽管这些管制意在阻碍中国的科技雄心,但它们可能也会对美国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芯片公司面临迫在眉睫的财务损失。美国企业可能每年损失高达830亿美元的销售额和12.4万个工作岗位。长期的限制可能会阻碍美国的研发,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美国岛”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之下,随着其他国家被吸引到中国的供应链之中,美国在寻求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被围困了。 美国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战略激发了意想不到的转型。在政府支持下,中国企业现在更加决绝地选择本土供应商,意在降低对不稳定供应链的依赖。这种转变正在中国国内造就一个活跃的本土市场和强健的科技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担心失去庞大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正在远离美国技术和元器件。不受这些地缘政治紧张拖累的第三国及其企业将进入中国市场,以填补受到限制的美国企业留下的空缺。 随着营收和研发投资转向非美国企业,美国的领导地位将岌岌可危。 微信审核 | 陈向阳 内容编审 | 郑江华 谢开华 微信编辑 | 郭庆娜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