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屏图片 口述人:市政协委员、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兵 整 理:记者 苏展 前段时间,养老机构几位从事长期照护工作的阿姨向我诉苦,说长期照护师等级考试太难了。第三方机构的考核人员让她们背“七步洗手法”,阿姨们一紧张,卡了壳;问她们如果失能老人失禁,护理程序如何,不少阿姨忘了说“先关窗”…… 我心里一咯噔——这些阿姨在养老机构做了好多年照护,经验丰富,不怕脏苦累,与老人们也有了感情,唯一不足就是文化水平不高。若论实际操作,她们不怕。但真要提笔应试,恐力不从心。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其中一项关键举措就是完善养老照护服务,特别是失能老人的照护,这是当前养老工作中的裉节,也是我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养老,我是一名从业者也是观察者。十多年来,我最投入的一件事就是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和提案,为老年群体发出有质量有分量的声音。今年,关于推进上海机构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提案得到市民政局的详尽回复。我笃信,政协委员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厘清、把建议提实,以解决问题的实效践行为民初心。 考核能否因人而异 前几天,我刚递交了一份社情民意,建议养老机构的长期照护师开展分级服务,让专业院校的年轻人先聚焦疾病护理、心理照护,等他们有了一定工作年限,对养老服务充分认同后再做失能老人的生理照护。而对于擅长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应急处置、功能维护,但不善于应试的阿姨们,建议合理降低书面考核要求。 写这份社情民意之前,我做了大量调查工作。上海的养老机构,要找到和留下优质的长期照护师相当不易。以我所在集团下属的养老机构为例,那些“熟练工”通常已五六十岁,她们熟悉操作、考虑周全、容易沟通,也受老人和家属喜欢。她们中多数从外省市来沪,干了十几年。我们也招过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理论知识扎实,但在实操中要么不愿干要么干不久。失能老人好比婴儿,照料事无巨细,年轻人常觉得有心理压力,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也少了一份共情。 这也让人心焦:若严格要求长期照护师持证上岗,这些阿姨可能要打道回府。届时,大量的需求和有限服务资源间的罅隙更难弥合。 提升照护人员的综合水平,是实现上海高质量养老服务的必然选择。如何既让上海的高质量养老走在全国前列,又让老百姓的刚需照护得到满足,值得进一步权衡考量。 重新思考“9073” 从更宏观层面看,照护失能老人不仅是解决长期照护师短缺的具象问题,也关乎如何重新理解沪上布局19年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 “9073”中,“3”是养老机构的主阵地。银发经济发展,养老机构如何从“90”(居家养老)和“7”(社区养老)中找到新的切入点、发力点,如何拓展“3%”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值得探索。 发展银发经济的导向和目标,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但眼下,现有的养老服务体系和产品供给尚不能满足养老需求。我认为,整个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变革。这也意味着,养老机构也要“分级”:既要坚守养老主业,做实兜底保障;也要思考如何拓展更多效益。 比如,养老机构应创造差异化、高效化,发展连锁型、品牌化,打通多元需求市场。 可以预见,未来会有很多产业涌入这条“赛道”。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升级创新经营、管理、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细节、内涵是必然选择。同时,也要探索与医疗卫生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社区服务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主动革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边界。银发经济尚处“蓝海”,我认为发展养老机构也能促进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的发展。作为养老机构,应发挥集成化优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踩准银发经济的“风口”,我想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