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之后,甚至哪怕是考上清北之后呢? 这使我想起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的一篇关于“空心病”的演讲文章,是因为一位女孩留下的遗书说的话题。 徐教授在一次关于空心病的演讲当中,提到了北大学生的现状: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他们作为最高学府的学生,有着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荣誉。 父母的骄傲,老师的成就,甚至国家的未来主力,却在最放光放彩的年纪里,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是很让人痛心的数据和现实。教授引用了一个学生的描述:描述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 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徐教授还说了一个案例:他曾经认识了一个很优秀的孩子。这个孩子在大一入校时,还是学院第一的成绩。 无论是走科研还是还是学术方面,都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老师认识了他4年,也知道他的情况。他曾经有过自杀的行为,医生诊断为抑郁症。 但是同学都说,他的人际关系不错,与别人相处也没有矛盾,更别说有什么异常了。 4年里,无论是家人还是心理机构,无论是同学还是朋友,都用尽了方法去帮助他。 吃药、住院、电击都做了,依旧没有帮助。他还是选择了又一次自杀。 理由每次都是:活着没意思了,觉得疲惫。 无可奈何之下,父母给他办理了退学,放弃了学业。 这是很令人痛心的现实,这么优秀的孩子,本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而且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两个,很多,多到让心理专家们都痛心。 教授强调:这不是说量的问题,而是这个现象已经很普遍、很严重了。 因为治疗手段无法治愈这些情况,如果不改善导致空心病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教育也变得病态起来。 (八十年代的学子) 最近我们在做《天工开物》的宣推时,说到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乡试全省第三,然后16年5次赴京会试名落孙山,这样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宋应星,而是转向了科技,为世界留下了闪闪发光的《天工开物》,可以说影响了后世300年的世界工业文明。 同是读书,同是考试,我们也许该从中获得某种启发。 我还是那句话,育人像育花,花不同,人更不同。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先成人,再成才这应该成为教育的普遍规律。这才是教育之道。只为考试,只会考试,一定不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