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赵大砥
“让养老变‘享老’,不仅要长寿,还要健康地老去。”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抛出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8.2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是68.7岁。“老年群体有近10年面临健康风险挑战,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 这引发了与会代表委员的共鸣。围绕“健康老龄化”,他们条分缕析,从加强服务供给、巧用数智赋能、完善制度保障、加快人才储备等视角积极建言。 从细节打磨老年友好 年初,我国发布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专项政策《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预计到2035年,中国60-74岁的低龄老人将增至3.02亿人。“低龄活力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的主力人群,也是银发经济的消费人群。”全国人大代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每天与老人打交道,逐渐勾勒出人群画像:他们消费观念新,重品质、重体验、重品牌,“尤其渴望保持健康体魄,跟上时代步伐”。 她这样观察:“只有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尽可能多地覆盖好、服务好老年人,这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合力。”她建议发展“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规模化的养老服务企业。扶持有需求、有专业、有口碑的为老新兴服务项目,如适老化健身房;因地制宜开发活力老人City walk(城市漫步)、康养生态游等文旅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注意到,城市中许多适老化公共设施建设滞后,与老年人实际需求脱节。他建议,这些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广泛征求老年人意见,从老年友好视角出发打磨适老细节,让政府相关资金投入和使用“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数智赋能健康管理 一头,“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增多;另一头,老年慢性病高发、多病共存。倘若家庭自我照顾力不从心,社会化的长期照护如何兜起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建议,着力推动社区、家庭和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长期照护体系运作,设计不同的照护模式与之对应,做好与机构养老的有机链接,尤其鼓励并支持轻资产型的老年照护服务运营商嵌入社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比如,鼓励医院与养老机构按照“两院一体”模式合作开展长期照护业务;在照护队伍上,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让家庭照护者也能掌握照护服务技能。 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范先群建议:持续完善老年医疗与保健服务体系。比如加强老年护理、康复机构建设;同时让数智赋能健康管理。“推动建设老年人健康监测与管理的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机制,依托大数据云平台,动态监测和评估老年人健康状态,构建主动健康干预知识图谱,实现老年人健康风险精准识别和动态健康管理。” 完善保障让从业者“甘之如饴” 就在3月初,上海首次举办养老服务人才专项招聘会。助浴师、营养师、针灸推拿师、心理咨询师等430余个就业岗位,是新需求催生的新职业,也指向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提升,让养老变“享老”。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燕芳手头有一本账:养老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占六成左右。要提高养老服务品质,必然要增加专业人员的投入。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对价形式或许是一种解决路径。”周燕芳建议,全社会各类人才参与为老服务:政府设立公共平台,将志愿者在养老机构提供为老服务的时间进行量化和可兑换化,激发各类人才提供为老服务的积极性。 周燕芳说,政府和社会还需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比如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人员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对有特殊贡献者设立专项奖励计划等,让投身养老事业的人“甘之如饴”。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