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回忆知青生涯的作品一部部问世,许多知青以自己当年在农村、边疆艰苦奋斗的亲身经历,用正能量的方式留给后人以精神的食粮。无论有悔还是无悔,那段人生最美好阶段的难忘经历,总会时时出现在脑海中;那段经历所造就的那股无可言状的力量,已经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中,无论是在知青时期还是在后知青时期甚至进入晚年的知青后时期,都时时的甚至下意识的在指导他们的每一个行动,带领他们闯过人生不断遇到的困难,从自觉走向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知青经历确实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那段经历的回顾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知青这代人,他们的知青生涯并非只在那十年,还在于返城后的三十年的后知青生活,甚至退休后的知青后生活。毫不夸张地说,这后三十年的后知青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知青后生活,比那十年更为壮阔更为跌宕起伏,绝大多数的知青生活更加艰难,而奋斗更加努力,因而更值得书写和研究。知青作家梁晓声指出:“百分之八十五的返城知青如今的运况,决定了他们是城市里的低消费群体。”“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工人阶层,而工人阶层,无论‘国有’的还是‘集体’的,正承受着中国‘改革’负面的巨大压力”。(《如梦人生》梁晓声 中国文联出版社)只有将前十年知青在农村的艰苦生活经历与返城后三十年的艰难奋斗历程结合起来,才能给予“知青”这一产生于特殊时期的群体有一个正确、全面、辩证的认识,给予切合实际的结论,知青历史文化研究才能更加准确地贴近生活的真实,甚至可以给予目前一直争论不休的“上山下乡”运动以准确的评价。 二、后知青时期知青的生活状况 严格的来说,知青返城后的生活其实更加艰难。当他们怀着重回城市的一腔热血满心希望回到从小生长的城市后,却发现城市已经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有的甚至还遭到了家人的排斥。我团有位知青在知青大批返城时因家庭不肯接纳而留在的农场,后经领导介绍娶了一位当地人为妻。两人身体都不好,生活潦倒。后妻子因病去世,儿子虽然按政策在沪入了户,却只能凭屋居住,至今三十好几而单身一个。经上书市里及中央,好不容易才落叶归根,得以落户上海,但也只好拿着低廉的工资和儿子相依为命。 知青返城后,没有工作,没有住处,有的知青甚至还因返城政策的限制而身背着沉重的所谓“孽债”的十字架,难以喘息。后来虽然有了工作,那也无非是里弄生产组一类,继续着农村般的重体力劳动。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终于有了好转,却又偏偏遇到了企业的改制,他们又首当其冲的成为了下岗大军的一员。他们被迫自寻出路,在生活的泥淖中奋力挖出一个小孔来,让自己得以喘息。随后,他们以自己特有的在农村养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纷纷自立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自食其力的一代中坚,一些人甚至成为了各个企业、单位的骨干。我团有位知青回城后,因母亲去世早,她不仅要在单位里努力工作,还要在家庭中担负起长女的重任。当单位的工作渐有起色后却不料遭遇工厂效益滑坡,于是她当过库管员,也在高架桥下摆过摊,在弄堂口摊过煎饼,又到居委会做过民政工作,生活阅历远远超过了下乡时。 期间,也有一些知青通过招工、参军、上学等途径回了城,但也因此失去了返回故乡的路途,在异地他乡拼搏,还有一些却长久地留在了农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奋斗走上了领导或技术岗位,但他们的付出也是巨大的,经历也是曲折的。而且他们中的大多人至今还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成为下岗人员。等到退休后落叶归根回到家乡,无论是在住房还是养老金上都十分困难。 进入晚年后,许多人更是对过去的岁月进行了重新认识,对知青这一特殊时期产生的群体及个体的行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反思。一些有志之士还反哺下乡地的父老乡亲,为新农村建设再做贡献,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徐桔桔、杨晓沪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应该说,知青是在共和国两个最困难的时期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即在文革中国民经济处于最困难时期下到农村、边疆,解决了城市安置困难的局面;在改革开放初期因国有、集体企业转制而下岗自谋出路,无论是否自愿,客观上为国家解决了难题,并任劳任怨,实为民族的脊梁。从知青们进入后知青时期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知青时期形成的文化和精神的影响、延续、发扬和光大,有必要进行写作和研究。 三、写作和研究的现状与紧迫性 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仅仅只有少数几部如叶辛的《孽债》、《过客亭》、梁晓声的《返城年代》等作品反映了这样的状况。而我们知青自己也少有人意识到要将这段经历在更为广阔的范围中写书出来,结集出版,更少有一些知青组织去认认真真地深入研究后知青时代的那段历史。人们更多的眼光还是聚焦于对那场“运动”的起源、经过、结束的研究,纠缠于是“有悔”还是“无悔”;更多地着眼于组织知青晚年的旅游、歌舞等活动。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我曾在诗歌《知青人生永飘酒香》中这样描写返城后的生活:“好大的一碗北大荒酒啊:馨香,够劲/从农村到城市,竟然又喝了整整三十年/酒气弥漫,漫进弄常口那小摊上的张张煎饼/酒香飘散,飘入生产组里缝锁纽扣的一针一线/和着那图书馆本本学著的油墨香味滋养性情/随着那三尺讲台的谆谆教诲滋润学子心田/手中的方向盘转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汽油中发酵着北大荒的养料,让车轮滚滚向前/枯燥的数字里有边疆漫天的风霜/耸起的高楼连接着黑土地万倾良田/航天人的意志中带着北大荒酒的烈性/神九的烈焰伴着拖拉机的轰鸣声直上蓝天/企业腾飞的蓝图中凝结着知青们智慧的结晶/祖国每一个成功里有知青们辛勤的血汗/牺牲就是幸福啊,付出不求回报/只为了共和国迎来新世纪明媚的春天/举起欢庆的酒杯祝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让北大荒烈酒的浓香伴礼花飘散。”这是对我身边知青朋友返城后生活的真实提炼。但诗歌毕竟只能是提炼,容量太小。而且诗歌是浪漫主义的产物,难以深刻地表现浪漫背后的苦难。 这些都促使我认识到写下那些反映自己返城后的生活、工作的文字,让我们的下一代能了解我们这一代曾经经历的酸甜苦辣。让他们不只看到我们现在光鲜的一面,还了解我们筚路蓝缕时的窘迫和艰难,从而珍惜他们现在拥有的幸福。我于是于去年在网络上写了近万字的《蝉蜕》,描写个人读书回城后直到退休的那段经历,但毕竟只是个人行为。而对于我来说,返城后的经历又比许多知青幸运得多,无法体现出如梁晓声所说的那85%底层知青的遭遇和感受。 更加迫切的是,当年十六七岁尚带稚嫩的知青现在都进入了晚年,虽然许多人依旧豪情万丈,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这段经历化为文字;即使有能力,许多人也不愿把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写成文章。更有一些人或因当年下乡时身体超负荷透支、或因回城后生活困顿而先后离世。自然规律决定,随着时光的流逝,还会有更多的知青将先后谢世,而这种规律必定是加速度的。 四、写作和研究的建议 鉴于后知青时期知青生活和精神写作和研究现状,故提出以下的建议: (一)书写和研究的方法 1.各知青团队、组织应该动员、组织知青们积极撰写回城后的那段经历,书写自己二次创业的经历,无论辉煌,无论落魄;无论挣扎,无论奋起。如同书写下乡时十年那样,或发表于网络,或结集出版,用文字形式留下宝贵的一页。 2.各知青报刊杂志要组织力量建立相关专题的栏目,大力发表此类文章。同时要组织力量了解、采访相关知青,对象应该覆盖多层次的人物,以期更为全面地反映知青回城后的那段创业历史,以及进入晚年后的各种状况,完整相关史料。 3.有关的知青研究机构应组织力量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采用个体采访、召开座谈会、征文等形式,尽可能充分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建立相应的资料库,并组织人员进行专题研究。 4.争取有关人员的资金支持,集中力量出版一些有质量的此类的文集、专集和专门著作,补足知青研究的相关缺失。 5.召开专题研讨会,形成气候。 (二)书写和研究的内容 1.当年返城的途径。从中了解除少数知青通过上学、招工、参军等外,大量知青返城的艰难,以及对返城后的前景的企盼和对即将面临的困境认识的不足,这是造成后知青时代大量知青返城后陷入困境的个体原因之一。 2.返城后家庭成员的反映。知青大批返城也造成了知青原有家庭成员的准备不足,由此引发出许多的家庭矛盾,也使返城后知青日常生活的种种不便,许多知青甚至无法在城市立足而再次返回下乡地。 3.返城后的第一份工作及后来稳定的工作。了解后知青时期知青们二次创业起步时的艰难,探索下乡经历对这段生活的影响。 4.企业转制对返城知青的影响。为何下岗,下岗年限,下岗后干什么,下岗时的心境,下岗后的决策,探讨究竟什么是知青精神,此种精神对知青一生的影响。 5.知青求学情况。了解知青的追求,对文革及下乡造成的知识缺陷的弥补,探讨一代知青不懈努力的情况。 6.部分精英知青的成长之路。了解知青经历对他们成长之过程的影响,正面的、负面的,可以对“上山下乡”运动以全面的准确评价。 7.部分生活困难、处于社会底层知青在后知青时代的生活状况和经历。从个人和社会多方面探讨知青生涯对他们的影响。 8.各知青团队的组建、活动状况。组建原因,组织结构,活动宗旨,活动内容,活动经费,等等。 9.知青个体晚年生活现状。身体、经济、子女,是否经常参加有关的知青活动,是否得到相关社会组织、知青组织的关爱,等等。 10.跨地区的知青组织活动情况,各类知青博物馆、纪念馆,各类书籍出版情况,各种有关知青的评价,等等。 后知青时期(包括退休后的知青后时期)的生活、文化、精神有许多值得我们大力书写和深入研究却又为我们没有进入的领域,这是我们应该去尽快下功夫的地方。正如许多知青所说,这些经历我们自己不说就没人说了。我们有责任告诉后人,我们曾经为共和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不只是下乡的那么十年,而且是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我们有这样的责任,我们也曾这样的努力了,这样的付出了。如能做到以上这些,将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最好的交代,也是给予对下一代最好的财富。 公众号编辑:周培兴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