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干旱
主要和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快一个月没有下雨,五岔河的水竟然见底了。”30多岁的吴同(化名)看着40多亩的水稻面临缺水,忍不住焦虑起来。 五岔河是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排水通道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条中小河流。在沙岗镇一些村民的记忆里,往年这个时候正值汛期,政府常常会号召村民参与河道防汛工作。谁承想,今年汛期却旱得如此严重。 包括湖北荆州在内,7月以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长江水位进入主汛期后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眼下,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仍在持续,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多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群众饮水受到影响。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许继军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干旱范围广、高温伏旱持续时间长、旱情程度严重,这是今年长江流域旱情的主要特点。他回忆,过去几十年里,长江流域也曾在汛期出现过旱情,但并未像今年一样涉及长江上、中、下游,且影响较严重。
部分水稻田出现龟裂 图源:受访者提供
340万人供水受到影响 就在今年7月初,暴雨侵袭荆州江陵县。此前的一个月雨水不断,吴同记得,河水差点漫过河堤,他曾一度担心,今年的汛情会较往年严峻,这会影响小龙虾的品质,也会影响后续的水稻播种。 但没想到,7月的这场大雨之后,随即而来的却是持续大范围的高温、干旱。不同于洪水,这种天气产生的影响是一步步显现出来的。 先是热浪带给身体的不适。当地最高温多日超过了35℃,出门像是进了蒸笼。吴同在河边钓了几个小时的鱼,回家后口干舌燥,脑袋也晕晕乎乎,他猜测,自己可能中暑了。如果夜里不开空调,人是没法睡觉的,“那种感觉比心里搁着事情还难受,简直是夜不能寐。” 进入8月后,旱情也越来越明显。吴同家附近的新河,原本两三米深,这些天来,河水慢慢变浅,直到露出河床,鱼虾不见了,一些村民进入河道捡拾田螺;接着是稻田干涸开裂,严重的地方,裂缝宽达三四厘米,一些结实的稻穗出现空壳,害虫也多了起来。 8月19日,吴同发现,几亩地里的黄豆几乎枯死,掰开豆荚,大部分都是瘪粒,他看得恼火,“至少减产大半了,还没长成(熟),只能全部割了。” 根据江陵县官方于8月15日发布的消息,全县出现连续高温晴热天气,农田用水量、蒸发量急速加剧,各乡镇管理区约45万亩农田受旱,抗旱形势严峻。
8月23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核心湖区进贤县金溪湖水域 图/中新图片网
这也是长江流域多个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四川南充,一家果园的葡萄被炙烤成葡萄干,损失达到30万元;重庆嘉陵江千厮门大桥一带,大片滩涂露出水面,附近的居民说,这是几十年来少见的情况;安徽省怀宁县境内,8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已经断流了6条;江西湖口,原本碧波万里的鄱阳湖水体面积“缩水”,滩涂在水流分支的冲刷下形成“大地之树”;贵州绥阳县,500亩果园缺水,负责人不得不求助消防,利用多功能水枪以喷雾水形式浇水。
水利部称,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五成;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85~6.13米,创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 官方消息显示,截至8月22日,长江流域10省市耕地受旱面积4848万亩,有340万人、58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 上游水库群“补水”19.6亿立方米 8月11日,水利部针对安徽、江西等6省(直辖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全力抗御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 16日12时,水利部开始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据新华社24日报道,已累计调度长江上游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和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向下游补水19.6亿立方米。 许继军说,在不具备人工降雨条件的情况下,靠水库调度补给和供水灌溉成为抗旱最主要的办法。长江流域共有5万座水库,三峡、丹江口等一些大型水库的储备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供水和灌溉需求。同时,流域内其他水利工程,包括地方一些堰、塘,也发挥了重要的供水和灌溉用水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许继军也提到,通常水库按照现有调度规程,在汛期来临前,也就是4-5月期间为了汛期防汛,水库加大下泄流量,降低库水位至汛限水位运行。本来是准备腾空库容来纳蓄洪水,但没想到洪水没有来,却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干旱,且今年长江上、中、下游均出现了严重的降水偏少,而此时水库里所存的水量有限。 面对如此严重旱情,如何科学、精细地进行水库调度来保障供水和灌溉需求,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长江流域许多小型水库和堰塘都出现干涸现象,大中型水库还蓄存有一定的水量。 针对当前旱情持续发展,特别是未来一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用水量大,正是农作物灌溉最重要的时期,水利部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江西、湖南省水利厅,统筹长江上游水库群和鄱阳湖、洞庭湖上游水库群各水库蓄水、下游引水设施以及用水需求等,数字化模拟预演,精准算好下游各地流量、水位、水量,科学制定抗旱调度方案。
8月19日,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内一处河段干枯前后对比。图/受访者提供
8月20日左右,吴同发现,干枯多日的五岔河里开始返水。早上七点多,趁着高温还没开始,他拉了水泵,将水引到了一部分稻田里。 仍能见底的水流,明显无法满足所有农田的需求。不久前,一些村民开始联系打井队,尝试寻找地下水来缓解旱情。不过吴同发现,现在打井还得排队,“很多人预约,师傅都忙不过来了。” 这也正是湖北通山、安徽黄山等多地进行的防旱措施。还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人力挑水,尝试保住缺水的庄稼。 “现在最担心的是秋季,尤其是9月份。如果8月底能下一场大雨,今年的干旱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许继军说,目前长江流域的干旱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面,受旱面积大,尤其一季稻和晚稻生长正处于关键期,高温干旱对其秋粮丰收不利,当前迫切需要保障灌溉需求;在人饮方面,长江流域内部分山区或农村地区存在供水困难。目前水利部门正在各个层面加强供水保障,来减轻旱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出现夏秋连旱的现象,抗旱保供水形势还会更严峻。 8月22日,长江防总会商分析,根据水文气象预测,23日,长江流域基本无降雨过程;24日至25日,嘉陵江上游及汉江石泉以上有中雨;26日,金沙江下游有中雨、局部地区大雨;27日至28日,嘉岷流域及汉江上游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的降雨过程。 会商会议也指出,当前流域干旱形势仍在持续发展,但预报26日前后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要密切关注流域水情、雨情变化趋势,加强风险研判和预报预警,做好旱涝急转和局地山洪灾害防范应对,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 极端天气频发,未来如何应对干旱问题 多位气象及水利专家表示,今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干旱,主要和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在许继军看来,干旱范围广、高温伏旱持续时间长、旱情程度严重,这是今年长江流域旱情的主要特点。他回忆,过去几十年里,长江流域也曾在汛期出现过旱情,但并未像今年一样涉及长江上、中、下游,且影响较严重。 “从6月开始,长江流域的降水就出现了较常年偏少的情况。今年的梅雨期较短,台风也没能影响到这一带,进入7月,降水较常年偏少了40%-50%,局部地区超过60%”,许继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与此同时,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高温持续不退,如重庆等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日甚至超过30-40天,这些因素导致长江流域的旱情迅速发展。 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结果,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鄱阳湖、嘉陵江流域等部分地区偏少5~7成,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20天。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距平基本在-50%以上;但到了8月份,长江流域东部地区的降水距平小于-80%,整个长江流域降水量均小于50mm,上游地区8月以来的累计降水量甚至小于1mm。
8月23日,江西鄱阳湖核心湖区进贤县金溪湖水域生长大片野草,成为牛的天然牧场。图/中新图片网
8月1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国家气候中心表示,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国家气候中心官方消息)。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 干旱也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所关联。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增加,包括陆地和海洋极端高温、强降水事件、干旱和火灾天气等,对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干扰破坏,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针对目前仍在持续发展的长江流域旱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表示,建议强化对区域现有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配置,统筹安排,确保重点,使有限的水源发挥最大的抗旱效益;督促指导旱区全面摸排群众饮水困难分布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延伸管网、设置临时取水点、组织社会力量拉水送水等应急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需求。 从长远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干旱灾害防御适应能力,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于长江流域干旱灾害,许继军说,首先要将防洪和抗旱进行统筹规划来加强水旱灾害整体防御能力,“防汛和抗旱,这两个问题之间还是比较矛盾的,要统筹兼顾平衡和风险管理,需要从研究和规划层面做好工作”。 针对水库汛期运行的问题,应根据预报水平的提高,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尤其对一些具有较大供水和灌溉任务的水库,可适当调整调度规程,对汛限水位实行动态控制,即使汛期,在保障防洪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留蓄水量,来应对高温伏旱。 许继军认为,一定要加强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我们的洪水监测和防洪体系做得比较好,但在抗旱这块,监测预警技术和系统平台建设等,还很薄弱,需要大力加强。” 其次,要提升长江流域抗旱工程建设。如在现有工程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应急水源工程、引调水工程及备用地下储水设施等抗旱工程,以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问题。此外,还要做好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干旱的应对和防御工作,做好极端干旱事件的应急预案。“气候变化导致长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异,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事件增加,也比以往更具危害性,这是未来长期需要关注的。”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