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浅谈舞剧《戈壁青春》的文化视角

时间:2017-02-28来源: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戴虎 点击:
舞剧叫得响、立得
 
舞剧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前提是选材的成功。从这个角度说,《戈壁青春》依托屯垦戍边的宏大历史背景,决定了其在题材上的独树一帜。也缘于此,该剧在艺术品质上呈现出厚实的文化底蕴。
漫长的新疆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最为平实而深刻的轨迹。而兵团因屯垦戍边带来的多民族交融事实,如绽放的天山雪莲。
可以说,一部兵团发展史就是一曲民族团结、兵地融合的赞歌。
赞歌无华,写照平实。如何将一个老生常谈、极富意识形态意味、被不同体裁的艺术形式表现的“民族团结”主题,演绎出新意,激发出新的内涵,这显然需要编导极大的智慧。
从这个视角来说,舞剧《戈壁青春》中,女主人公红柳在风雪中拯救少数民族小姑娘、在婚礼上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与各族兄弟姐妹共舞大秧歌、在聚会中学习少数民族舞蹈……无不显示出编者在凸显“民族团结”这个主题上所作出的努力。
尽管这样的舞蹈叙事显得直白了些,但却是最安全和便捷的手法。跳出这种“风雪遇难交心”“各民族大联欢”的常规手法,撇开“民族服饰橱窗式”的艺术呈现形式,有了更贴近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也更有人性温度和历史真实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舞剧《戈壁青春》在结构设计之初,显然是有涉及“民族团结”这个主题的特别考虑。只是这种设想显得过于“意料之中”,于是本该动情的段落,倒因为观众过于熟悉而有些平淡。但在其他章节中,却处处显现出兵团为民族团结、兵地融合作出的贡献,倒是让这部剧有了些意外的亮点。这大约就是艺术的无心偶得,或曰无心插柳吧。
可当我们稍微注意一下《戈壁青春》的打造团队--兵团歌舞剧团时,便又会有这样的判断:该剧之所以会有如此动人的光芒,不仅仅在于主创人员的用心执著,更在于剧团本身独特的文化气质--一种因多民族交融而来的历史味道。
兵团歌舞剧团,这个随兵团而生的综合艺术团体,一直是由多民族演员组成,多年来始终坚持为群众服务,进戈壁、跨大漠,创作作品以反映屯垦戍边题材和现实生活为主,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舞台精品剧目,成为新疆本土极为重要的一支独特艺术文化力量。
《戈壁青春》集中了全剧团包括演唱、乐队在内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80多名演员,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这样一部大剧,实属不易。用舞评家江东先生的话说:“这本身就是兵团精神的体现。要不是这出剧,我们很难想到新疆还有这么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和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可喜可贺。”
在文化自觉、自信的今天,每一个族群对自己历史、文化的回归与守护,恰是心灵成熟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有些时候带着强烈的主观与不理性,常常会显得盲目冲动。但在《戈壁青春》里,你会看到一种客观的呈现、一种历史的真实、一种平实恬淡的人心凝聚。这便是在打夯舞中那不分你我赤裸背脊的汗流浃背,就是凿冰舞中班长逝世时的黯然泪光,就是麦草舞里女主人公红柳婀娜的身姿和大联欢时那甩起的大红绸。那劳作的号子是共有的心声,那逝去战友的泪水是共同的呼喊,那一瞬间我不是我、你不是你,我们共同的名字叫“青春”,共同的记忆叫“戈壁”。
于是,“戈壁”因“青春”的映衬而生机盎然,“青春”因为“戈壁”的熏染而别样灿烂。



 
     一种不分彼此、不分你我、不分内外的交融在跳动,让这个由各民族舞蹈演员呈现的舞剧别样生动。
  尾声里一张张挂满汗水的笑脸、一张张布满尘土的面孔、一幅幅没有色彩的黑白画面,讲述着有关青春理想的故事,记录着有关青春戈壁的传说,镌刻着有关青春生命的记忆。
      舞台上缓步而行的兵团儿女,似乎就是“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的延伸,似乎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绵延。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好和谐的家园。这就是新疆历史的真实,而这一真实因为《戈壁青春》又有了一段真情告白。
                                                                                     (作者:戴虎 新疆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