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文库 > 广阔天地 >

最早的上海知青部落

时间:2015-05-23来源:来源:《知青》杂志 2013年第4期 作者:刘宏海 点击:
大家知道,上山下乡并非始于文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便被党和政府倡导,至1968年全面展开。从历史资料看,最早奔赴农村的知识青年群体,可以追溯到1955年8月远赴黑龙江垦荒的六十名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之后是第二批、第三批。上海也不甘落后,也动员了近二

 

 
 

 

大家知道,上山下乡并非始于“文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便被党和政府倡导,至1968年全面展开。从历史资料看,最早奔赴农村的知识青年群体,可以追溯到1955年8月远赴黑龙江垦荒的六十名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之后是第二批、第三批。上海也不甘落后,也动员了近二万知青到淮北和湖北垦荒。今年我有机会参加了湖北八里湖农场纪念上海知青参加垦荒五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一)

1958年,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开垦沿长江的沼泽滩涂。时任省委书记的王任重向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提出要人的请求,并报经中央同意。4月,上海《解放日报》刊登招募广告,立即吸引大批青年踊跃报名。5月1日,八千名被批准赴鄂的上海知青和四千名被批准去淮北垦荒的上海知青参加了“五·一”大游行。5月4日,一万二千上海知青齐聚上海文化广场,召开誓师大会,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会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号召青年人为消灭“三大差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5月10日前后,这批青年分批离沪踏上了垦荒之路。

到湖北的八千上海知青大多数分配到湖北省荆州地区的国营农场,其中来自上海市榆林区(现为杨浦区的一部分)的三百二十一人分到了蕲春县八里湖农场。5月11日,他们在十六铺码头乘上“江顺轮”,逆流而上,经三天航行到达湖北黄石,小住一夜,换乘小火轮前往蕲州。

蕲春,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李时珍的故乡,始建于南宋的蕲州古城,依托长江的便利交通日渐繁华,到了明代鼎盛一方。之后,在战乱中衰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成非涝即旱,钉螺密布的贫困地区。1958年初,建立八里湖等十余个国营农场。上海知青是第一批到达的知识青年团队。

从蕲春县城距长江边的八里湖农场仅仅六七公里,但那时只有一条相当于田埂宽度的小路逶迤在茫茫沼泽中,一遇雨天或长江涨潮,就无路可走。老人们回忆说,他们到达蕲春的那天,恰逢刚下完大雨,江边已是汪洋一片。农场只好紧急安排他们在县小学校里住了一宿。第二天,雨停水退,知青们便各自背上自己的行李,提上网兜等物品,向农场进发。十几里的路程,大部分淹没在水中。走惯了柏油马路知青们,在泥浆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负重行走,实属不易。体弱的女同学背不动行李了,就有男同学抢过行李;雨鞋陷在泥塘中了,就有人默默地帮忙挖出鞋子。知青们互相帮衬着、搀扶着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农场驻地。这是农场给这些刚离开大城市的知青们上的第一课。那天是1958年5月15日。

(二)

真正的垦荒生活开始了。

知青们面临的第二堂课是住宿。在上海时,政府为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每个电影院都在正片前放映前苏联集体农庄的纪录片,大力宣传集体农庄的优越性,知青们正是奔着理想和事业而来的。走出泥泞的知青们眼前所能见到的是成片的滩涂洼地和寥寥几个窝棚,这还要归功于早他们而到的“右派”们的辛勤劳动,不然的话,青年学生们将面临更艰难的考验!

八里湖的窝棚,是用树杆支起的三角形架子,外面铺上稻草搭就的。“老右”们为了让初离上海的知青不感到孤单,他们把窝棚搭得极大。二百多个男知青统统住在一个大窝棚里,热闹是热闹极了,大家也很快熟悉了。可是,遇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动静也大得了不得。下雨天,外面的积水很快就会漫延到里面,睡在靠边的知青可就倒霉了,被子褥子全被浸湿。如果是半夜下大雨,这一晚大伙都别想再入睡。特别是女学生,她们容易想家,常常是一人思乡落泪,迅速感染全体,低声呜咽很快演变成嚎啕大哭。老知青们说,尽管如此,回想起来还是快乐多于忧伤,大家互相帮助亲如兄弟,直到今天还令人回味无穷。

现在,农场还保留着一栋土坯房。当时盖起的土坯房是茅草顶,许多年以后,屋顶换上了瓦片。土坯房的内部分割成若干间,每间居住数人到十余人不等。 围垦种地是办农场的目的,自然也是知青们每天的必修课。八里湖就在长江边,不到三十二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竞有四条河道,六处湖泊,浅水沼泽更是一个连着一个。靠着1954年和1957年两次围堤形成的场区,上海知青在当地职工的带领下,围湖造田、开荒种地、夯土建房、开渠挖港、筑路修闸、抗旱排涝、治水灭螺,硬是把一个水乡泽国建成了农田水利基本配套,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农场,其中的甜酸苦辣,悲欢离合不胜枚举。他们除了面临生活的艰苦,劳动的繁重,还要面对钉螺的危害(蕲春为血吸虫病重灾区),有数名上海知青被可恶的血吸虫夺去了生命。

(三)

值得庆幸的是,八里湖农场的历任领导都非常关心爱护知青,他们尽力改善知青的生活,手把手地教知青学着做农活。让知青们至今心怀感激的是,历任领导十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青们感到有了用武之地,也越来越热爱第二故乡,甚至退休后也不愿离去。

上海知青到农场后仅三个月,农场就与县和地区联手举办了拖拉机手、护士、财会、教师等培训班,并大胆启用武汉大学下放的“右派”教师向知青传授财务会计知识,既发挥他们的专长,知青们也学到了真本领。近三分之一的上海知青通过各类培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当年十八岁的郑雪章学会开拖拉机后,当上第二任东方红1号车长(农场最牛的拖拉机手),一干就是十五年。期间,他多次革新技术,发明“机耕船”和“带刺的车轮”,解决了拖拉机在泥泞中易下陷的难题。十九岁的郑连根,经过财会培训学习,会计便成了他一辈子的职业,一直干到退休,晚年仍然居住在农场。当老人捧出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从事财会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和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的《长期坚持从事农牧渔业财会工作荣誉证书》时,笔者从老人的脸上读到了骄傲和自豪。当我问他:“为什么退休了还不回上海?”他的回答是:“八里湖培养了我,我舍不得离开啊。”还有一大群女知青通过护士培训班当上了医护人员,她们有知识,有文化,受大城市卫生工作的熏陶,学得快,干得好,个个都成了蕲春县乃至黄冈地区最出色的白衣天使,尤其是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还有不少知青当上了农场的教师,上海知青陈坚酷爱三尺讲台,当教师,当领导,一直干到退休。农场还着力培养知青干部,很多知青经过锻炼,挑起了重担。当年知青队长符忠厚,被提拔为农场党委副书记,继而升任县工业局长。在纪念活动中,我们还见到了有许多从黄冈、黄石、十堰、武汉、大连等地赶来的上海老知青,他们都是被提拔或推荐到地市省城有关部门,乃至中央部委工作的。五十五年来,八里湖农场的上海知青除少量因家庭原因转到其他地方投亲靠友外,都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不管是在生产队务农、在场办企业做工,还是在农场管理岗位,都是个顶个好样的,有六十余人一直在农场干到退休。2003年,为了让在农田里挥洒了一辈子汗水的老知青得到相对好一些的退休待遇,农场将尚在生产队的最后十六名老知青全部转入场办企业,退休时按企业标准享受退休金。虽然这些坚持到最后的战士退休后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但让我们看到了农场对老知青的关怀。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吧,至今,还有不少知青退休后不愿离开,依然居住在农场。

为举行这次纪念活动,老知青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作准备了。他们组成了会务组、财务组、宣传组、后勤组和综合组、联络组,分工负责为大会服务。尤其是符忠厚、陈坚、徐汉成、石玉玲、朱义麟、虞爱珍等更是全力以赴地工作,彰显了上海知青特别能战斗的能量。

这次八里湖农场纪念上海知青参加垦荒五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得到蕲春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县里任职的原农场多位领导都来到老知青中间,共叙友情。活动还得到知青二代的鼎力资助。我们在蕲春也见到了多位知青二代,他们有的已是农场领导班子成员,有的在蕲春县城工作。在那片培育了父辈的土地上,学习工作、成家立业。上海知青的血脉将在江汉大地上代代相传。

(作者系黑龙江兵团上海知青)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