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 李继宏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理查德·桑内特,美国知名社会学家、《匠人》作者 解放书单:最近在中国,“匠人”成为热词,出版了很多描述工匠精神的书籍。和同类型的书籍相比,您这本《匠人》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桑内特:或许很多书都在讲述工匠精神,强调精神的高度,但我更多想讲的是背后的原因——无法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无法承认和鼓励人们内心想要从事匠艺活动,这是西方文明根深蒂固的缺陷。通过这本书,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匠人的故事,还能看到交错的历史和复杂的人性。 我希望能从宏观的视角让人们了解“匠”的人文情怀。“匠”,包含了“匠人”、“匠艺”以及“匠艺活动”,从古至今,从手工业引申至一些艺术、文学及职业领域。不能平白无故地给出简单的结论,或者让读者比较前后社会差别,而是以通感的效果,使“匠”的本质流通于各行各业。从前的工种离我们已然远去,尤其对新生代而言,对他们孜孜不倦地讲述工艺的精湛、程序,只会徒劳无功,反生厌恶,要融会贯通于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写作等细部来阐述这个“匠”的丰富内涵。 解放书单:很多人把匠人限定在熟练手工劳动的领域范围,您如何理解“匠人”这一概念? 桑内特:我反复地说: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这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 尽管“匠人”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一种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消失的生活方式,但匠人的领域远远大于熟练手工劳动的范围。今天的程序员、医生、父母和公民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 解放书单:如何唤回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 桑内特:要说简单,也很简单——游戏。仔细观察孩子,他们几乎都能把游戏玩好,并且在游戏中学会交流、发展认知。现代作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好奇于孩子玩积木、玩具熊和纸牌的过程,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这类似于一种“以物品为对象”的技术工作。游戏是最初的实践,一个小孩重复同一个游戏,并修正那些游戏的规则; 游戏也让孩子学着增加复杂性。这都好比匠人在摸索提升技能时的反应。 无怪乎杰斐逊说,美国的农民或者熟练工人可以成为中坚力量。因为每个人都会游戏,定位、质疑、贯通——这些能力同时是培养技能所需,而且人人皆有。匠人会了解建设是怎么回事,因为我们用来建立社会关系的能力和我们在制造物品时使用的那些身体能力也是相同的。优秀的匠人为自己的工作骄傲;而思想家知道,这工作远不止他手上的物件。 解放书单:工匠在中国历史上曾享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国古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而掌握一门手艺是可以保障自己衣食无忧的。但如今工匠精神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您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桑内特:这要从历史讲起。中世纪金匠的权威体现在作坊中的等级结构,也与出色的技能与职业道德密不可分;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匠人群体中分化出来,他们所有的个性标志为他们带来声誉,也让他们体验了最初的“现代性”痛苦。和中世纪那些由共同体制定标准、技艺代代相传的匠人不同,原创性无法教给学徒,因此即便斯特拉迪瓦里那样辉煌一时的作坊,也无法存续。 从18世纪开始,扼杀匠人的幽灵变成了机器——一个看似无法超越的对手。人们对待机器的态度也历经巨大变化。“光明时代”的思想家认为,人和机器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但其实,工匠精神的缺失逐渐发展成必然了。 解放书单: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不会消失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里,可能有所“缺失”。 桑内特:在美国,我进行了很多调研,也有很多数据。当一个人的工作处于稳定状态时,决定他们效率的是做好工作的欲望,这时起重要作用的是他被给予多大空间把事情做好。美国的企业在很长时间里认为,激励工人的唯一途径是提高薪水。他们某种程度上觉得大多数的工人只想要更多钱。社会学数据展现给我们的是,当人们能够工作并且维持一定的生活时,他们希望工作了5到10年后能够变得更擅长于此,他们希望从工作中获得自我尊重。 当你认为人们只是为了钱时,就会把生产力的下降归咎于劳动者身上,但实际上是工作环境出了问题,工作环境没有为劳动者提供通过工作获得自我尊重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解放书单:如何找回工匠精神? 桑内特: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劳动者能够提高技能的经济环境,而不是把提高技能仅仅当作是劳动者个人的事情。这是政治经济体制、我们的政府需要为人们提供的。在西欧和美国,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越来越少的公司愿意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他们更愿意招聘一些已经有相当技能的员工,以及其他地方的廉价劳动力。虽然我对中国知道得很少,但我相信你们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解放书单:您希望读者从书中读到什么? 桑内特:今天的我们,无论你是程序员、医生还是父母和公民,都很需要了解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制造就是思考,我们制造具体物体的过程,也影响到我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我们在成为匠人的过程中,改变着我们自己,也改变着周遭的世界。 (采写 本报记者 王一) (责任编辑: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