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1969年1月份上海知青综合篇

时间:2016-03-19来源:来源:《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 作者:金大陆 林升宝 点击:
一九六九年一月六日 市下乡上山办公室向有关部门呈送《关于回原籍投亲插队若干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该《报告》对于回外地或市郊农村原籍投亲插队;外地青年要求来沪市郊投亲插队和部分已分配到郊区国营农场的青年要求投亲插队等问题,均做出具体规定。

一九六九年一月六日

市下乡上山办公室向有关部门呈送《关于回原籍投亲插队若干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该《报告》对于回外地或市郊农村原籍投亲插队;外地青年要求来沪市郊投亲插队和部分已分配到郊区国营农场的青年要求投亲插队等问题,均做出具体规定。(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B228-2-80)

一九六九年一月八日

《解放日报》刊登文章,介绍东海舰队某部副团长送子女到内蒙古插队落户的事迹,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做动员子女到农村去的促进派》。(《解放日报》1969年1月8日,第2版)

一九六九年一月八日

据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京、津、沪、浙与有关地区协商,今年计划跨省区下乡62.1万人。其中黑龙江接受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知青26万,云南、吉林分别接收上海、北京6万、5.5万人,江西、贵州、安徽分别接收上海3万、2万、1.6万人。(顾洪章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一九六九年一月九日

市革委会财贸组、市乡办发布《关于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有关补助问题的通知》,该《通知》就上海知青去各地有关布票、棉花票以及经济困难补助等,作出相应规定。

[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98-2-180-12)《通知》规定如下:

布票:去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严寒地区的,每人补助60市尺。去安徽补助12市尺,去江西、贵州、云南等地区的每人补助8市尺,除此以外,去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的每人还可以预借布票10市尺。个别有特殊困难的,可按实际情况由下乡上山办公室再予以机动补助

棉花票:去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严寒地区的,每人补助6市斤棉花胎票1张,棉花票5市斤,共11市斤(如棉大衣、棉衣由公家作,棉花票从中扣除)。去安徽地区,每人补助6斤半棉花票。去江西、贵州、云南地区的,每人补助5市斤棉花票。每人补助1张蚊帐圈。

经济困难补助:子女下乡上山的行装费用,主要因由家长自理。如属暂时困难的,可以酌情暂借,分期归还。如经济确有困难的,可按实际困难情况酌情补助。家长有工作单位的(包括集体所有制单位),应由工作单位凭批准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通知书,办理借款或补助。如家长没有单位的,应由地区街道革委会办理补助。由学校或街道负责补助所需款项,由市财政局革委会通过市革委会下乡上山办公室批准,直接垫拨给各区革委会统一掌握使用。学校、地区办理补助的原则,也应该掌握困难小的少补助,困难大的多补助,没有困难的不补助。困难补助的标准,去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严寒地区的,一般最高不超过60元;到安徽的,一般最高不超过35元;到江西、贵州、云南的,一般最高不超过25元。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一日

徐汇区革委会成立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办公室,负责全区的知青工作。(沈东昌:《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徐汇区历史大事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二日

《文汇报》以《毛主席论知识青年下乡上山》为标题,刊登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有关“知识青年”的论说。(《文汇报》1969年1月12日,第1版)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二日

《文汇报》刊登文章,报道南市区王家码头街道革委会通过“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干部的认识”、“干部以身作则带动群众”、“主动与学校配合做好毕业生工作”等方法,“说服家长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插队落户,收到很大成效”。同版,以《大力动员大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舆论》为题,报道上海市鞍山中学通过成立“上山下乡火线指挥部”,宣传和动员学生上山下乡,“在短短几天内,全校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报名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注](《文汇报》1969年1月12日第2版)报道说,鞍山中学部分学生对插队落户想不通,存在“到江西太远,到安徽太苦”,“插队落户倒霉”等思想。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三日

长宁区革委会召开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动员1966届到1968届中学毕业生报名去农村插队或农场落户。(上海市长宁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宁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五日

市冶金局革委会下乡上山办公室向有关部门呈报《关于一九六八年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表示:按照市革委会决定:“公交系统中专、技校、半工半读六八届毕业生都要动员四个面向,尽可能动员到农村去,经过较长时间的农业劳动锻炼,再吸收一部分进工矿企业。”本次分配方向是到云南、贵州、江西插队落户,少量去农场。(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12-2-164)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六日

《工人造反报》刊登文章,报道新江机器厂半工半读技校工宣队通过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领导带头报名等行动,动员学生上山下乡

[注](《大破半工半读特殊论坚决插队落户到农村》,《工人造反报》1969年1月16日,第1版)报道称:工宣队在宣传初期,学校存在不同的声音,他们表示:毛主席最新指示是针对一般学校的,与半工半读不搭界,半工半读学生有技术,当农民不合算;半工半读学生是工人阶级的后备军等等。有的还进行“串连”,约定大家在学习班内不发言、不表态。有的则闹无政府主义,借故请假回家避风头,学习班内出现了两个半天坐冷板凳的现象。

 

南市区乡办颁给知青家长的奖状(吕焕皋提供,刘琪摄)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六日

《工人造反报》刊登文章,报道上运八厂工人胡载荣教子务农,还把自己的家变成上山下乡宣传站的事迹。文章指出,动员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单靠学校、街道工作不行,要靠我们工人阶级”。(《下乡上山的红色宣传站》,《工人造反报》1969年1月16日,第3版)

一九六九年一月十八日

市革委会革命串连粮款物清理组向有关部门呈送《关于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有关借欠粮款物处理意见》。该《意见》指出:对于家庭确有困难的插队知青,且行装需要补助者,所欠粮款可免收。对于家庭情况一般,行装费支出暂时困难,所欠粮款可减免或家长负责分期归还。(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03-4-120-5)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解放日报》刊登文章,报道吴淞化工厂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通过“办学习班开展大学习大批判”,全校70多名毕业生表示“坚决到农村去干一辈子革命。

[注](《打破半工半读特殊论  坚决下乡插队去》,《解放日报》1969年1月21日,第3版)文章还批判了“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同普通中学毕业生不一样,不必到农村去插队落户”的思想,认为“一切初、高中、大学、半工半读学校、中等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都应“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文汇报》开设“接受再教育札记”专栏。(《接受再教育札记》,《文汇报》1969年1月21日,第1版)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七日

《解放日报》刊登落户在山西定襄县的25名北京知青关于“插队落户青年不回城过春节”的倡议。并同版刊登两封上海知青家长来信,“建议革命家长给插队落户的子女写革命家信”,让子女们在春节期间“安心在农村工作”。(《解放日报》1969年1月27日,第1版)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

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五个知青输出省市,以及黑龙江、云南、贵州等10个知青接收省区和各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相关各部委,在西苑旅社召开跨省区下乡青年协作会议。会议对于跨省区安置任务、跨省区下乡的运输和物资供应、安置经费的开支标准和拨款办法和安置形式等做了具体规定。(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资料)

一九六九年一月三十一日

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召开会议,研究知青借欠粮款物的处理意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B103-4-120-5)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