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章节精选:从红小鬼到总书记 胡耀邦(60)

时间:2020-08-16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陈利明 点击: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十四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6/1 ) 推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对干部新老交替工作,邓小平、陈云等历来十分重视。1979年七八月间,邓小平到上海、山东、天津等地视察时,一路强调,要抓紧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把培养选择接班人当作关系党的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十四 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6/1

      推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对干部新老交替工作,邓小平、陈云等历来十分重视。1979年七八月间,邓小平到上海、山东、天津等地视察时,一路强调,要抓紧解决组织路线问题,把培养选择接班人当作关系党的百年大计的根本问题、基本建设来抓。以后他又多次强调干部新老交替的重要性、紧迫性。1981年4月19日,邓小平发表谈话指出:“我要说一个问题,就是找些年轻人慢慢带出来。这是个长远的战略问题,是关键性问题。”“我们全党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还没有统一。这个问题比较大,如果在三年内不能逐步解决,再过五年,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要发生很大的危机。” 5月26日,宋任穷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的电话会议上传达了邓小平这次讲话的主要内容。

      7月2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座谈会上指出:“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 他说,六中全会后,又专门把在座的诸位留下来开两天会,讨论陈云同志关于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和老干部离休退休这两条建议,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十分迫切,十分重要。解决干部年轻化这样一个大问题,关键是老同志带头,真正要开明,真正要从大局着眼。他还说,我和陈云同志交过心的,老实说,就我们自己来说,现在叫我们退,我们实在是心里非常愉快的。我们两个人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选拔中青年干部这个问题。

     邓小平把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看作是长远的战略问题、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问题,而且提出要把“这个问题当作第一位的任务来解决”。

      作为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搞好干部的新老交替工作,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和干部制度的改革,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胡耀邦再次强调改革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强调指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党中央早就确定了的方针。在机构改革中,要使许多年事已高的老干部既能解脱第一线工作的繁重负担,又能以他们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在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使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能够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新老合作和交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际有效的锻炼,并且使各级领导层不断吸收新的活力和智慧,保持旺盛的生机。

      新《党章》中明文载入“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并且要求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胡耀邦认为,交接班的问题从来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这是在60年代初期开始被提出来的。那时候,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年龄在60岁左右,中央各部和各省、市、自治区领导同志的年龄在50岁左右。有鉴于此,党中央和毛泽东曾提出,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这样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盛衰存亡的重大问题被搁置下来。干部一年比一年老化,新老交替的问题一年比一年更严重地摆在党的面前。

      是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大无畏气概下决心要解决这一十分迫切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1981年7月2日,陈云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老干部和新干部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空白点。很早以前我们就提出了必须提拔年轻干部的问题。陈云写了关于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意见报告,他把这份报告分别呈送给胡耀邦和邓小平。

      党的十二大,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代表的产生到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是在全党范围内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的一个更大的步骤。

      胡耀邦多次提出要选择年富力强的干部,以保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方针政策的连续性,鼓励大胆选拔使用年轻干部,力劝老同志支持帮助年轻人的工作。

      1980年5月,胡耀邦在中组部召开的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座谈会上,谈及领导班子不够理想时说,中央书记处11个书记加起来718岁,年龄太大了。他主张在今后几年选拔一批五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把担子压给他们。陕北人说,走马是压出来的。用重担子压着它走,叫做压马。对年轻的同志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不要用静止的眼光去看。老同志有责任帮助、支持他们;要帮助、支持,首先就要信任。毛主席1949年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55岁,周总理当总理是51岁,少奇当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是50岁,小平1956年当总书记是52岁,他们的“天才”也是压出来的。搞四化也是“战争”,实际上要完成四化的任务,比取得战争的胜利更为艰巨。所以,必须破除静止地片面地孤立地看人看事的形而上学观点。把思想搞通了,脑子不僵化了,大量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专业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年富力强的干部就站在我们面前了。胡耀邦还建议,选择年富力强的干部的进度必须加快,不能老是犹豫不前,要规定出具体的进度。

      对于不够理想的领导班子怎么调整?胡耀邦指出,调整领导班子是三位一体的工作任务。(一)大胆选拔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坚持党的路线的、有专业知识和本领的、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充实到各级各方面的领导班子中来。(二)要认真负责地妥善安排一大批对党和人民有贡献的年老体弱的同志,退居第二线或第三线,使他们既能延年益寿,又能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三)正确地解决经过三年多考验证明难以胜任现职的同志的工作调整问题,让他们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并且真诚地帮助他们继续进步。调整领导班子的这三项任务,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所以,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皆大欢喜。

      胡耀邦提出的调整领导班子的“三位一体”原则,对后来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选拔、培养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妥善安排退下来的老同志,搞好传帮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胡耀邦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过程中,大胆选拔使用了一大批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平反“4821苏修特务案”,大胆使用从苏联学成归来的21名同志就是其中一个范例。

      1980年6月23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局送来了胡耀邦给中央组织部部长的一份批件:“任穷同志:今天上午,我找电力部李锡铭、李鹏两同志谈了一次话,我对李鹏的印象较深,此人知识面较广,俄文能会话和笔译,记忆力挺强,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小在延安长大,大学毕业后搞自然科学到现在,是我们自己培养的技术专家。他告诉我,1948年我们派了21人去苏联学习,‘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立案为‘4821苏修特务案’。我要他开了一个名单(差两个人)。据说大部分都不错,特转给你。胡耀邦6.22”。

      中组部根据各单位的介绍,于1981年1月17日将21位同志的工作及表现情况汇总成册报胡耀邦阅示。

      1月21日,胡耀邦批示:“任穷、野苹同志:我较仔细地看了这个材料。我感到其中的不少同志可能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同他们的上级联合起来考察一下,才能看出对他们安排是否适当。请派人再了解一下,进一步搞个材料。”

      对胡耀邦的批示,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宋任穷、副部长陈野苹都十分重视,他们指示副部长曾志阅后交经济干部局按胡耀邦的批示,进一步了解情况,再整理一个材料,提出使用方案,经部务会讨论后,报胡耀邦和中央书记处。随后,曾志让经济干部局的同志,一方面迅速将胡耀邦的批示精神传达给有关单位。另一方面着手进一步考察了解21位同志的情况,并征求有关单位领导对他们的使用意见。在此过程中,中央对其中个别经过考验、确实比较优秀而又年富力强的同志,及时作出任命决定。1981年2月,中央作出调整电力部领导班子的决定,李鹏担任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