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参建密云水库,伯伯六到水库工地
为了解决北京吃水问题,伯伯经过亲自调查研究,与专家论证,批准在北京远郊修建密云水库,调动了二十万民工修大坝。1958年8月到1960年10月,我就被朝阳区委派出一直在密云水库朝阳区支队的支队部做秘书类的工作。 几个月回到北京一次,伯父伯母看到我脸黑了,体健了,都很高兴。
1958年,我在密云水库标语柱前
我在工地很忙很累,可能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总是十分惦记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尤其更惦记伯伯、七妈。晚上稍微有点时间,就在煤油灯下给爸爸妈妈和伯伯、七妈写信。又怕自己写的太乱耽误他们的时间,所以还常常先打个草稿。也是鬼使神差,几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人到结婚成家,从北京搬到西安再到贵州再重返北京,转了西边半个中国,那些信纸已经发黄,字迹已经变淡,却没有丢失,把个修水库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1958年6月,伯伯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
亲爱的伯伯: 您好!现已是“灯节”了,我才给您拜个晚年。这个年早就想拜了,只是找不出个时间来好好给您写封信。请原谅。 您的身体现在怎样?睡觉够吗?为了全国和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幸福,请您一定要注意睡眠和健康。特别是七妈不在家,没法天天督促您的时候,您就更要适当地安排工作和休息。我想这话不是多余,而是需要您注意的,对吗? 我来密云水库已经四个半月了,只是去年十一月份回京一次,也见到了您,现在有时真是想念您、七妈、西花厅的同志们还有爸爸、妈妈和弟妹们。特别是和您们在一起,每次谈话和随时随地都可受到难忘的教导,我真希望能常回去,但工作怎么能允许呢。虽然有这样的心情,但请您放心,这对我的工作绝对没有丝毫影响,我们这里工作是较紧张的。 …… 这是1959年初我在密云水库工作期间给伯伯写的一封信的底稿。现在重读当年写的信,21岁姑娘的思想难免简单幼稚,却句句是真情。 1958年11月那天,我风尘仆仆回到西花厅。 “成叔叔,你好!”我走到伯伯办公室门口,第一个见到的是卫士长成元功。 “秉德回来了!”成元功与我握手,笑着说,“去密云晒黑了,好像还胖了些!”
1959年,伯伯在密云水库现场视察水库模型
“密云的水甜特养人嘛!我还买了点鲜枣特甜,洗干净的,你尝尝。” “是甜!”成元功尝了一个,“今年夏天我跟总理去密云县时,在老乡家避雨时吃过杏子,也甜!” “伯伯夏天就去密云了?”我觉得很奇怪,密云水库10月底才开工嘛! “对啊,他是带人去为规划中的密云水库选坝址!” 听成元功一说我才知道:6月26日,伯伯刚刚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过劳动,身着灰色便服,脚穿圆口布鞋,戴着一顶遮阳草帽,在习仲勋、万里、阮泊生、赵凡和张光斗、冯寅等有关领导和水利专家的陪同下,一同乘车直驶密云,为规划中的密云水库勘选坝址,中途还视察了即将竣工的怀柔水库。当车到达密云县南碱厂村潮河滩后,尽管一路颠簸,已是花甲之年的伯伯却毫无倦意地大步向河滩走去。这天骄阳似火,伯伯全然不顾,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专心致志地远望近观,察看着地形、地貌和潮河的流向,一直走到规划中的潮河坝址。他随意坐在河滩中的一根木头上,一边认真地看铺在地面上的库区地形图和水库设计图,一边同大家一起研究方案。伯伯时而提出问题,时而陷入沉思,他既考虑这项万年大计的工程质量,又考虑如何付出最小的代价使人民得到最大的长远的福利。经过大家仔细推敲、研究论证和反复对比,伯伯同意了白河主坝与九松山等副坝的选址。
伯伯在工地
勘察完了潮河,伯伯挥手让大家上车。要立刻到白河去。那时节,潮河与白河之间相距35里,只有一条临时抢修的狭窄的土路相通。山路崎岖坎坷,有时还要经过山间小溪。车子一路颠簸行驶,到了白河畔的溪翁庄,大家下车后又跟随伯伯沿着乱石河滩徒步前进,一直来到河西岸。刚登上半山坡,滚滚乌云从西北面涌来,随之雷声隆隆,大雨突降。人们注视着伯伯,向他提议等雨停下来再去看,他却大声说:“趁着大雨,河水流向清晰,察看坝址尤为真切。”后来,雨越下越大,脚下的卵石又光又滑,极易滑倒,经大家一再劝说,伯伯才答应先找个地方避雨。大家随伯伯来到一户姓侯的农民家中。进屋擦干雨水,伯伯盘腿上炕,人们纷纷落座。谈话间,六十多岁的女主人认出是周恩来总理,激动得不知用什么招待才好。她转身到厢房端来一簸箕黄杏,放在炕上说:“这是自己院里的土产,请总理尝尝鲜儿。”伯伯拿起黄杏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一边吃一边跟女主人拉起家常,问到她家和社员们的日子过得怎样,生产队的生产搞得怎样,以及白河历年发水受灾的情况。女主人看伯伯这样和蔼可亲又随便,便也不再拘束,和他有说有笑地聊了起来。 雨住了,大家乘车来到白河勘察,确定了白河主坝的坝址,直到下午两点才顺着原路回密云县城。雨后的道路一片泥泞,行进间,伯伯乘坐的车陷在一个泥坑里,车子吃力地发动,仍然“爬”不出来。伯伯挥手说:“咱们下车帮助推一把。”他和大家一起踏着泥水,终于把汽车推出泥坑。这一天,伯伯在密云县一直忙到晚上7点多钟,才乘车返回北京。 这时我才知道密云水库还是伯伯选的坝址!根据后来的统计我才知道:在修建密云水库的1958年至1960年期间,伯伯六次到工地视察,从水库设计、坝址勘测到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都亲临指导。但因密云水库“规模大,应该由毛主席题词”,尽管水库指挥部领导再三请求,他始终没有为密云水库题词。也因此,他只为规模小得多的怀柔水库题了名。
1960年8月,伯伯和七妈在密云水库留影
当然,1958年一直跟着我伯伯的成元功当时也还有许多事情不知道。伯伯去参加“南宁会议”时,他跟着去的,但对会议上伯伯被点名批评“离右派只剩了五十米”的事只字不知,他只注意到总理参加会议回来表情十分严肃—但这似乎也不奇怪,他心目中总理的工作太忙,全国人民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操心,常常是人命关天,分秒必争,以至于把他笑的时间都挤掉了。当然,他也有点觉着反常:“南宁会议”虽说是在1月,广西气候温暖,南宁的橙子又大又甜,还有大个菠萝,看着皮是青的,一削开,果汁香甜四溢,这两样都是邓大姐最爱吃的水果,也是严冬中的北京看不见的水果。按着常规,总理到外地开会或视察,还提醒过成元功,看到有小超大姐喜欢的水果,记住买一点带回去。“南宁会议”快结束时,成元功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告了一句:“总理,这里橙子和菠萝很多,我准备买几斤带回北京。” 成元功只是隐隐觉得反常,但立刻又以“总理太忙,这种小事是不该打扰他”为理由安慰了自己,照例买了几斤橙子,挑了几个菠萝。 当然他也不可能知道,6月9日政治局决定了伯伯继续担任总理的职务,不过虽然还是总理,但在国家建设问题上,已失去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凡事必须报中央书记处批准。留在中央档案中,现已公布在《周恩来总理与北京》一书中,伯伯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批示就是明证: 拟予同意。 请彭真同志汇报中央书记处批准。并告水电部办。 周恩来 十月十日 这份伯伯1958年10月10日批示的报告,我是四十年后的1998年才知道,如果1958年我就知道“南宁会议”的内容,如果我也知道当年伯伯受到的不公正批评,承受的千钧压力和被有条件地使用,那年11月我见他时可能就不会有那么轻松和愉快了! “秉德回来了。”伯伯从办公室走出来。 “伯伯您好!”毕竟是第一次离家那么久,我紧紧拉着伯伯的手,一齐进到客厅,在沙发上落座。 伯伯细细地端详着我,话语里透着笑意:“好,秉德,我看你皮肤黑红,脸更圆了,精神面貌很不错!” “当然不错!”我接着说道,“伯伯,我真庆幸能参加密云水库的建设,我从北京到密云工地,仿佛从山谷爬上一座大山,眼界一下打开了!密云水库不仅工程巨大,场面雄壮,来往火车运料繁忙,50条皮带机伏在坝身运转不息,20万人分布在几个工地积极劳动,在我们九松山副坝工地上一眼望去,还真像是移山造海。现在这座山已没有原来的模样了,这里一条沟,那里一个槽,好几条公路纵横满山。山上的旧路也已无踪影,各处看到的都是新翻出来的黄土。在这壮阔的建设工地上,我既看到自己参与事业的伟大,又看到自己一个人能力的渺小, “对。能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就会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才会感到学无止境!”伯伯说罢,微笑着转变了话题,“新中国建立后,我有两件事是非常关心的,其中一件就是水利。秉德啊,你现在参加修筑的密云水库,就是个有重大意义的工程。这个建成后坐落在密云县城北燕山怀抱中的水库,横跨在潮、白河主河道上,离北京只有100公里。所以,我曾多次提醒密云水库指挥部,既要保证进度,更要保证质量,绝不能把一个水利工程建成个水害工程,或者是一个无利可取的工程,要把工程质量永远看作是对人民负责的头等大事。”伯伯说着站起来,他双手过头比喻道:“这座水库坐落在首都东北,居高临下。就如同放在首都人民头上的一盆水,一旦盆子倒了或漏了,洒出大量的水来,人民的衣服就要被打湿的。所以,保证在明年汛期前,保质保量,使大坝达到拦洪高度,这是密云水库成败的关键,不能儿戏!” 我庄重地点点头,我明白,这“湿”字的丰富的内涵,是指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所遇到的重大灾难。我立即感到身上肩负着极重的担子和极强的荣誉! “再跟我说说水库的事,民工的情绪怎么样?你们朝阳支队的工程进度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 “伯伯,我们朝阳支队10月份任务完成得不好。每日坝身填筑任务经常是倒数第一、二、三名,总是完不成任务。任务完不成,支队工作就被动。只抓生产又忽视了抓生活和思想,这样士气越不高,任务完成得就越不好。民工中开小差已非常普遍,我们六千多人的队伍,曾有一回开小差的达三百三十人,而且是公开地跑,干部也没办法,干着急看着他们跑。” “民工集体开小差,一定有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是吃不饱,活太累,还是有后顾之忧?如果是库区的民工,很可能是家里搬迁后住处不落实。总之当干部的,应该深入了解情况,任何时候,心里都要想着民工疾苦,关心民工生活。参加修建密云水库的是来自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28个区县的民工,高峰时工地上有一二十万民工。如果干部不以身作则,不深入群众,切实地解决民工的各种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就不可能把密云水库的事办好!你说是不是?” “是!”我答应着。 记得回到水库工地,我就向支队政委汇报了伯伯的意见—他是支队中唯一知道总理是我伯伯的领导。支队政委立即召开政工会议,在我们支部指导员以上干部会上讲要宣传修建密云水库对北京、对未来的意义和贡献,而且干部带头上最艰苦的工地,带头不回家过元旦和春节,同时注意粗粮细做改善民工的生活。我们支队的工作果真慢慢扭转了落后的局面,从1959年2月份起我们日日都能完成计划,并以超额15%、提前八天完成2月份生产任务的成绩,敲锣打鼓向水库党委报喜。
1960年9月,我站在即将完工的密云水库大坝前
只有成天一身水一身汗地泡在水利工地上的我,才知道这个翻身仗打得多么不容易呀!开头提到的那封信,就是那时趴在工地桌上给伯伯写的。 我在密云水库整整工作了两年多。 1959年8月初,一场连续七天七夜的大暴雨,使潮、白两河产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洪流,严重地威胁水库大坝的安全,各种险情不时告急。我作为20万水库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也是彻夜不眠与洪水搏斗,有关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地监护着大坝,拦洪工程进入了最后阶段。 那天,我正和民工们一起冒雨抬土,工地高音喇叭里突然传出水库总指挥王宪激动的声音:“同志们,我们刚刚接到了周总理的电话,他虽然此时远在三千里以外,正在参加党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却已经好几次打来长途电话,询问:‘密云水库大坝工程进度怎么样?’‘库内的水涨了多少,泄了多少?’‘水位现在是多高?’周总理最后指示水库总指挥部:‘务必竭尽全力,千方百计地保护大坝。万一不行,即主动挖开一道副坝泄水,也决不能使下游人民蒙受重大损失。’周总理还要我代他向全体水库建设者们问好,他相信我们上下一条心,一定能战胜洪水,夺取最后的胜利!” 我亲眼看见身旁的民工们热泪盈眶,工地上20万建设者心情都格外激动,就像决战前夕,人人都鼓足了劲。 水库总指挥部立即组织10万民工,从走马庄至下游白河岸边,修筑起两条长10公里、高5米的堤坝,分别保住金笸箩村、溪翁庄。由一名副师长指挥军工在走马庄副坝挖开一个较大的缺口,泄洪流量达到每秒30立方米。这样从副坝泄洪,既保全了主坝的安全,又保护了两岸村庄免遭洪水之害。此时此刻,工地上一片沸腾。 现在,密云水库已正常使用了几十年,最高蓄水位达153米高程。然而,大坝下游地上地下,找不到丝毫漏水痕迹,所以有人称誉密云水库是地上竖“铜墙”,地下插“铁壁”,首都东北的这一盆水是不会“湿”了首都人民衣服的。密云水库工程进度和质量已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罕见的奇迹”。 在《周恩来总理与北京》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现在,北京居民用水的70%至90%来源于密云水库。北京市区湖泊水面现已增到1000公顷,较建国初期扩大1.5倍,每年所补换的4000万立方米清水都流自密云水库。颐和园、什刹海、北海等公园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国外游人,而那里的水都来自密云水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密云水库,就没有北京的繁荣和发展。” “青山环绕,波光粼粼的密云水库,滋润了首都。她是敬爱的周总理和20万水库建设者奉献给北京人民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知道1958年伯伯挨批无比痛苦和无可奈何的状况,也亲身经历过那个充满浮夸幻想的时代,更目睹了小高炉、大锅饭给民族带来的灾难。这使我更珍爱内含了我两年劳动的密云水库,也更感到它的确是能反射出伯伯品格、作风和对人民对祖国对北京至死不渝的珍爱的璀璨明珠!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