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1.8万名上海知青赴延边插队落户五十周年。五十年前,延边各族人民群众接纳上海知青来到长白山下海兰江畔插队落户,上海知青与延边各族人民一起洒下辛勤的汗水,耕耘着东北边陲这片广袤的黑土地,融入到了延边各族群众之中,并与之结下了深情厚谊,书写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篇章,一代老知青回顾总结,感概万千。为传承延边情缘,弘扬知青文化和民族文化,全面反映延边的上海知青生活、工作等情况,由六十位上海知青联袂著书出版《悠悠岁月半世情》。本书分十个篇章,从中可以一步一步解读上海知青一路走来的历史痕迹和文化渊源。 第一篇章:历史长河奔流激。本章从宏观或从个体的角度以历史史料为依据,挖掘文化内涵,比较全面地研究延边上海知青与延边各族群众互相融合的情况和深层原因,以此全面概括总结上海知青在延边半个世纪的历程。有《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历史记忆》、《悠悠岁月半世情》、《穿越时空照汗青》、《让历史告诉未来》、《半个世纪的足迹--延边上海知青事记》。 第二篇章:海兰江畔浦江人。本章叙述了上海知青与延边各族人民群众五十年来水乳交融鱼水情深的情景。"我们永远忘不了那香喷喷的大饼子、热腾腾的小米粥,忘不了迷你型的地戗子、烙饼式的热土炕,忘不了那出工的敲钟声、日落的评工分,更忘不了56次列车上那清一色的"强盗包"和包内的炒麦粉、云片糕"。"当地老农的纯真,朴实,延边朋友的豪迈、好客、直爽,长白山北国风景的美丽与震撼,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草木,这里的森林,这里的鱼虫,这里的鸟语花香,这里的悠悠往事,这里的历史故事,我曾经少年、青年时期成长、学习、工作、生活、洒下过汗水的地方,使我难以忘怀,至今心动"。 这章主要有:《我在延吉60天》、《相册里的难忘岁月》、《针灸往事》、《梨树沟-长白山的美丽村庄》、《小水电站的欢声笑语》、《红太阳照边疆》、《苞米煎饼》、《金塘小分队》、《难以忘却的怀念》、《插队落户在朝鲜族小山村》、《<广阔天地>寻找摄者》、《芳华年月的电工生涯》、《第一次拉手》、《梅花香至苦寒来》。还有讲述上海知青扶养朝鲜族孤寡老人26年的故事《我们永远的妈妈》。 第三篇章:婚恋家庭共携手。这个篇章反映上海知青和延边各族群众喜结良缘,以及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各具特色的婚恋家庭生活,折射出上海知青及知青二代与延边各族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和互相融合的家庭文化。《永恒的怀念》是作者含着泪水,让读者感动于俞雷的家庭和家庭文化:"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给我和儿女创建了健康的家庭文化,形成了和睦清廉的家风,在我的心目中,这是无价的精神财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看到嫁给朝鲜族的女知青"放弃了去吉林工大的学业、放弃了招工去城里工作的机会、放弃回城、放弃了眼前的一切,留在延边穷山沟里,为的是守住这份爱情,因为爱能包容一切";让我们了解到"延边的上海人"孙居巩的家庭、来回两地的不同家庭生活、夫妻辛勤地共同创建小家庭的生活以及三位《留守在春化的上海女知青们》的家庭生活情景。本章提及到有三位上海知青的岳父,从中看到岳父对上海知青姑爷的殷切期望以及勉励走好人生之路的家庭文化。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知青二代方茜,多次放弃回上海的工作,坚守在父母曾经奉献青春的一片热土,并继续在热土上传播爱心,继续着《爱心的传承》。 第四篇章:原野沃土育栋材。延边素有教育之乡的称呼,有着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上海知青为此得益非浅,七十年代始,先后有千余名上海知青走进延边的各类院校就读深造,或走向州内外高等院校就读深造。这个篇章反映上海知青在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财校、延边师范、延边艺校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养,他们从一个只接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的普通学生逐渐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几十年过去了,上海知青感恩延边的老师,体会到母校情深似海老师恩比山高。 第五篇章:北国边陲留青魂。这是视角独特的篇章,反映上海知青在延边英年早逝,献出青春和生命,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和历史一起忍辱负重,和时代一道沉浮飘零,他们已经融入到了延边的山河之中,与延边山河永驻北国边陲。也许他们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或者没有获得"烈士"称号,但是他们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奋斗精神令人敬佩,在插兄的心目中,他们就是英雄;也许刚下乡的他们尚处于青春期,自制力不足,放荡不羁,毫无危险意识和法制观念,一失足引发人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剧;也许他们不堪承受变故和世事变迁,跌入心理低谷,环顾四周,缺少心理疏导,不能自拔而轻生,令人唏嘘不已。 知青的生命终结在花样年华,最悲痛的莫过于他们的家长,然而知青家长强忍悲痛识大体,顾大局,体现了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延边的父老乡亲和领导为早逝的知青操心不已让我们难以心安。 时过几十年,延边各族人民和我们知青都难以忘记那个特殊时期英年早逝的上海知青,今天我们以史为鉴,整理收集资料更感到编撰这本书的分量,更感到肩负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本章有英雄王启根事迹、金励铭事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柴肇良、有《俞雷,我就是延边人》;有韩纪亮《为延边庙岭而生》。 《永恒的青春祭》里写道:他们青涩和激情同在,清纯和憧憬并存,苦难与梦想相伴。他们的青春没有色彩斑斓,短短的一生只有悲没有欢乐,他们告别了黄浦江就一去不返。本文让消失久远、默默无闻的早逝知青朋友在知青史上留下些许痕迹,九泉之下的他们如若有知,会感到欣慰。但愿此书能给早逝知青的亲属带来些许慰籍、心灵的温暖,给知青研究带来新的思考。 第六篇章:文化融合谱新篇。延边,广沃的山水哺育了知青的成长,延边的民族文化同样熏陶了上海知青的心田,使年轻的心田萌育出延边民族文化的内涵,更萌育出延边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和文化印象。本书以历史史料为依据,挖掘文化内涵,比较全面地研究延边上海知青和延边各族群众互相融合的情况和深层原因。 本章让读者看到:《扎根心田的朝鲜族文化》、《充满满族情缘的王教授》、《珍宝岛功臣我们的楷模》、《我的长鼓我的梦》、《我与上海有缘》、《灵猴祝福喜事多》、《忆当年的朝鲜族姑娘们》、《在朝鲜族朋友家作客》。《上海老知青来到我们村》是从另一个视角反映上海知青与延边各族群众的互相融合。《半个世纪的融合》较全面概括上海知青半个世纪以来在延边与各族群众在生活习惯、风俗习惯、文化体育、文化传播、婚姻家庭、教书育人等各方面的互相融合的情况。 第七篇章:天南地北思白山。费名琰所创作的的《情系延边》:"离别延边数十载,故地情愫绕心怀,曾洒满腔青春血,情志未酬鬓发衰。难忘那,乡亲们教我耕田地,日出作,日落息,夜守场院数三星;难忘那,携手相扶小伙伴,嘘冷暖,问饥寒,帮锄带我到田岸;难忘那,谆谆教诲师友情,谈生活,授技艺,真情相待暖我心;难忘那,废寝忘食学本领,冬三九,夏三伏,少小立志付诸行。光阴似水来去匆,往事如烟忆梦中,思故友意切情真,盼相见远隔千里。" 《老照片忆起两地情缘》,早己过花甲的上海知青一次次返回第二故乡,坚持为延边的经济建设发展继续发挥余热做贡献!《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白山情依在红花更娇艳》。为宣传长吉图开发、为弘扬和传承延边文化、为感恩延边和延边的父老乡亲,《白山浦江欢歌舞知青边疆世代颂》的金达莱舞蹈队和《再现芳华映晚霞不忘初心新作为》的虹馨舞蹈队活跃在上海和延边两地,十几年年来,她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优美的舞姿向外界宣传延边的民族文化。 第八篇章:肝胆相照长守望。悠悠半个世纪,曾经风雨同舟的集体户伙伴,如今大部分走出延边。还有一部分选择了留在延边工作,也有少数知青因各种原因留在农村生活。知青岁月长,手足情谊深。不论已离开或未离开延边的"插友"都热心伸手、守望相助,情系集体户,送暖活动把我们紧紧相连。 这里有安图上海知青联谊会的《一人患病众人关心》、《滕长根买房记》、《五道沟知青抱团取暖》、《昔日的情怀》。正如知青朋友说的:一起流汗,一起出力,猛然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知青情谊重如山。 第九篇章:穿跃时空写汗青。岁月的风尘可以消褪青春脸颊上的光艳,却吹不走难忘的知青生活的经历、体验与回忆。知青的经历具有独特的品格,他们的体验具有个性的标签,他们的回忆具有感人的魅力。?知青生活好比浩瀚的大海,写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只不过是这些作者在这海边捡拾到的一枚贝壳、一丛珊瑚;知青生活好比广阔的原野,写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只不过是这些作者在这广阔原野上采撷到的一朵小花、一丛鲜花。 记录曾经的历程,留取当年的足迹,宣传和弘扬延边文化,也为让世界了解延边,为延边走向世界而不懈著书,犹如海边拾贝,而正是这一枚枚贝壳、珊瑚和一朵朵小花,构筑起了去延边插队的上海知青们的文学世界。本章选取了《边城盛放金达莱》、《白山黑水》、《我与南溪》、《南溪语林》、《蒙以养正》、《炕上无眠》等知青书籍的评论与品鉴。 第十篇章:悠悠岁月半世情。上海知青都曾经在延边洒过汗水出过力,贡献出了青春。离开延边后延边依然在我心中,当年的知青难忘怀,尽情抒发悠悠岁月半世情。本章有好几位《延边来的友好使者》;有安图县政协的《"初心"不改助"希望"》;为第二故乡的城市规划牵线搭桥的程莉骢;骏马奔驰保边疆的董国庆;绽放在知青舞台上的金达莱石兔瑛;重回洋金沟的陆钧;和龙之缘寄深情的周逢;上海知青李忠福的延吉情;七二届知青敦化行的李根宝;上海知青郑云志--乡村教师的坚守和走在回归工程之路的瞿心刚。 吉林大学毕业的知青二代夏宁在历史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断地翻看有关珲春的资料,考察了珲春满族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听取了很多介绍,从而留下了很多在珲春建瓦尔喀古寨建立珲春产业的设想和方案:《两代人对于珲春文化产业的梦想》值得一读和研究。 作为纪念上海知青赴延边50周年的纪念之作,是上海知青五十年来的第一次自己筹划、自己编著、自己筹款、自己全程操办,只为一个目的,留给子孙,启迪后人,不失为一件大好事。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缺憾尚存,仍难免有遗珠之憾和瑕疵。完美固然可贵,缺憾也是一种美,缺憾的美也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品读,去评论。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