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知青 难以忘记—— 写在知青五十周年纪念

时间:2019-01-02来源: 上海知青网 作者:墨石 点击:
那段岁月已经遥远, 毕竟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前, 那个年代留下的黑白照片, 常常会潮湿老花的双眼。 那是一段特殊的人生考验, 很难再有复制的模版; 当书本和学堂渐行渐远, 知识二字冠名在青年前面。 于是,一个特写的镜头, 定格了难以忘记的时间空间。 知
       
     
 那段岁月已经遥远,
 
  毕竟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前,
 
  那个年代留下的黑白照片,
 
  常常会潮湿老花的双眼。
  那是一段特殊的人生考验,
 
  很难再有复制的模版;
 
  当书本和学堂渐行渐远,
 
  知识二字冠名在青年前面。
 
  于是,一个特写的镜头,
 
  定格了难以忘记的时间空间。
  知青,这个名字也许绝后空前,
 
  知青,扩充了酸辣苦甜的内涵;
 
  知青,无条件服从那个时代的召唤,
 
  知青,黄土地上硬挺起一代人的腰杆!
  难以忘记
 
  红旗飘飘,锣鼓喧天,
 
  上山下乡的那些片段;
 
  难以忘记高音喇叭,口号呼唤,
 
  沸腾汹涌的人海人山。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那么多少男少女乳臭未干,
 
  那么多热血青年恐后争先,
 
  没有一星半点犹豫,
 
  没有丝毫回避躲闪,
 
  信念就是那么纯洁简单:
 
  哪里艰苦,哪里就是青春闪光的燃点!
  难以忘记农场麦地,公社水田,
 
  流过的血,淌过的汗,抹过的婆娑泪眼.......;
 
  难以忘记阳安铁路,公路改线,
 
  筑过的坝,开过的山,打过的炮眼钢钎......。
  记得风风雨雨里磕磕绊绊,
 
  记得雾雪雷电中抱团取暖,
 
  记得手上水泡变成厚硬的老茧,
 
  记得稚嫩双肩挑起箩筐扁担,
 
  记得烈日下为什么破帽遮颜,
 
  记得苦痛时怎样去寻求乐观。
  难以忘记缺肉少盐的日子,
 
  酱油泡饭就是一顿奢侈的午餐;
 
  难以忘记逢年过节时,
 
  生产队里分的那点大肉白面。
 
  难以忘记夜思爹娘时愁眉苦脸,
 
  难以忘记 村头小河水清亮甘甜。
  难以忘记播种时翠绿的秧母田,
 
  拔秧插秧,
 
  累得人头晕腰酸,
 
  被困秧田,
 
  多亏队长娘子解围,
 
  水田里流淌出嬉笑和温暖。
 
  难以忘记
 
  收获季节沉甸甸谷穗喜开镰,
 
  抬起拌桶再进稻田,
 
  “雪花盖顶”,
 
  “黄龙缠腰”,
 
  打谷姿势如图画一般,
 
  丰收情结是那样美伦美奂。
  难以忘记那些年自娱自乐在地头田间,
 
  歌舞剧,样板戏,
 
  对口词,三句半……
 
  大都是自编自导自演;
 
  虽未经过训练,
 
  也算不上字正腔圆,
 
  心底清纯干净自然,
 
  引得田埂欢歌笑语一串串。
  难以忘记少有菜吃的那个冬天,
 
  悄悄地去了隔壁农家的菜园,
 
  一颗白菜解了嘴馋,
 
  心底却揣揣不安好多天;
 
  直到事过多年,
 
  隔壁农家的三娃才说:
 
  其实,你们拔菜的时候,
 
  老爸就一直伫立在窗前,
 
  长吁短叹......
  知青啊,难以忘记
 
  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痛,许多盼,
 
  许多曲折坎坷行路艰;
 
  知青啊,难以忘记,
 
  许多哭,许多笑,许多爱,许多难;
 
  许多同甘共苦小伙伴。
 
  毕竟,那是命运青春体验的瞬间,
 
  毕竟,那是与黄土地亲密地依恋,
 
  毕竟,那是不可拷贝的往事陈年,
 
  毕竟,那是打磨历练的真实场面。
  如今,
 
  大多数知青已双鬓雪染,
 
  有的已长眠九泉。
 
  但那段青春的痕迹,
 
  嵌入了岁月的永久视线。
 
  不说后悔,
 
  不谈遗憾,
 
  知青与黄土地的命运紧密相连。
 
  
    今天,即使拄着拐杖
 
  也可以呐喊:
 
  在这片希望成长的土地上,
 
  知青,曾做出了
 
  ———无愧地奉献!


 

作者简介:墨石(本名李汉琪),男,籍贯陕西,中共党员,现已退休。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从工人到厂长,读过大学留过洋。改革开放后,赴特区下海博浪,曾任外资,合资,跨国公司高管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兴趣广泛,爱好多样。喜独立思考,追自由阳光,信无论暗夜多长,先把自身点亮。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