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又来到了,今年又是文革期间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弹指间,半个世纪倏忽而过。作为当年知青队伍的一员、其后又成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团兵团战士的我,往事縈怀,不绝如缕,乃治印两枚,以为纪念。 鲤鱼洲,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郊鄱阳湖畔,原为鄱阳湖水域一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围湖造田,将一处方圆七八十里,十余万亩面积的一大片土地从鄱阳湖底圈出,1962年成为国营南昌县鲤鱼洲综合垦殖场。此后一批原南昌县鄱阳湖瀕湖一带农村社员移居农场,成为后来被知青们称为“老农”的农场老职工。文革前,南昌市、县有不少城镇青年(被统称为“社会青年”)亦来到农场,成为农场的建设者和老职工,但后来大规模知青返城时他们也大都离开了农场,各奔东西了。 1968年8月8日,南昌县各中学主要为66、67两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来到鲤鱼洲,这批知青时称“五七”大军。 1969年一批主要来自江西省内及部分外省的大学生(应为文革前入校尚未毕业的几届毕业生吧),估计有数百人来到农场接受再教育,记得我所在的连队当时来了十来人。这批大学生大约在1971年后统一分配至全国各地。 1969年,清华大学在场内创办试验农场,北京大学在场内办江西分校。在鲤鱼洲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五七干校”里,四千多名两校教职员工,一批当年国内顶尖的知识精英在这块血吸虫肆虐、环境异常艰苦的地方,进行“脱胎换骨”的劳动和思想改造。他们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的恩师们,有在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中被点名批判的‘’黑帮人物‘’,当然那位‘’马列主义大字报‘’作者、文革风云人物,光环褪去后,也无例外地加入到这批被教育改造者的行列。 1969年农场由福州军区接管,更名为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团。 1970年,农场先后接受了来自南昌市和上海市静安区、黄浦区的数千名(约五六千人)知青。 1971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二校人员全部返京。 1972年农场由福州军区下放江西省军区管理,更名为江西省军区农业建设师第九团。 1975年农场移交南昌市,更名为国营南昌五星垦殖场,隶属南昌市农业局。 从1968到1978约十年左右时间里,因调离、征兵、读书、疾病等原因,一些知青陆续离开了鲤鱼洲。随着文革的结束,大约在1978年后,在全国范围的知青大返城浪潮中,除极少数已在农场成家者外,其余知青们全部回城。 鲤鱼洲,这块曾让数千知青青春洋溢、热血沸腾,交织着悲欢、希冀和迷茫的土地,这处曾让清华北大一代知识精英倍受磨难的地方,终归沉寂。 数年前,当年同一连队的战友,上海知青陈光荣在网易博客创建了《鲤鱼洲情怀》网(博客圈)。数十年后的今天,《鲤鱼洲情怀》网已成为曾经在鲤鱼洲生活过的知青们一处可以追忆往事,怀念战友,畅叙友情,共享欢乐的精神家园。逝去的青春,无悔也好,有悔也罢,于我们而言已无关紧要,唯情怀依旧,弥足珍贵! 鲤鱼洲,一处让数千名知青魂牵梦萦的地方。 鲤鱼洲情怀,一段特殊岁月的历史印记。 湘子口,位于鲤鱼洲最偏远的东南一隅,鄱阳湖边,当年的九团五营二十一连(曾为二十七连)所在地。湘子口地处偏僻,所在连队是全农场离场(团)部最远(十七华里)、环境最艰苦的连队。1968年8月,我来到这里,前后数年间,先后有二百余名来自南昌上海的知青在这里劳动和生活(有的知青在此生活时间长达十来年),将他(她)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数十年后,一个名为《湘子口》的微信群出现在网络空间,依然是当年的那群知青,又欢聚《湘子口》。虽韶华已逝,青春不再,但心依旧,情犹在;这是久别重逢后的眷恋,这是经年不变的情结,依然缠绵在湘子口外,鄱阳湖边。 2017年,当年湘子口的部分知青欢聚浙江磐安 这是当年画的一幅速写,画的是一位知青同学午休时的情景。当时住的是茅草房,睡的是竹床。这是我知青时期所画留存至今的唯一一幅画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謹以此文,献给当年的建设兵团知青战友们。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