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恢复高考后走出乡村,走进平谷小城的。 走进小城,才知小城真的很小,东西、南北也就一里多地,没走几步,就到小城尽头了,好一座玲珑袖珍的小城!四遭城墙早拆去了,可墙基还在,就此开辟了环城路。城内主要是青砖青瓦的民居,也很陈旧、甚至残破。有一栋半栋的楼,恍如鹤立鸡群,是在过去老县衙处盖的县招待所。角角落落散落着雕花柱础、螭首残碑之物,透露着小城古老的信息。当然,城里老人聊起过去,会津津有味地比划着讲述道:这里是老县衙,南面是文庙,北面是城隍庙,旧时规矩,知县要先拜城隍再上任。当然也记得哪条是邻里相让的仁义胡同、哪条是曾白塔耸峙的塔儿胡同等等。老人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城东紧邻泃河,就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的泃水,也是战国成书的《竹书纪年》记载的齐师与燕师战于泃水的泃水。泃河上横陈一座破旧的老木桥,不足一丈宽,两边护栏有些零落,桥面时有鸡窝坑一样的漏洞。透过漏洞,可见桥下的水自北向南流去。 小城慢慢地越过旧墙基,不声不响地向西拓展。那些大小机构,一个个从小城搬出,造型各异、或高或矮的建筑矗立起来,以至悄然形成一条与小城相连通的宽阔大街。由于县政府就在大街的主要地方,人们便习惯地称之为“府前街”了。府前街是小城贯通东西的主要街道,一设计就宽四五十米。小城人那时很闭塞,走惯了乡下的土路,哪见得这么宽的街道?朴素的情感之下,认为这得占多少地!土地在小城人心中,向来是无比重要的。那时小城确实人很少,除时有摇晃着叮咚铃声、戴着粪兜的马车招摇过市外,按着长短笛的汽车寥寥无几,街道显得空荡荡的。谁知没几年,小城人渐渐多起来了,汽车也渐渐多起来了,四面八方的外乡人也来到这里,街道车水马龙,人们这才叹服当初决策与设计的超前意识,甚至以今之境况,惊呼当初为啥不更宽些,因为小城已开始像京城一样地堵塞了。居民也随之从逼仄的旧城搬出,重新聚落成一片一片新的小区,连几十层的高楼也树林般一幢幢拔地而起,俨然一座充满现代气派的城市呢! 我刚来小城,窄窄的街巷道路,根本没有、也不用红绿灯。偶尔去趟京城,见着红绿灯都不知咋走。也记不得从啥时起,小城在要冲路口处开始安装红绿灯了,现在抬眼就是红绿灯,恐怕没人说清到底安装了多少。红绿灯就像一双双眨动的眼睛,帮助小城人看路,当然也规范着小城人来往出行,小城人也自觉地该停停、该行行,心底明白这言行举止就叫文明。跟红绿灯一样,小城也不知从啥时起又出现艺术的雕塑,出现点景的山石,如今几乎到处都是,石头上还镌刻着书法字迹。不是咱炫耀,毕竟平谷是中国奇石之乡,中国书法之乡,怎能不近水楼台,就地摆着些奇石,刻着些书法呢!?而雕塑最具代表性的,就属小城东部的“奔马”了。小城人生性务实,当初对这新事物有些不理解,说弄这个有啥用,顶不了钱花,也当不了饭吃!久而久之,小城人潜意识里也接受了,一说到哪儿?“大马”那儿!“奔马”竟成了小城最早的地标。小城陆续又建造了群龙石雕“腾飞”,寓意不言自明。还有迎宾环岛的“大桃”,以象征平谷为中国大桃之乡。这些大大小小的雕塑、刻石,都已成为小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世界展示着小城独有的个性与魅力,展示着小城人跟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眼光、襟怀与精神。 我来小城这么多年,主要研究平谷历史文化,走遍平谷诸多的山山水水,访谈平原与山乡的村村落落,才知平谷三面环山,中为谷地,因以平谷名。这里有十万年前人类活动的历史,七千年前的上宅文化,五千年的轩辕文化,三千年的青铜文化,两千二百年的建置文化,千年道教文化,六百年的长城文化以及英勇悲壮的抗战红色文化等等,这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与中华文明一脉绵延,正是小城发展自信的基因与底蕴。 站在山巅眺望,平谷东、南、北三面环山,形如盆地,独西面敞向京城。就在西面豁缺处,二十里长山横亘成了一道照壁,使平谷愈加藏风聚气。山川沃野花木繁茂,泃水、洳河映带左右,小城怡然其间,似呈二龙戏珠之势。泃河那座历经沧桑的老木桥,仅石头砌筑的桥墩尚在,留下一抹历史的遗迹。桥墩南北,各一座可几车并驾的高架桥,畅通着小城。近年河道治理,河长上任,泃水、洳河不再干涸,不再污浊,绿水清流,白云倒映,水鸟翻飞,小城一派泠泠水韵。如今小城向西已延伸五六里,不知不觉越过了洳河,甚至周边还建了卫星城镇,过去地道的农民也随之步入城镇化的浩荡进程中。 四十年,于宇宙不过一瞬,于我却由青春洋溢而渐入老境,每天我走进走出的小城呢?从历史遗留的旧墙基上走出,愈发地生机勃勃,实在是今非昔比!以后还会如何?我真的不敢设想,不能设想,根本也没法设想,只管随着小城的脚步,随着匆匆的时光,一起向明天走去! 明天——我的山水相依的小城,我的生态宜居的小城,我的历史久远的小城,我的工作于斯、生活于斯、无限眷恋的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