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伟,71岁,杭州知青。他在原先插队的地方昌化买了一栋废弃的小学校,并把它改造成若干个单元。可供居住的单元有独立卫生间,另有1000多平米的活动场所,院子里还有菜地。他给快报热线85100000打电话,希望找一些人,到农村去养老。 范海伟和小学校外景 在范海伟“招兵买马”的时候,天津知青张承永在蓟县的知青“乐活大院”,已经经营近10个年头了。这里有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还可以接待各种会议,是一个多功能集居住和娱乐为一体的养老基地。 宁波,昆亭村,“六号美墅馆”民宿。上海知青徐永菊,当年插队在昆亭村,结婚后留在了当地,后又回到上海。但在2016年,她又回到农村,把自家的老房子做成民宿,号称“6号美墅馆”。当然,在她这里,农村养老,又有了农村创业的新内涵。 知青到农村养老,因为,他们去过农村,有农村情结。那里的自然环境,空气、水,都要好于城市,适合养老,甚至还适合一些慢性病的“疗养”。在“旅游度假”的心情下,重新过一次农村的生活,也是当年知青们的一种别样的养生体验。 相信现实生活中,已经有更多的知青回到了农村。或许,心里想着要回去的人,会比已经回去的人还要多。隐约觉得,农村养老,应该是一个趋势。当然,在这之前,还需要医疗条件和道路交通的大幅改善。 歌剧《红珊瑚》里,有一句保长孙富贵说珊妹的台词。记得当年,我们宿舍里的一位天津知青,总在聊天时表演这段儿,以表明他想尽快返城的心情。孙富贵的台词是这么说的:别看了,穷家破业的有什么看头。我要是你呀,就冲着珊瑚岛猛跺三脚,永不回头!那天津哥们儿只用了后一句,说:冲着“小河西”,我猛跺三脚,永不回头! 我相信这是当时绝大多数知青心情的真实写照。 没有一个知青在离开农村时还想到过再回去。可是后来,几乎每年都有知青“候鸟”似的回到农村,名曰“回访”。不知那天津哥们儿是不是也在其中?他或许早已忘记了他说过的话?或许他也还记得,只是因为“思乡情切切”,而“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不但有大批回访的,有想去养老的,在回到农村的人群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重又接续了他们当年的志向,帮助农村改变面貌去了。 2007年,重庆合川区的300余名知青,30年后首次集结,带着项目下乡。根据自身的优势,免费为乡亲们做技能培训,植“知青林”,建立“知青图书馆”等。按现在的观念,这也叫做“慈善”。 更有再次到农村去,又像当年一样,与农民一起生活奋斗的人。 黑龙江逊克县,山河村。上海知青徐桔桔和河南知青贾爱春,应村民之邀,退休后重返山河村,带领村民致富。徐桔桔还把组织关系转到村里,当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有如此担当的知青虽然只是少数,但却集中体现了知青群体对农村、农民的感情。这样的境界,算不算得上就是“知青精神”的一种呢? 知青对农村有感情,农村也肯定了知青。 记得在一次回访黑龙江的行程中,到了大五家子红色边疆农场场部,一位接待我们的场党委副书记在致辞中说:你们在兵团及农场的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你们的成绩已经载入农场的史册,农场没有忘记你们…… 听着这些话,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就是喝了酒的感觉——啥都别说了,都在酒(话)里了! 我相信这些话,我们大家听着都很受用。因为,过去的那段青春,是被后人认可的。回头看当年,农场的教育,基本就是知青撑起来的。还有,在所有需要文化和技能的岗位上,在生产一线上,也都是知青在担任主力并发挥着骨干的作用。以至于,在知青返城后的最初几年,农场在这些方面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明显不适应状态。 在老知青们再到农村去的时候,“新知青”也接踵而来了。他们虽没有我们当年的轰轰烈烈,但他们却比我们多了许多“精准”。所以,效果也比我们显著了许多。 农村需要的是带头人,不是劳动力,这是老知青时代所没有认识到的。于是,大学生村官来了,第一书记来了,还有一些到农村创业的青年也来了。他们带去了农村急需的知识和观念,在农村闯出了一条道路,改变了一片天地。 29岁的蔡建惠,5年前放弃城里优厚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嘉兴的庄史村,与伙伴们一起承包400多亩土地,开始了农村创业路。如今,他的团队年收入已有三四百万元,同时,他们也帮助乡亲们增加了收入,让农民种一块地,收两份钱:一份是租金,一个份是工资。 不仅如此,蔡建惠他们还在销售自家产品的同时,通过电商、团购等形式,帮村民们销售自家的农产品。他们的创业实践,突破了农产品销售瓶颈,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经营观念,为庄史村经济发展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这些新知青中,不但有回乡新知青,也有城市新知青。甚至,让你想不到,居然还有外国新知青。下面这位新知青的功夫可是了得!真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意思。 2008年,在上海工作的南非小伙高天成,想找个可以放松、发呆(他叫“裸心”)的地方。于是长三角满处溜达,最后找到一处半山腰的村落,租了几间破旧的土坯农舍,保留框架,按酒店档次设计装修。然后,招徕外国人住宿休闲,顾客盈门,生意火爆。于是,再租更多农舍,再顾客盈门,生意更加火爆。然后,因为规模迅速变大,就成立了集团公司,业务扩展,风生水起。再然后,就是现在,他们正在考虑是在上海上市?还是在香港上市? 高天成结束了中国农家乐的时代,开启了“洋家乐”的模式。他的酒店(就是原来的农舍),价格是4000/天/间,每年每间利润100万。而原来的农舍,年租金才几千元。点石成金了吧?也没什么奇怪,是他恰巧撞上了巨大的消费需求。 三九邬,这个莫干山景区的“城中村”,08年还是个只有一些老人留守的、几近废弃的破败村落。是高天成们让它成为别墅云集的度假地,村民们也就顺势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他们或出租老宅,或在民宿打工,收入都是以前种地无法企及的。有的村民还用自己的老宅,干脆自己干起了民宿,收入也就直接上到了高天成的档次。在这里,好像农民的机遇比城里人要多,要上档次。 一个领路人,能让一个村子改变面貌,那么,一个军团、一个方面军呢?在互联网+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包括农村在内的传统产业的进军中,“电商”当之无愧地成了农村方向上的“方面军”,而“淘宝”又成为这个方面军的“突击军团”。 几乎与以上的主人公下乡同时,淘宝也开始了农村的布局。他们的介入,从一开始就是狂飙突进,挟着巨量资金和领先技术,将传统的营销模式挤扁压平,让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瞬间变成了门对门的最短路径。这一变化已经被农村和农民所接受。因为,农民们卖东西不难了,买东西也不难了。并且,由于减少了渠道和层次成本,农民们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致富更快了。 凭马云的“小塑料体格”,在农村可能什么也干不了。可是,他的淘宝却让全国农村在短期内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和他的团队也应该是新知青,新知青军团。因为,他们给农村发展带去了巨大能量和变化。这种现象,是我们当年所无法想象的。 2017年,全国淘宝村数量已达2118个,淘宝镇达242个,淘宝村活跃网店超过49万个,带动直接就业机会超过130万个。并且,今年开始,阿里巴巴还将启动村淘项目,预计投入100个亿,要在全国1000多个县建立运营中心,10万个村建立淘宝服务站。 徐桔桔、蔡建惠和高天成等新老知青、中外知青们,都改变了他们那个村的面貌,造福了一方村民。可是,阿里巴巴到农村去,却改变了几千个村,以后还会改变更加广阔的农村。 马云们用的是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弹药(资金)充足。和他们相比,我们当年手里使的都是些“冷兵器”,还“弹药”紧张。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不禁让人生出一丝感慨!但更多的,还是欣慰。毕竟,落后的农村正在变得美丽起来。 在知青“返城”的几十年之后,农村为什么又会被人重新关注? 山河依旧,但时代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吧?就是价格倒挂,让农业来支援工业的发展。所以,农村一直比城市穷。后来,改革开放,“剪刀差”逐渐缩小,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城市开始反哺农村。现在,许多地方的农村已经比城市富裕了。 农村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到免征农业税,到土地可以流转,再到宅基地三权分置,极大地开拓了农村发展的空间,土地的红利被前所未有地释放,使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土地活了,就有了吸引人的魅力。 在这一机遇期中,城市中积累的巨大的休闲消费市场需求,也正急于找到对应的供给。农村,就是这一市场需求的供给侧。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旅游休闲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个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我国现在的人均GDP已经超过8000美元。 乡村休闲需求的“痛点”,将引导国家和社会资本迅速涌入农村。而农村,也会将这些种子变成鲜花、变成丰厚的果实回馈给参与者。于是,新老知青“再”下乡,也就恰逢其时了。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的故事却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忽然想起了久未提起的一句话: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话用在现在,是多么的合适啊! 再多说几句民宿。在大众投资渠道狭窄的现在,去农村做民宿不失为一个较为稳定高效的选择。首先,可以满足自己休闲。其次,可以赚得比P2P还要高的利润。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比P2P要安全。 但是,在进入之前,你最好要认识一个好的设计师,建筑的、景观的或室内的都可以。他可以让你的民宿富有特点和品位,而这正是你吸引别人到你这儿来的理由。否则,你充其量只能是个1.5代农家乐,在新的乡村休闲消费的市场里,撑得不会太久。 当然,选址也很重要,一般应该选在1到2小时车程的都市圈内,便于周末休假。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将失去白领客源。 之所以多说了几句“民宿”,是因为,这些,老知青们也还能干。在为农村再做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而民宿,除了自住和出租的功能之外,也可以成为老知青们闲来相邀,或踏青、或赏雪的小憩之处。就像我们的平常小聚,然而,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多了几分乡野田园的清雅诗意。 “新知青”是我在这里生造的词,只有在这个语境里才有意义。 当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看到的是老知青们默默离去的背影,而新知青则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但是,我们没有半点的感伤和嫉妒。因为,我们为之付出过青春的土地上,如今春天的花儿已经开了。套用一个句式:花开了,果实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