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点亮惊涛骇浪中的灯塔(5)

时间:2017-09-11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夏远生 点击:
五、引兵井冈演绎战略转折艺术 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在湖南实施了具有关键意义的三次战略转兵。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的文家市转兵,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株洲转兵,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湘江血战后的通道转兵,集中反映了毛

——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井冈建军的毛泽东


      五、引兵井冈演绎战略转折艺术
 
      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在湖南实施了具有关键意义的三次战略转兵。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的文家市转兵,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株洲转兵,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湘江血战后的通道转兵,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和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左”倾思想的复杂斗争,而富有开拓创新的重大意义。
 
      引兵井冈——从文家市转兵,艰难转战湘赣边,选择罗霄山脉中段,是毛泽东平生指挥军事转兵、领导战略转折的第一次实战演练,体现了化危为机、因势利导、闯出生路的卓越胆略和高超艺术。
 
      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进攻行动受挫、部队遭受重大损失之时,毛泽东于9月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力主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虽然意见分歧、争论激烈,但是得到卢德铭等多数前委委员的支持,取得下一步行动方向的共识。9月20日,起义军余部经过政治动员,在毛泽东、卢德铭率领下,踏上沿湘赣边界山区、农村向湘南进发的征途,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文家市转兵,开辟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成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起点。
 
      没有一种勇于承认失败、敢于改变初衷、善于寻找新路、勤于探索实践的革命创新精神,谈不上转兵之见,更谈不上进军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初中央巡视员李维汉到汉口密会郭亮和夏明翰,赞成停止两湖年关总暴动,李维汉曾谈起岳麓书院的“实事求是”匾,评价说秋收起义原来计划打长沙,毛泽东走到浏阳白沙,见势不妙,于是指示各路队伍到文家市集中,沿罗霄山脉南下,现在到了井冈山。他们对毛泽东的务实之举钦佩不已。
 
      文家市转兵,引兵井冈山,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觉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作为探索土地革命新规律、开辟农村革命新道路的指针。
 
      对初创时期相对弱小的革命军队而言,为了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同强大的敌人决战,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进军方向转向农村山区。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文家市转兵,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后退,其实是创新性的进展。它既符合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也符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优良传统和开拓创新革命精神。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负责人瞿秋白就充分肯定湖南省委和毛泽东的创新精神,指出:“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文家市转兵,引兵井冈山,开始改变唯书、唯上和一言堂的党内陈风陋习,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党内生活健康有效运行的辩证法。转兵,虽然在军事上需要当机立断,但在决策过程中坚持了会议讨论、民主争议、多数定夺的原则,避免了独断专行。与文家市转兵共同载入史册的不仅是军事转变行动,还有秋收起义文家市前委会议的民主典范,而且在整个引兵井冈过程中坚持下来。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军寻路落脚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前委会议的民主决策形式,既坚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又照顾了引兵井冈、井冈建军的实际情况。
 
      当然,争论归争论、执行归执行,党指挥枪的原则在枪林弹雨和风云变幻中艰难确立起来。转兵,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激烈的斗争。转兵前,秋收起义部队的一些高中级指挥员,强烈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名曰执行中央指示,实际上是不愿到山区乡村开展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原来并不归湖南省委领导,也没有把毛泽东任书记的前委真正放在眼里。到文家市后,他主张经浏阳进攻长沙,同毛泽东发生严重争执。卢德铭牺牲后,他对前委领导不尊重的态度越加明显,针对毛泽东布置的进军路线十分不满地说:“我当什么师长,连十里路的指挥权都没有了。”尽管师、团军事指挥员有异议,但是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秋收起义前委的正确决断,保证了党的正确领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文家市转兵、进军井冈山,在毛泽东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38年过去后。1965年5月21日,在重上井冈山的路上,毛主席感慨地谈了这一段烽火岁月,说:“1927年9月20日离开文家市只有一千多人,前途未卜。今天的文家市不知怎么样了?”
 
      转兵永远在路上。1927年这一年,毛泽东一直在走。考察农运在湖南,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武昌,回湖南当了十天省委书记,又回武汉参加中央会议。7月23日湖南省委致信中央说:书记毛泽东走后,由易礼容代,省委各部工作无不吃紧,盼望毛泽东回湘。参加了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再次赶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从板仓走到长沙,从安源走到铜鼓,穿插一个张坊遇险,不是他跛着脚走得快,那还麻烦了。之后,他又从铜鼓走到上坪,从浏阳走上井冈山。后来毛泽东感叹说:“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1927年的毛泽东,就是在中国革命道路的失败与抉择中不停地走,一直在路上。走就是探索,走就是开路,走就是创造。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