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1年2月从河南省许昌市,下乡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杨庄大队第三生产队插队的。在学校我是班干部,来生产队后我担任青年组政治组长。全组15名知青,9名女生,6名男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初来乍到,一切都新鲜陌生。不只要学会劳动,还要...
位于祖国边陲的北大荒垦区八五九农场东北部,有一个倾注了我们夫妻毕生心血和汗水的家庭农场--圈河家庭农...
编者按:杨志山是北京知青,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黄龙县柏峪乡五角树村插队四年。2005年,他回访原下乡的五角树村,看到村子仍旧贫困,就下决心要第二故乡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使乡亲们过上好生活。经过近十年艰苦不懈的努力,五角树村 旧貌变新颜 。杨志山常...
人们热爱太阳,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送来温暖。 人们崇敬太阳,太阳每天总是蓬蓬勃勃,熊熊发光。 人们歌颂太阳,太阳永远那么燃烧自身,奉献外界。 人们自己,怎样也能像太阳那样,充满朝气,天天鲜活,奉献别人,不求索取?作为知青一代,我们怎样像太阳那...
杨晓沪是1970年赴黑龙江瑷珲县瑷珲公社三好大队插队的上海知青,曾任上海石化总公司外贸公司经理。七年前,因患严重肝胆肾脏疾病,遵医嘱提前退休,并应第二故乡父老乡亲的热情邀请回到瑷珲镇三好村养...
耕耘在第二故乡的田野上 上海老知青宋新华回垦区推广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纪实 周玮《北大荒日报》记者尹少峰 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年味仍浓,可宋新华却从春意盎然的上海来到仍是天寒地冻的北大荒。在赶往八五六农场的路上,阵阵寒风袭来,但他心中却荡...
王农在山西中条山马头崖烈士碑前留念 在知青队伍中,你会一眼就看见一个个头高大魁梧,国字脸庞,满脸热情淳朴,给人一种久违的亲切和天然的质朴;同他交谈,分外直率、博识、干练、健谈;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出一股刚强、坚毅;言谈举止既大气潇洒,又文雅...
徐桔桔(右一)和贾爱春 徐桔桔、贾爱春,为了让40多年前她们插队落户的乡村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重返黑龙江省逊克县山河村,她们带领村民成立新型种植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走现代农业致富路。村合作社又联合其他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逊克县首家农民专...
青春永远和梦想连在一起。当一个个61岁的白发老年人,又回到他们16岁的青春出发地,梦里的杜鹃红再次在这片红土地绽放。 1968年4月,一批中学毕业生从上海步行到革命圣地井冈山,不请自到强烈要求插队,先后有500位上海知青志愿到江西新干县落户,一时引起轰...
在人世间,任何成功的事业和耀眼的光环都是他们用血汗铸造出来的。 1958年,风华正茂的郭庆人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上海支边来到新疆兵团,为兵团事业勤奋耕耘50多个春秋,他的才华、智慧、胆识与石河子第一家上市公司新疆天业的高速发展紧紧的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