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到九团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时间:2023-10-29来源:《广阔天地 终身难忘》 作者:宋爱国 点击:
作者1969年12月摄于黑龙江兵团独立二团四连伊基米河大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作者1969年12月摄于黑龙江兵团独立二团四连伊基米河大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两个确立”,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是我们知青,是从知青群众中走出来的人民领袖。他当年在陕北农村下乡插队七年,艰难困苦磨练了意志,培养了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信念,为今后的成长和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1999年为福建闽北上山下乡知青的题词“广阔天地终身难忘”,我们老知青感同身受。我与习近平一样也是在那个年代下乡的知青,广阔天地的锻炼终身难忘。重温当年知青战斗历程,激励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回顾五十年前我代表连队赴地处中苏边界九团的战士,写下这篇在欢送告别大会上到九团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发言稿,是理想的壮怀,是时代的特征,是知青的激情,是永恒的励志。

      1971年5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决定从二师独立二团抽调部分战士支援九团。当时我所在的独立二团四连,经动员各排都报了名,最后连部决定我排调九团。5月16日这天一早,排里把代表赴九团全体人员在全连欢送会发言的写稿任务交给了我。九团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系黑龙江与松花江两江汇合处,紧靠中苏边境,条件更艰苦,赴九团无疑是第二次上山下乡。几天来,调动名单宣布后,连队里有哭的,有笑的,也有闹情绪的,宿舍里已是一片喧腾。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我趴在土坑上,铺开纸,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从1968年9月响应号召报名上山下乡,直至二、三年来战天斗地的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于是提起笔,将赴九团欢送告别大会发言稿一气呵成。当晚,全连在大食堂召开欢送告别大会,我们挑选了一名北京知青代表全体赴九团人员宣读这篇发言稿。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发言,似战士上战场的宣言书,显得异常悲壮,在食堂上空久久回荡。第二天,我们在全连指战员的目送下,离开了连队。全团赴九团的战士共250名,我们从铁力出发,乘军用列车,到佳木斯后取水路,在绥滨码头下船,即被分配到九团各个连队。后来老连队的人来信说,自我们走后,这篇发言稿就抄写在大食堂前的黑板报上,连队留下的知青和老职工好多天都默默无语,是怀念,还是在思索着什么……。

      这篇发言稿的底稿,我已整整存放五十多年了,每每翻开重读,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难忘的战天斗地的岁月,总是从中吸取着力量,她教我不忘初心,牢记当年奔赴北大荒时的理想、志向和抱负,永远激励着我以北大荒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继续走完在北大荒没有走完的路。

附:

 
赴九团欢送告别大会发言稿
 

 

 
发言稿底稿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燎亮;歌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到处都是灿烂阳光。”这首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革命歌曲,是歌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歌曲,她象征着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日益显示出自己无限的生命力,显示出革命人民满怀信心地在通向共产主义大道上奋勇前进。随着歌曲的旋律,革命的时代向前迈进。祖国各地到处红旗飘扬,我们兵团大寨之花遍地映开。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四连32名兵团战士肩负更光荣的战斗任务——到九团反修的最前哨去,现即将开拔了。与此同时,我们怎能不激动呢?我们的心也随着我们将进行的一场极其光荣伟大的重任而激烈的跳动。此时我们只有一个想法,为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身!

      临走前夕,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向全连共同相处的战士、职工、家属和我们的连首长倾诉……。主席的“接受再教育”、“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伟大指示,把我们这些生在城市,长在学校的无知青年带到农村,走进了兵团这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使我们在行动上,并且也将在或者已经从思想上与工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回顾往事,追溯到我们从来以后,我们是怎样在独立二团、在四连这块土地上,历经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锻炼,使我们又如何深感主席关于“接受再教育”指示的无比亲切。

      临走前夕,抬头眼望连队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远看一片片破土而出绿油油的麦苗,遥视被云雾笼罩着的雄伟的马鞍山,倾听疙瘩山下伊基米河的流水声响,不禁使我们沉入到以往与天、与地奋战的年月中去……。我们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青年在连队领导和老职工的带领下,盖起四连第一座砖瓦房,在与天夺粮的麦收中,我们手挥镰刀,足迹全连每一块田地。在远离团部的马鞍山下,还有我们苦干三、四个月为革命采伐下的千米木材……。这一切的一切,都有我们为彻底改变农村旧面貌而流下的血汗。连队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乃是对我们最好、最重要、最深刻的教育,从“反右倾”直到现在的路线教育,使我们看到四连起了多么大的变化,使我们在精神上并且也在物质上获得了多么丰硕的成果,这一切都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得来的。忆往昔,战斗历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看明天,昂首挺胸,意气风发,战士上战场。

      临走前夕,我们向全连战士告别。我们将要离开我们的第二家乡奔赴第三个家乡。共同的革命理想使我们走到一起,现在革命工作的需要,把我们分开,这并没有什么。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革命的胜利、为祖国的解放、为人类最光辉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的实现,赴汤蹈火,南征北战,四海为家,眼前我们这点工作调动算不了什么。当然,二、三年来的战斗生活,把我们命运和连队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二、三年来的革命集体把我们和自己亲密战友、知心的伴侣,团结得难舍难分,猛一离开,确实是非常留恋的。然而我们说,既然来黑龙江是决心干革命的,现在革命需要我们到前方去、到第一线去,那我们有什么可犹豫、彷徨,甚至闹情绪呢?

      临走前夕,我们只是深深感到以前做得太差,对革命做出的贡献太少,每每想到这点,我们痛感惭愧万分。我们决心到新的工作岗位奋起直追,以新的战斗姿态,出现在新的工作岗位,跟上时代的步伐,跟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一生献给壮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临走前夕,我们向全连指战员再次告别。新的生活在召唤我们,黑龙江畔的大片土地期待我们去开垦,九团的战友们也殷切地等待着我们。主席的“五七”指示给我们青年的思想革命化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然而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就要走了,二、三年的连队斗争实践,为我们在新的战场上进行战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比一比,看谁对革命做出了大贡献。

      同志们,我们要走了,还该说些什么呢?连队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进行必然引至无产阶级专政的加强。革命的洪流不可阻挡,历史发展的客观方向终究大势所向;革命的、正确的、先进的思想,一定会战胜落后的、错误的思想,我们相信,四好连队的红旗一定会在被人称之为“问题多”、“难搞”、“落后”的四连上空高高飘扬。我们要走了,今后有机会还会回来的,那时,经过斗争洗礼的四连,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再见吧,同志们!两江那边红一角,边疆处处是我家;主席思想指航向,绥滨--铁力心连心!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一九七一年五月十六日        
 
      作者简介:宋爱国,男,中共党员,初中67届,1968年9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独立二团、九团上海知青,历任连队副排长、副指导员。1979年9月进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1985-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学习(全国首届专升本毕业班),1986年5月调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2012年2月退休。
 
      文中所载发言稿是1971年所写,语言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存既有文稿原貌,本专辑未作删减修改,亦期读者自能甄鉴。——编者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