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书画 >

知青来到俺村庄

时间:2021-10-07来源:《春歌秋韵》 作者:乔显德 点击:
1975 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一群来自青岛的知识青年进驻到了我的家乡平度县乔家村,让我接触到了城里人,接触到了知青。 知青的到来,对于封闭了几十年的乔家村来说,无疑是一件从未有过的新鲜事,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干部们平添了抛头露面

      1975 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一群来自青岛的知识青年进驻到了我的家乡平度县乔家村,让我接触到了城里人,接触到了知青。
 
      知青的到来,对于封闭了几十年的乔家村来说,无疑是一件从未有过的新鲜事,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干部们平添了抛头露面的机会。大队门前挂起了鲜艳醒目的横幅:“热烈欢迎知识青年进驻我大队”。小学生们举着大红花,载歌载舞,不停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锣鼓队敲起了欢快的鼓点。男女老少奔走相告,仨俩一伙,五人一帮,赶来看热闹。孩子们奔跑着,青年人嬉闹着,老太太迈着“三寸金莲”,上头着急,下头急不得。走得快的,慢的,最终都汇聚到村中央,竟把村里唯一的一条“大道”围了个水泄不通。欢迎场面的热烈程度不亚于省市领导来检查工作。
 
      刚上任不久的大队书记清了清嗓子,一口庄户腔:“全体社员同志们,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上级给咱大队派了15名知识青年,这乔显德近影是对咱乔家大队的信任。咱这里是革命老区,希望大伙发扬光荣传统,拥护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教育孩子们对知识青年要尊重。今日,我就讲这几句,等安顿好了,还要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好好讲讲。”书记话音刚落,就听到十分悦耳的普通话响起:“各位乡亲们、大叔大婶们,我叫张丽华,是青岛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进驻蟠桃公社乔家大队的知青组组长。”立马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我们 15名知识青年,其实在你们眼里都还是些孩子。我们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刚刚跨出校门就来到了这里。我们对农村不熟悉,对农田耕种更是一窍不通。但我们都有一颗红心,决心扎根农村,接受乡亲们的再教育!我们的到来,可能会给乡亲们增添不少麻烦,请多多原谅!并希望你们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全体知识青年对乡亲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大队干部把知青们带到了崖坡下的“知青点”,那里有刚刚腾出来的八间房子。安顿好了吃住,大队书记就给知青们讲起了村史、大队的经济社会状况。尔后,就有的队一名,有的队两名,把十五名知青分到了十二个生产队。从此,知青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插队生活。
 
      厨娘“阿庆嫂”
 
      正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当儿,全国城乡普遍上演 《红灯记》《沙家浜》 和 《智取威虎山》 等样板戏,《沙家浜》 的上演尤在家乡引起了轰动。这场戏的女主角阿庆嫂一出场,观众席上一片哗然:“哟,你看这个阿庆嫂像不像喜梅她娘?”“像,太像了!”“别听她说话,只看模样和动作,真像荆成金的老婆。”一场电影下来,“阿庆嫂”的名字就叫了出去。大队研究替知青做饭的人选时,有人就提起了“阿庆嫂”,结果“阿庆嫂”就成了知青的厨娘。
 
      这个“阿庆嫂”每天周详地伺候着这帮顶着娃娃脸的知青。她先替知青们做好了饭,再回家做自家的饭,过起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那时,农村老百姓能吃上玉米饼子就算上等家庭了。“阿庆嫂”天天为知青们糊上一锅玉米饼子。凭她的做法,自以为知青们肯定乐意吃。可没承想,吃惯了细粮的知青们,嫌玉米饼子拉嗓子,有的咽不下去,没吃几口就扔到猪食罐里,让猪享用了。社员看了真心疼,有人在背后里骂知青们“不吃人粮食”。“阿庆嫂”见了她亲手糊的好端端的玉米饼子被扔掉,也觉得心疼,但她转而又想,大城市和农村毕竟不一样,知青们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刚到农村就过这种艰苦生活也真不容易,以后慢慢适应适应就会好的。于是她不说什么,假装没看见。当知青们得知在农村能吃上玉米饼子就很不错了,而且大队照顾得好,专门派人来做饭,“阿庆嫂”又那么宽容大量,知青们感到了愧疚,觉得对不住乡亲们,对不住“阿庆嫂”,对不住那香喷喷的玉米饼子。这件事情过后,知青点里再也没有发现扔玉米饼子的了,知青们与“阿庆嫂”更亲近了,都亲切地叫她“阿庆嫂大婶”。
 
      36 年后的 2011 年,所有进驻乔家大队的青岛知青,怀着感恩的心,自发地回到乔家村,去拜访这位“阿庆嫂大婶”,一起拉起了当年的知青生活,感到当年的那段经历弥足珍贵,令人回味。
 
      “外援”刘富生
 
      青岛知青刘富生来到乔家村,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青年,他更大的价值是把篮球精神和体育文化传给了这里的年轻人,这就如同NBA球星麦蒂被引进到青岛CBA俱乐部当外援一样,靠的是影响力和辐射力。
 
      刘富生的球艺可谓“精、准、快”——球艺精、投篮准、运球速度快,动作细腻、熟练、漂亮,看了赏心悦目。往往平时冷落的篮球场,只要他一到场,就会立刻热闹起来。他一人带球,两三人防他不住。他左晃右摆,中间快速突破,一路过关斩将,打得对手没了脾气。他的球风、球艺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了乔家联中的青年学生,后来,这里的许多学生都成了“小刘富生”。
 
      刘富生思想比较活跃,他经常组织体育比赛,活跃了山村的文化生活。有一次,一支解放军的通讯部队来乔家大队拉练。刘富生了解到这支部队篮球打得好,当天就找部队领导,提议打一场军民篮球友谊赛,部队当即响应。刘富生把知青和农民中会打球的,还有学校的体育教师组织起来,参加比赛。当时比赛打得难解难分,部队的一个一米九的大个子,不仅能断球,还不时远距离投篮,而我方的刘富生则擅长带球突破上篮,你争我夺,直到终场,几乎打了个平手,双方握手言和。部队球员惊叹:想不到这样偏僻的山村里,竟有这样的篮球高手,真是深藏不露啊!从此刘富生名气更大了。这场军民篮球赛,在乔家大队是前所未有的,确实赛出了友谊和水平。直到现在,家乡的许多人还记忆犹新。
 
      知青刘富生插队生活的付出和收获显而易见,他是乔家大队的“外援”,带动了一个革命老区篮球的快速进步,进而影响了一批乔家联中的青年学生,不仅掀起了“篮球热”,各项体育活动都得以开展起来,使平静的山村掀起了层层涟漪,体现出知识青年下乡的文化价值。刘富生离开乔家大队回青岛时,社员们、球迷们都涌到村口,含泪相送,就像麦蒂离开青岛回美国时一样。虽然场面没有那么大,但那种真情也许更深。
 
      靓女张丽华
 
      知青组长张丽华,当听到她进驻乔家大队时那悠扬甜美的声音时起就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印象。她身高一米七,身材窈窕,长相漂亮,风姿绰约,落落大方,在这个偏僻的村子里,不知吸引过多少人的眼球,可谓“山村一枝花”,大队书记把这枝“花”插在他所在的第八生产队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正是农活最累的年代,许多农活都靠手推、肩挑来完成,这个细皮嫩肉的张丽华,从来没干过这么累的活,只干了不到一周就受不了了。稚嫩的小手磨起了泡,沉重的担子压弯了腰,累得腿痛胳膊酸,晚上躺到炕上一觉睡到天亮,怎么也不想起来。现实的知青生活与她想象的大不一样,在百般无奈之下,她登门找到了大队书记,诉说了她的苦衷,请求别再让她干农活了。书记问她想干什么,张丽华说她一开始就想当老师。这个支部书记对她特别关照,一口答应了她。于是,张丽华就发挥文化程度高的特长,当上了小学低年级教师。自从换了岗位后,她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她喜欢当老师,干得再多也不觉得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都是这样,只要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张丽华教学之余,苦练音乐、舞蹈,每逢重大节日,就组织教师和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在大队、学校里演出,充分展示出她的才艺,也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张丽华就像是一面镜子,照了知识青年有知识、有文化的一面,也照出他们身体素质差、不善农活的一面。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如果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大有作为的,知青生活将会成为自己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后来踏入社会新生活的“铺路石”。
 
      张丽华,应该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在农村展示了才华。她也留给了人们一个解不开的谜,她有着优越的条件,还担任知青组组长,却在知识青年返城时,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自己是最后一个回城的。当年知青们都走了,还是没有张丽华的份,社员们都看不下去了。
 
      “大老李”服输
 
      “大老李”当时只有 22岁,因为长得高大粗壮,模样老相而得名。他分配在十队。这个生产队的大多数土地在山上,耕种都得上沟爬崖。
 
      当年经济比较落后,生产队里没有拖拉机,地瓜、玉米都需要用手推车来运。推车既要力气,更要巧劲,只有长期锻炼才能摸索出经验来。社员们考虑到推车子是重体力活,“大老李”从没干过,在往车上装庄稼时,有意不装满。“大老李”注意到社员们的车斗装得很满,就连放假回生产队劳动的学生推的车,也比自己装得满。他觉得自己有的是力气,“身大力不亏”,为什么要比十五六岁的小孩推得少?感到很没面子,就要求也要装满车。装车的社员说,别看你长得壮,你推不过这个小孩子的。“大老李”便犟起来,说我不信!非要试试,要打赌。装车的就给他俩装得基本一样多,让他俩比试比试。只见那个少年蹲下、袢上肩,一下子就鼓起来,从容地起步,一溜烟推出了地头。“大老李”则不用车袢,也一下子鼓起了车,可怎么也推不动。别人劝他用车袢,他才加了车袢,铆足了劲,却弯不下腰,车子走了几步就不动了。车轱辘越陷越深,越着急越不行,越不行就越着急,急得“大老李”满头是汗,还是出不去。大伙见状,一齐下手帮他拉出了地头。这下 “大老李”红了脸,服了输。
 
      这件往事真实地揭示出当年知识青年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他们刚刚走出校门,直接来到农村,没有干过农活,却觉得农活简单,没啥技术含量,懵懂中跃跃欲试,为挣个面子,却显出自己的短板来了。其实不服输的心态也有好的一面,一旦经过现实生活的锻炼,自己也就逐步成熟起来了,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种农村生活朴素的“现实教育”,使知青们在漫长 的人生路上受益匪浅。
 
      小李和小乔
 
      小李和小乔都是女知青,都分到了第二生产队。
 
      那时小李22岁,在知青中年龄较大,处事比较稳重,为人忠厚诚实,平时寡言少语。她的父母都是城市一般职工。这种家庭氛围使她养成了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性格,在劳动和生活中始终保持低调,只顾埋头干活,从不偷闲,经常和农村妇女一样累得满头大汗,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生活,与土生土长的老百姓打成了一片,时间一长,跟农村姑娘没什么两样。
 
      小乔下乡时只有19岁,是这个知青组里年龄最小的。她父母都是领导干部,平时娇生惯养,视她为“掌上明珠”。这种家庭教育,使小乔养成了不会干活、不愿干活的习性。但她性格开朗,头脑灵活,心眼活泛,伶牙俐齿,很会说话,整天像只麻雀一样“吱吱喳喳”叫个不停,见了男社员,一口一个“大叔”,见了女社员,一口一个“大婶”地叫着,把二队的社员们都叫得美滋滋的,直夸“这青岛嫚嘴真甜啊!”这甜甜的嘴巴让她少干了不少活。
 
      小李和小乔是截然不同的两类知青,当年庞大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队伍中,既有家庭条件优越的,也有家庭一般,甚至比较贫困的。大凡在家娇生惯养的,农村艰苦和繁重的劳动对他们的触动比较大,但只要过了这一关,他们逐步适应后,转变往往会很大,对下乡插队的印象也会更深。而父母对子女要求比较严格的,从小生活就比较朴素的那些知青,他们的生活适应性很强,与社员的关系也比较融洽。
 
      知青生活像一幅流动的画,给农村的山水增添了美丽的色彩;知青生活像一组抒情的诗,为平静的农村增添了浪漫情绪;知青生活像一首动听的 难忘山乡歌,唱出了农村新气象;知青生活是一段段迷人的故事,讲述着插队经历的感慨和收获。
 
      【作者乔显德,男,山东省平度市乔家村人,高级政工师。青少年时期在乔家村联办中学读书,受教于知青老师。1977年升入蟠桃高中,1979年参加工作,1981年应征入伍,任文书,1988年转业回平度,进入市供电公司从事文秘、宣传工作,后担任党群部主任。喜爱文学,擅长写作,发表各类作品 2000 余篇,现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平度市摄影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