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涛(右)与兄长陈克希 新青年创刊号 福州路(棋盘街)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湖南长沙人士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和其兄陈子美结伴东渡日本留学,进一步接受了新思想,走上了追求知识救国的前沿。 陈子美(右一) 那么,群益书社又是如何开到上海的呢?原来在长沙开办书社时,在上海设了采购站。随着上海采购站的书籍的存量增加,1905年,陈氏兄弟将采购站搬到棋盘街广东路口,因地段好,索性开了一家上海“群益书社”,一举两得,即可营业又可堆货。后来店面经业主哈同洋行翻建后,便是现在河南中路130号。上海群益书社的业务,除经销书刊之外还经营文具,再后来就是出版书刊。 陈独秀与上海群益书社的缘分,应该归功于一个叫汪孟邹的安徽人,此人早年在芜湖开办了科学图书馆,常到上海进货,湖南同乡会会长章士钊把他介绍到福州路惠福里的群益书社内住宿,并与陈子沛、陈子寿交上了朋友。1913年汪孟邹带着侄子汪原放也在福州路惠福里开设了亚东图书馆。第二年,汪将一位同乡介绍给群益书社陈氏兄弟,这位同乡就是陈独秀。 汪提议由陈氏兄弟出资帮助陈独秀发行由他主编的《青年杂志》,作为拥护维新并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陈氏兄弟,满腔热情地接受了汪孟邹的建议。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由上海群益书社正式创刊发行。因这个杂志刊名与当时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创办的《青年报》名称相近,双方产生了争议。后来,陈子沛把《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并得到了陈独秀的认可,从第二卷起用了《新青年》。当时,《新青年》杂志的名声很大,鲁迅先生早期作品《狂人日期》就是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作品发表后,有不少青年读者前往群益书社打听作者“鲁迅”情况,因为这是“鲁迅”笔名的首次使用,由此可见社会反响之大。 《新青年》在发行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因刊物宣传与提倡新文化运动,有着较为激进的思潮,在深受读者的欢迎的同时,也引起当时政府的监视。特别是1919年第六卷第五号上,出现了大谈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所以屡遭反动统治者迫害,千方百计想迫其停刊。《新青年》确被停刊过,但屡停屡印,顽强坚持,时断时续地坚持了8年。第九卷以后的《新青年》,由中共中央迁往广州,自行出版。 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出生于湖南,尤注重故乡情谊,当初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党人时,黄兴也在搜捕之列,兄弟俩将他隐蔽起来,后又资助他东渡日本。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时,经表兄王季范的介绍,他与杨开慧也常来群益书社走动。毛泽东对店里的图书很感兴趣,一到便要翻书看,一看就是很长时间。看书时,他总是坐在店堂楼上一间房的一张帆布床上。 1926年,毛泽民奉党的指令到上海开办长江书店,出版和发售宣传马列、共产主义的书籍。经毛泽东的介绍,前来群益书社找陈子寿来商量开店事项,群益即派了两名店员前去协助开店。“四.一二”事变后,南京政府通缉毛泽民,毛逃离了上海,长江书店也被查封了,丢下的一摊子事,均由群益书社出面解决。另外,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诸先烈在上海时的许多事务也都是托群益书社办理的。 星移斗转,《新青年》杂志自1915年9月在上海棋盘街群益书社创刊至1920年第七卷共42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轰炸闸北,群益书社印刷、装订所连同仓库都被炸为平地,损失惨重。唯独《新青年》的纸型版藏于书店本部,得以幸免。元气大伤的群益书社由此衰落。1934年时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被查封,后由债务担保人汪原放出面,讨出《新青年》全部纸型印刷重版,才还清债务。1935年群益书社停业。 (群益书社在沪经理陈汉声与堂兄弟们) 1950年陈汉声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告知纸型轶事。毛泽东即批示给出版总署,出版总署由张静庐同志接洽,将《新青年》纸型买了下来,陈汉声携《新青年》纸型进京呈献,受到张静庐的热情接待。至此,历经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新青年》纸型有了完美的归宿。民间收藏,成全了中国革命史料一段典藏佳话。 责编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