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学时期就喜欢上了拍照,因此对图片情有独钟。 图片确实会讲故事。那些好的照片,能在方寸之间传递出许多信息,给读者许多提示,许多思考,起到传神达意的作用,更何况现在是“一图胜千言”的“读图时代”。可是我却在此时编著这样一本以文字为主,号称“图说” 的故事集,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或者说是不合潮流。 我又是一个酷爱写作的人,最有意义的经历莫过于知青时期当宣传干事,最开心的是自己的文章被大伙传阅和分享。一直以来,大凡了解到一个好故事,我就有一种写作的冲动。特别是退休之后,键盘使我找回了知青时期当宣传干事的感觉,恨不得把回城后从事技术工作而中止的写作一下子补回来。 知青是我熟悉的生活。那十年的青春岁月,烙下的印记太深了,深得刻骨铭心,以至于回城后的四十年经历都无法消磨掉上山下乡给予我的五味杂陈。我开始写知青的故事,想告诉人们真实的知青。 2011年,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知青志愿者整理编撰包括上山下乡档案资料、纪实文学、口述史和历史影像等在内的知青史料,进而与全国各高校、社科院等学术研究机构开展知青历史文化研究,并与海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为史学界、社会学界和一切有志于研究上山下乡历史和知青史的机构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这无疑是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为知青们纪念远去的青春赋予了更为积极的意义。于是,我加入到其中,作为一个志愿者开始在这个平台上奉献我的余热。 2016年,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决定收集整理全国各地的知青老照片编撰系列影像史料。《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黑龙江》则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本,承蒙研究会的信任,我和马琳老师担任了主编,刚刚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老知青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诚然,那本书还存在着许多无法挽回的不足。 我是游走在摄影和写作之间的人,做这件事似乎比较得心应手,每天把自己浸泡在海量的知青老照片中,并接触了更多知青朋友,从中了解到许许多多照片背后的故事。尽管在那部影像集里,我们对老照片都进行了分类梳理,作了必要的介绍,帮助读者有条有理地解读历史图片。但仍然感到,有义务把收集到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整理出来,传播开去,因而萌生了编著这本书的念头。 我选择了“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来编著这本书,以老照片为媒介来讲述知青故事。一张老照片对应一个故事,以图解的形式诠释上海知青在北大荒艰苦奋斗的心路历程。 图片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图片形象直观,表达生动,留有回味,同时又富有弹性,读者甚至可以对图像背后的情节存有多种想象。而文字则交代清晰,描述细腻,更能补充画面之外的情节,使有限的图片得以拓展,更能直接体现作者的思想,并对读者作出必要的思考引导。在图片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常会在文章中设置插图,增加读者的直观感受;而到了图片充斥视觉的当下,人们又希望有适当的文字加以说明,使图片更具可读性。可见,图片与文字本就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对“兄弟”,所以 “图文并茂”恰恰是作者和读者都很欢迎的表达手法。 当年上海知青奔赴祖国的东北边陲,一是在信仰高度一致的时代,毛主席党中央发出了号召,与祖国同年岁的青年人满怀着对党对毛主席的忠诚,义无反顾地积极响应;二是“文革”使学校停课,工厂停产,绝大多数毕业生唯有上山下乡一条出路;三是前苏联屡犯我边疆,热血青年义愤填膺,党中央适时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好满足了学子们到 “反修”第一线去的愿望。于是,16.5万上海知青汇入了屯垦戍边百万大军之中,又一次掀起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高潮。 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十年里,知青们在老一辈北大荒人的言传身教下,经历了极其艰苦的磨练,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用汗水和鲜血写就的故事,与北大荒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上海知青与第二故乡之间仍然互相惦念,交往甚密,令人感动。笔者作为知青中的一员,亲历了田间劳作、上山伐木、水利会战、开山采石、军训拉练等等几乎包圆了北大荒所有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所以书中所述之事,皆是笔者非常熟悉的,自然其中也包含了本人的一些经历。这些老照片,虽是黑白的画面,但在我眼里,呈现的却是一片五彩世界,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和精神食量。 全书分为《千里赴边关》《犁下春色来》《汗洒黑土地》《戍边保家国》《生活品五味》《文化开新花》《龙江好儿女》《岁月印深情》八个篇章,共108张照片,108个故事,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上山下乡的往事,希望能给人以启迪与激励。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