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绣像表决心

时间:2019-10-18来源:【老照片故事】 作者:刘宏海 点击:
这张照片是1968年8月19日,上海市瑞金中学去黑龙江兵团46团的17名同学与送行的老师、同学在老北站月台上的合影。于照片上的青年人而言,是他们人生重大转折的记录,于社会而言则是一个历史的留存,十分珍贵。 1966年毕业季前,毛主席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升学

       这张照片是1968年8月19日,上海市瑞金中学去黑龙江兵团46团的17名同学与送行的老师、同学在老北站月台上的合影。于照片上的青年人而言,是他们人生重大转折的记录,于社会而言则是一个历史的留存,十分珍贵。
       1966年毕业季前,毛主席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升学考试突然被取消了,学校也停课了,所有的在校学生无课可上,无书可读。大家或参加红卫兵随波逐流“闹革命”,或闲逛在家当个“逍遥派”,这一晃就是整整两年。这两年,整个中国闹了个“天翻地覆”,工厂停工,物资短缺,商业萧条,武斗不断,社会混乱。初高中毕业生升学无门,就业无门,“四个面向”关了三面,仅剩农村一面敞开着大门。
       1968年的夏天。“6.18”批示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迅即派人到上海北京等地动员初高中毕业生去北大荒,参加“屯垦戍边、反帝反修、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斗争。上海市瑞金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静安区其他中学的毕业生一起在瑞金剧场参加了区革委会召开的动员会。会上,黑龙江的同志慷慨激昂地讲了严峻的边境局势,介绍了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激励青年们积极报名参加屯垦戍边的战斗。作报告的同志特别指出,毛主席已于6月18日批准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了,而且这个兵团隶属于沈阳军区,属解放军序列。并强调,被批准的同学都将穿上新军装。
       哇!这可是个大大的喜讯啊。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青年学生本就崇拜解放军,文革又把解放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们早已腻烦了围着大字报转的生活,巴不得早点有个工作,好挣钱帮衬本不富裕的父母,这下有了到军垦农场的机会,好多人都按耐不住了。消息很快传遍了上海,家长们虽然舍不得子女远走他乡,但与其无所事事,不如送进兵团也算有个着落,更何况这是国家的反修大业啊!
       照片中前排右侧第二个男同学,他叫林嗣丰,瑞金中学66届初三毕业生,品学兼优,从小立志当个解放军,可惜眼睛近视,家庭出身又不“硬档”,参军无门,升学无望。听了动员报告,就暗自下了决心,要投身到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神圣事业中去。报告会一散场,他就和同学们聚在一起激动地议论开了,大家都表示了到北疆去的愿望,于是一起报了名。后来瑞金中学共批准了十七位同学第一批赴黑,个个高兴得不得了。在准备行装的日子里,为了表达对领袖的忠诚和爱戴,表达到边疆去的决心,林嗣丰画了一幅毛主席的全身像,并拓印在一块绢布上,然后组织十七位同学你一针,我一针地绣画像。他们整整绣了一个多星期,终于绣成了这幅毛主席像。这幅毛主席像就是照片中间的那幅,他们把绣像带到北大荒,又从北大荒带回上海,至今保存在林嗣丰家里。如今,已是高级教师的林嗣丰不无感叹地说:“当年奔赴边疆的举动并非被强迫,而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现在的年青人所无法理解的责任。”
       1968年8月19日是他们出发的日子。同学们脱下学生装,换上了新军装,精神抖擞地告别家人,踏上征途。他们先在静安区的集合地——五四中学的外操场集中,随后乘车到北火车站。车站上红旗招展,人头攒动,互相话别。
       青年们虽然意气奋发,但真的要离开自己长大的城市,离开父母亲人,心头都有一种酸楚,欲安慰对方而又无法说出口。为了纪念这个不平凡的时刻,同学们和专程前来送行的学校团委书记郁老师一起,簇拥着大家亲手绣成的毛主席像合影留念,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同学们登上列车,向送行的亲人、同学招手告别。汽笛长鸣,列车起动,许多同学忍不住痛哭起来。泪眼模糊地看着站台上的亲友渐渐远去,从此翻开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页。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