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西安事变作为“突发性”事件, “中国共产党在事变前没有与闻这件事”已是历史定论。但这丝毫无损于中共在促成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事实上,红军长征入陕就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因子。 20万东北军被打掉一半 红军长征入陕首先体现为军事入陕。东北军迁驻西北“剿共”前线后,张学良分析,东北军以逸待劳,红军则万里长征、师疲马乏,自己完全可以“张网以待”。不料, 东北军与红军交战3个月,原有20余万兵力仅剩10余万。张学良对红军的敬意开始滋长。 1935年11月的直罗镇战役,红军全歼东北军109师。张学良要求补充损失的部队,蒋介石非但不予回应,反而注销了他两个师的番号。张学良要求抚恤死亡将士,给死亡的两师长家属各抚恤10万元,亦遭蒋介石拒绝。张学良开始产生联共的思想。 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初期对红军的作战中也是相当坚决的,派去的几乎清一色是自己苦心经营的警备旅,旨在“精兵速战”。但事与愿违,短短半年时间,他的“家底”损失惨重。击败杨虎城自恃为劲旅的还是同一支红军部队——积极要求北上抗日的红25军。杨的军事力量被红军大大削弱后,引发的不是蒋介石的同情而是轻视。他认识到:“抗日,大家有出路;打内战,大家同归于尽。” 与红军达成协议互不侵犯 红军长征入陕也是政治入陕。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发表公开信《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表示愿同正在陕北“围剿”红军的东北军首先停战,共同抗日。东北军广大将士深受家乡沦陷之痛,不愿同主张抗日的红军作战。这种情绪对东北军高级将领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6年春,长期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民主人士高崇民来到西安,做中上层人士的疏通工作。3月下旬,上海地下党委派刘鼎到西安,出任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刘鼎很快被张学良奉为上宾。4月9日晚间,周恩来和张学良在肤施(延安)教堂秘密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并就互不侵犯、互相帮助等问题达成初步协定。张学良表示:“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一定能把他(蒋介石)拉到抗日战线上来。” 杨虎城作为陕西地方实力派首领,在大革命时期就与一些共产党人过从甚密。1935年12月,中央派曾在杨虎城部工作过的汪锋为红军代表,在西安会见杨虎城,坚定他联共抗日的决心。经多方努力,杨虎城接受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双方商定:红军与十七路军各守原防,互不侵犯;互派代表,密切联系;共同为抗日做准备。红军的秘密交通站、运输站也在十七路军的掩护下建立起来。 《松花江上》唱痛张学良 针对张杨部队中、下层军官和士兵的统战活动也在同时展开。1936年初,东北军王以哲部一个团在陕北甘泉为红军所围,弹尽粮绝,红军本可将其歼灭,但红军却高唱着“枪口对外,齐步向前”“打回老家去”主动撤围。东北军进攻瓦窑堡时,红军又主动撤退,在瓦窑堡城楼上写下“山海关”三字,东北军个个泪流满面。在日渐深入的统战渗透下,越来越多的东北军官兵跑到红军阵地谈心。十七路军的官兵因受到中共抗日主张的影响,对剿共内战也越来越厌倦,脱队离队的不断增加。 1935年,著名左翼作家张寒晖在西安目睹几十万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创作了抗日歌曲《松花江上》,风靡中华大地。193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在爱国青年的游行队伍中,亦有人领唱《松花江上》。也正是在当天,张学良劝阻学生赴临潼向蒋介石请愿时沉痛表示:“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3日后,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悉心酝酿的原定于事变当日发布的第六次“围剿”计划胎死腹中。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