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文革”中千万知青上山下乡,留下了传奇的经历和悲壮的故事。在逆境和曲折当中,在不公平和磨难当中,他们用青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 你们生长在特殊的年代,成了中国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你们有着最特殊的经历,有着特殊的喜怒哀乐;你们有着可贵的品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精神;你们,就是——知青!
知青,这是一个“被创造”的历史名词,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席卷神州大地、影响千万家庭的上山下乡运动,迄今已过去四十年了。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还是昨天的事。
弹指一挥间,时光已间隔半个世纪,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不需要任何人的唤起,因为经历者已铭记在心。那个年代,千万知青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给了为之奋斗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
大家知道,你们过的并不是什么“小桥流水人家”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美好时光,而是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岁月。
你们开过荒,种过粮,伐过木,盖过房,上过跳,抢过场,喂过猪,放过羊。
你们会见过瞎蜢,蚊子,小咬,捞起过冰水中的小麦高梁,抡起过震裂虎口的铁镐,握过比冰还凉的钢枪!
你们的口号是: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革命青年志在四方,扎根农村扎根边疆。
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你们的日常是:
劳动锻炼!垦荒、种庄稼就是你们日常生活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那个时候,可以说一年到头都是农忙。
那个时候的秋天,清晨六点多钟,你们用过早餐就下田收割稻谷,一天下来,脸晒红了,双手被稻尖割的一道道小口,又痒又痛,还要将收割的稻谷运回去。进入抢收后期,争分抢秒,常饿着肚子干活。晚上回去还要干些其他的杂活,等躺倒在床上的时候,都觉得已经累散了全身的骨架。
你们的着装是: 一身绿军装是知青的标配!70年代中期还是军装统治潮流的年代,最时髦的服装当数类军装的便服,土黄色、深蓝色、绿色是服装的三大基色。
知青们还喜欢穿白衬衣蓝裤子,很时髦。不过那时大部分人衣领、袖口有补丁,而裤子则是膝盖、屁股有补丁。哪像电视剧里的演员穿的都是崭新衣裤……
你们吃的是:
大部分知青都是吃大锅饭,少肉少油。知青的伙食多是按人分配,分配到的粮食有限,有的知青吃不饱,营养根本谈不上。
毕竟都是长个的年轻人,有的知青偷偷到大沟里捉摸鱼虾和田鸡,改善伙食。还有的知青饿得没办法,去偷原本是给猪吃的红薯,吃起来真当是甜啊,以后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的红薯了。
好的地方可以住统一建造的砖瓦房——知青宿舍,一幢宿舍8到10间,每间约长6米、寛3米,泥地砖墙,一般五六人一间,比较拥挤。
条件一般的就是到当地农民家借住,还能遮风避雨。最差的要属自己临时搭棚子的了,有的甚至直接睡在稻草上。
但是关于中国内地的知青运动,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知青的痛苦不仅是艰苦的劳动、微薄的收入、贫苦的生活和环境的闭塞,更有文化的荒芜、精神的迷茫、前途的无望和地位的卑微。
在该读书时,没书读。在该结婚时,没房子。在该生育时,没指标。在找工作时,没文凭。在谋发展时,没实力。是的,这个社会欠你们很多。 但是你们用自己的精神和品质,创造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你们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重新书写一代知青的伟大。
你们懂得知足,懂得欢乐。你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热爱生活,更学会了生活。
从无知到无谓,从无奈到无敌,从无言到无忧,从无辜到无碍,从无可奈何到无与伦比。
这段岁月,苦涩而又甘甜,遗憾而又激动;这杯回忆的酒,唯有亲历者才知其中味。回忆起往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出一个“悔”字! 中国所有人应该向知青们致敬!向知青们鞠躬!是你们用青春和泪水帮助祖国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你们是一代功臣,一代精英,一代只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的精灵。
祖国不应该忘记知青,人民不应该忘记知青。当年的知青正是今天国家之栋梁! 知青朋友们当然不会忘记这段峥嵘岁月,希望年轻人也不要忘记自己父辈们走过的苦难岁月!
是知青,为自己转,不是知青,请为知青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