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屏图片
上海郊区淡水养殖的鲢鱼、鳙鱼、草鱼、青鱼(俗称“四大家鱼”)的鱼苗,历来都是从湖北、江西等长江沿岸水域采购的天然鱼苗。每年4月中旬以后,从宜昌以下至黄梅小池口长江两岸1000多公里,沿江渔民用绠网张捕“四大家鱼”鱼苗。 自1959年起,上海市水产局每年组织郊县鱼种养殖场渔民2000余人赴长江鱼苗产区采购。 采购长江天然鱼苗,长途运输费用大,成本高,鱼苗成活率低。据嘉定县畜牧水产局资料,每年组织200余人携带运苗工具前往长江鱼苗产区,上至湖南岳阳,下至安徽芜湖沿江一带,购苗人员分居在沿江农民家里,一俟购到鱼苗,先用轮船或火车运回上海,再雇汽车运抵嘉定各场。由于产区销售,鱼苗估数不足,野鱼混杂,加上长途运输,几经周折,鱼苗死亡严重,成本相对增高。1958年采购1亿尾鱼苗耗资8万元—10万元,至年终只培育成鱼种300万尾左右。1959年全郊区有119个鱼种场,采购长江天然鱼苗3.99亿尾,培育成鱼种1.21亿尾,从鱼苗到鱼种成活率约30%。1960—1962年产地鱼苗供不应求,鱼苗数量虚假数更大(通常以水带苗“一碗一万”计数),成活率更低。 1960年,朱冼和朱元鼎两位教授率领科研人员深入现场,和青浦淡水养殖试验场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合作,在当年夏季,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夏、秋两季共催产6次,产卵288万颗,下塘鱼苗42万尾。1961年夏,在青浦淡水养殖试验场又进行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26批次,有169组亲鱼获得催产成功,共产卵7105万颗,下塘鱼苗4147万尾。 从1965年起,由于家鱼人工繁殖鱼苗投入正常生产,人工繁殖鱼苗基本上满足需要,采购长江天然鱼苗遂告终止。 上海的内河河道因与淀山湖互相贯通,资源种类基本相似,以鲤科为主,其次为定居性小型淡水鱼类、河口性半咸水鱼类及洄游性鱼类。内河捕捞野生鱼类,主要集中在青浦县西部地区以及黄浦江沿岸的松江、奉贤、金山、上海、宝山、川沙、南汇等县。1966年以前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黄浦江在20世纪50年代初水质尚好,也有30—50吨年产量,后因黄浦江自龙华以下水质恶化,导致鱼虾一度基本绝迹。 (摘编自《上海渔业志》)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