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那些黄浦江上消失的排筏

时间:2017-04-07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摘编 点击:
上海地区的排筏都系竹、木编扎而成。根据竹、木性浮的特点,将竹、木编扎起来,利用水道顺流放送。渐渐地,利用排筏流放,进行竹、木材运输成了水路运输的特定方式之一。有时亦将货物装于排筏之上,排筏又成运载工具。 上海境内河道密布,一日赶潮两次,水量


      上海地区的排筏都系竹、木编扎而成。根据竹、木性浮的特点,将竹、木编扎起来,利用水道顺流放送。渐渐地,利用排筏流放,进行竹、木材运输成了水路运输的特定方式之一。有时亦将货物装于排筏之上,排筏又成运载工具。

  上海境内河道密布,一日赶潮两次,水量、流速相对稳定,成为排筏运输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江、河、小港,可将竹、木材运达各个城镇、乡村。唐、宋时期,上海地区竹、木资源贫乏,基本由外地运来,因此,上海地区的排筏运输即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在华亭镇、青龙镇、上海镇等各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很大的作用。

  19世纪40年代上海辟为商埠后,经济迅速发展,竹、木材使用量剧增。境内相继开设了众多的木行、竹行,往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甚至四川采办竹、木材,运回上海。上海的排筏扎运也渐成一业。市境内涌现出众多的木行、竹行。市区集中在十六铺、竹行码头及董家渡一带,郊县则南汇县较多。木行中有出排师傅司检尺、分扎及短途运送;竹行中有长梢师傅,为出排工。各竹行、木行出排工去产地采办竹、木材并扎成排筏后运送到上海。排筏的拆、扎运渐成一业。排筏工中高邮籍的擅长扎杉木排,兴化、泰州籍的擅长扎松木排。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上海有排筏工700人,他们多数没有固定雇主,清晨去茶馆觅活。雇主被称为“排头”,与竹行、木行挂钩,包揽进货、出货,有业务时即雇佣排筏工,雇工人数随扎运排业务量而定。排筏工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被称为“排花子”。

  自浙西、皖南来的木材在产地扎成长梢条木排,多为杉木,每排长22米,宽4米,厚约1米。运到上海后再分拆扎成短统节头排(多为松木、柳桉)等小排,每排长4~6米、宽近4米、厚约1米,运进内河小港。自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来的木材,因须经受长江风浪,故先在产地扎成棋盘排,长25~30米,顺江放送至镇江、丹徒、六圩等口岸,再分拆扎成小排后运到上海。

  上海解放后,排筏工参加水运组织,或加入码头工会,或加入海员工会。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船舶技术性能提高,排筏扎运业务一度清淡,有些排筏工被转业安置到港务局、市轮渡公司等企业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排筏扎运业几经拆并,仅余南市扎排队、南汇县撑排合作社、浦东县扎排打捞队等数个专业扎排企业,另有郊县装卸机构兼营排筏扎运业务。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内外贸易空前活跃,到达上海港的竹、木数量骤增,排筏扎运业务随之日增。一些外省扎运排企业也进入了上海水路运输市场。至80年代末,全市共有扎运排企业10个,其中属于上海市的5个,属于外省的5个。从业人员约1100名。年排运量358万吨。

  运排皆赖人力,排筏上仅备铁锚及竹篙数支,顺水放送,风险极大,故须掌握航道、潮汐、气象等诸多知识。放送途中,排工站在排头,如有相向而航的船舶,须及早与对方联系,采取避让措施。运送排筏既要趁顺水,又须避开过急的水流,以免失去控制。遇有弯道则须抛锚撑篙,调整方向后再续行。逆风逆水,则须撑篙背纤。排筏一长就会受风力很大影响,故运排时排工们宁可下雨,不愿刮风。正常气候下,有“一日三九”之说,谓一天可行进27里之意。

  至1990年,无论在市区,还是郊县内河,甚或长江,排筏的运送皆实现了拖轮拖运。

      (摘自《上海内河航运志》)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