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北宋时期,出现了上海早期的居民聚落和官方机构——上海务。南宋时期形成市镇。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立上海县,从此成为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因为上海在南宋末年形成市镇。咸淳初年,董楷大力倡导在上海进行市政建设,留下不少“津梁堂宇”。从《受福亭记》可以看出,市舶分司署西北建拱辰坊,坊北有益庆桥,桥南“凿井筑亭”,名“受福亭”。另据明弘治《上海志》记述,当时上海“有市舶、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馆、贾肆,鳞次而栉比”,已具市镇规模。 明朝中叶,邑内已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叉的街巷系统。县署东西两侧辟出三牌楼街和四牌楼街两条南北干道,另有新衙街、康衢巷、新路巷、薛巷、梅家巷、观澜巷、宋家湾、马家巷、姚家巷、卜家巷10条街巷。此外还增设15坊:拱辰坊南肇嘉坊,长生桥北永安坊,泳飞桥北联桂坊及对面宝华坊,第一桥东登津坊,县署南阜民坊,县署东宣化、崇礼、泽民、集庆4坊,县东敷教、澄清、迎恩3坊,县南明通、公溥2坊。为抵御倭寇侵扰,还建筑了周长9里的城墙。至此,县邑形成以县署为中心,东、西门为轴线,城墙环围的城市基本框架。 清代,上海县城市政建设发展更快。主要街巷在康熙年间有25条,嘉庆年间增至63条,同治年间达80条。城内街巷如网,太平街为最宽阔的大街,但一般街巷“阔只六尺左右”。城外黄浦江沿岸也是街巷纵横,主要街巷有11条。 1843年后,城墙日益成为上海县城步入近代化的障碍,辛亥革命后城墙被拆除,县城与租界及城外华界连成了一片。唯大境阁下30余米城墙及今妇幼保健院内30余米墙根未拆除。1913年6月北半圈筑成马路长850丈,名“民国路”(今人民路);翌年冬南半圈筑成马路长800丈,名“中华路”。民国路路面从中线划开,外半边属法租界,铺以长条石;里半边属华界,铺以碎石。 在上海,清代出现“以敦乡谊,以辑同帮”为宗旨的会馆公所组织,成为老城厢一大特色。商船会馆、潮惠会馆、三山会馆、四明公所等在上海经济活动中曾产生很大影响。老城厢地区教育事业源远流长。宋末设置镇学,元初改为县学,经历代扩建和修整日趋完善。 明清时期,上海创办不少制度完备的书院,其中,龙门、蕊珠、敬业、梅溪4大书院最负盛名,推动了上海文教事业的普及和发展。清末废除科举,书院逐渐为新式学校取代。 此外,老城厢地区荟萃了众多名胜古迹。豫园、露香园、也是园、日涉园等私家园林不仅有楼台亭阁之胜,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城隍庙、白云观、沉香阁等寺庙的殿宇建筑和佛像造型均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巧和雕塑艺术; 书隐楼、九间楼是今日上海留存不多的明清宅第建筑。豫园经多次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沉香阁、大境阁及古城墙小北门段已修复。 (摘自《南市区志》)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