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观星台。登封市文物局提供
登封观星台上的日晷。吕宏军摄/光明图片 苗族赶秋节时,人们在“秋场”表演迁徙舞。 年画《二十四节气图》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 对于中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是3000年前黄河边农人播下的第一粒种子,是今天广西霜降时节孩子们手中的糍粑,是诗人笔下的“正好清明连谷雨”“冬至阳生春又来”,更是日常生活里的春日载阳、四时成岁。 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几年来,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七项民俗活动陆续被列为二十四节气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形成了丰富的遗产体系。近日,本报记者赴各地“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采访,溯源而上,探寻二十四节气这一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记忆与生命节律。 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数排大棚下支起的十几口大铁锅蒸气缭绕,白生生的饺子在开水中腾跃。喜庆的气氛里,人们激动地期待着,因为吃到头拨饺子可以带来全年的好运。每年冬至,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都会举行“千人饺子宴”,这是当地的一项节气民俗。 今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就在有“天地之中”之称的河南登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歌》简短的歌词里,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奥秘。12月8日,记者驱车前往登封,探赜索隐。车窗外阳光在嵩山群峰之间游走变幻,投下或浓或淡的阴影。三千多年前,揭示太阳运行规律的“二十四节气”就在这里被发现。 统治四方:周公测影定“天地之中” “周公测影台就在告成镇的周公庙内。”随行的登封文化馆馆长闫松涛告诉记者:“周公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他是西周初期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精通堪舆占卜。” 周公庙山门为明代建筑风格,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石表寓精心氤氲南北变寒暑,星台留古制会合阴阳交雨风。”这是对庙内的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作用和价值的高度概括。山门对面有一座照壁,中嵌一石刻“千古中传”,是对两台的形象歌颂。 进戟门之后,迎面立有一座下台上柱的石表,南面刻“周公测景台”五字。登封市文物局观星台文管所所长安丽介绍:“古代景与影字相通,这就是周公测影台。现存石表,是唐开元年间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旧制改建。周公最初使用的是木表、土圭,立竿见影,垒土为圭。”安丽说:“古人的宇宙观认为天圆地方,南北地广3万里。周公立8尺木表,测得日影最长时为一尺五寸,‘影差一寸,地差千里’,恰巧是3万里的一半。这就证明了登封就是‘地心’,是天下之中。” 周公在“天地之中”利用圭表之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把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又称“日短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又称“日长至”),把两个日中日影长相等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是最早确定的4个节气。登封周公测影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 周公为何要在登封测日影呢? 庙内保存的一通明代登封知县侯泰《重修测景台碑》碑文记载:“周公欲求土中,营王城,乃立王表,以土圭测日影。”这清楚地道出了周公测影的动机——寻找天地之中,以便于统治四方。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何尊铭文,印证了这段历史。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段话的大意是成王到新建成的陪都洛邑举行祭祀,向武王之灵禀告,已实现了“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就是在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建立国都,更好地统治民众。何尊中的铭文,是“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周公测影台不仅是二十四节气的发祥地,也关系着‘中国’名字的由来。”登封市文广新局局长王彩红自豪地告诉记者。 科学之光:观星台与“二十四节气” 周公测影台向北20米处,坐落着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石圭组成。“观星台由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其测影原理和周公测影是相同的,不过要更先进、更精确。”安丽介绍说。 二十四节气是怎样产生的? 形象地说,将石圭上的最长日影和最短日影24等分,每一份就是一个节气。 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登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告诉记者:“西周初期,周公测影后有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个节气。战国晚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又增记了立冬、立夏、立春、立秋4个节气,成了8个节气。西汉时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记载了24个节气。因此,秦汉时期是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之时。” 据记载,元朝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任用郭守敬进行历法改革。郭守敬将过去的8尺表改为4丈高表,又以登封观星台为中心,在全国27个地方建立了观测点。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终于在1280年编制出《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与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俗称阳历)一秒不差,但要早302年。 吕宏军说:“郭守敬在观星台的观测,把二十四节气推向了科学的顶峰。” 余音绕梁:千载不歇,文脉常新 “小雪这天,我们登封下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登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钟清敏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竟然如此灵验。这场雪从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开始,从中岳嵩山之巅飘落,祥瑞的气息覆盖了大地。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至2天。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被标注在国家通用的日历中,与藏族、回族等民族历法并行,连接着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回应着人们共通的文化情感和时间体验。 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成了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生产生活坐标和参照体系。在当代生活中,它具有多元的价值,对农业生产、文学、民俗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寒露种麦,十天不早。”这些广为流传的节气农谚,是对农事经验的科学总结,如今对农业生产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衍生出了很多谚语、歌谣、诗文,对文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脍炙人口,雅俗共赏。 二十四节气在各地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如登封千人饺子宴、九华立春祭、石阡说春、班春劝农、苗族赶秋、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等。再如,清明时节各地都有踏青的习俗,这也是一个寻根问祖的节日。对祖先的祭奠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文化标志。 “在登封周公庙,有每年春分秋分两次隆重的祭祀活动。”闫松涛说。 二十四节气,这首源自“天地之中”的歌,已经传唱了三千年。它的精神,已经融进我们的呼吸里;它的神韵,充盈在我们的血液里。这一文化瑰宝孕育于四季分明的嵩山地区,普遍适应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如今,申遗成功,世界瞩目。二十四节气将以中国国粹的身份重新走向世界,研究和了解二十四节气,就能找到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二十四节气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