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明电影院》,张安朴,钢笔水彩
你也许随着父母长辈讨论过老上海曾经的第一高楼“廿四层楼”;也许曾在大光明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又或许曾漫步武康路,想象武康大楼里发生的家长里短.......近几年,随着学者研究的日益深入、媒体曝光的愈加频繁,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些散落在上海各个区域、耳熟能详的建筑都出自一位叫做邬达克的匈牙利籍建筑师,他在20世纪上半叶活跃在上海,设计建造了60多座房子,不仅成为了上海近代以来重要的城市名片,也承载了近百年来人们珍贵的城市记忆。
《与邬达克共舞》,李乾煜,橡木、铜板、霓虹灯,2016
12月3日上午开幕的“‘爱屋·及邬’——纪念邬达克绘画雕塑邀请展”,就以艺术家的视角,重新解读邬达克的建筑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该展览位于番禺路129号的邬达克旧居,由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担任策展,共展出八位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大都来自上海或与上海结缘多年,他们用水彩、油画、装置、国画等不同形式描绘城市街景与邬达克建筑,讲述建筑与城市、建筑与人的关系。
《邬达克旧居》,陈健,水彩,2016
展览所在的番禺路129号自宅是邬达克在上海曾经拥有的最大的一个家,建于1930年,在邬达克1937年搬离后,这里曾先后作为德国领事的居所、商人邵修善的家,也曾作为中学的校舍、办公室和食堂。几经辗转,旧居产权归于长宁区政府,并为长宁区教育局所使用。2011年,对于旧居的修缮工作展开,2013年,这座具有英国乡村式样的旧居开始对外开放其一楼的纪念馆。
《绿房子》,洪健,纸本设色
此次展览选择了一层走廊以及二楼曾为邬达克卧室、书房以及工作室的几个房间作为展厅。策展人李向阳认为,艺术家是另一种建筑师,为我们构筑着精神家园。他们和建筑师的视角或许不同,但同样关注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启发我们不断地对人与世界的终极关系发问。 他们画建筑,不一定关注建筑美学的讨论,画街景,也不是对城市肌理 的研读,而是在人文主义的观照下,对都市发展人类命运做着奇思妙想般的考察。
《四行储蓄会大楼》,杜海军,油画,2016
70后的画家杜海军是江苏宜兴人,2006年来到上海成为职业画家,到今也已经10年了。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的经验和邬达克的经验有些相似,作为一个外来者来到有着各种文化交融的上海,这种新奇和冲击感是本地人所没有的。而且他建筑中的色彩运用我非常喜欢。” 杜海军的油画作品常常将焦点放在城市楼房上的一个个窗口,如同收纳了千千万万生活场景的小格子,以此反映现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表达对人们心境的想象。此次展览他创作了《武康大楼》和《四行储蓄会大楼》,他将这种占据狭小街角的建筑形式形容为一列疾驰而来的列车,十分具有动感。
《花园住宅——武康路129号》,陈键,水彩,2016
与杜海军不同,1957年出生的陈健自出生起就对这些老建筑非常熟悉。30岁前他生活在湖南路武康路附近,周围看到的大楼与洋房,是他儿时记忆里不可磨灭的符号。听闻展览的主题后,陈健拿出邬达克的建筑地图,按图索骥地重走了武康路、永嘉路、安亭路等,将一些原本不为人所熟知的邬达克建筑落于画纸。“像爱司公寓、武康大楼,大家知晓程度很高,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这些小的民居住宅同样是邬达克设计的,却少有人关注,破坏也挺严重的。”陈健说。
《可以远眺的房子》,毛冬华,纸本水墨,2015
国画家毛冬华最初开始画建筑是为了以自己的方式纪念93岁去世的外婆,上海有座“外白渡桥”,用上海话说起来很像是“外婆桥”。“我想通过画外白渡桥及其周围的建筑,来纪念我的外婆,也希望将生我养我的上海,用水墨的语言来表现。”毛冬华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几幅作品,她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没骨法表现坚实、刚硬的建筑物。如何以柔表现硬,如何以传统技法描绘现代都市,对毛冬华来说,画建筑不仅仅是对城市视觉经验的再现,也是她对于水墨画的思考和探索。
《沐恩的阳光》,应海海,油画
在旧居一楼邬达克纪念室的墙上,还有为此次展览专门制作的视频,拍摄团队把镜头对准上海城市中普普通通的市民,让他们讲述自己与建筑遗产的故事。 此次展览将贯穿整个“2016上海第二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一直持续至12月25日。文化月期间还将有其他活动,分别以论坛、研讨会、分享会、读书会等形式展开,唤起更多市民对城市建筑遗产的关注与保护。
《喂鸽》,贺寿昌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