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忠福夫妇) 我是先知道“东北福哥”这个网名,然后才了解“东北福哥”叫李忠福,我们未曾相识,从未谋面过。
李忠福很有才气,在网上以“东北福哥”名义,写了许多充满激情或感人肺腑的文章,他善于思考,勤于动笔,许多文章求是,哲理,犀利,针砭时弊,用刺谏的方式来抨击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恶劣习气,同时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与关爱,对第二故乡--延边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情怀,是一个极其有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在上海延边知青网上发表文章及评论166篇,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博文近760篇。
同时我也了解到,李忠福从国家统计局延边调查队退休后,一直留在了延吉市生活,没有回上海养老。于是我萌发了要采访李忠福的想法。
我想办法找到了李忠福的联系方式,和他谈起自己的采访计划。李忠福特别谦虚,一直在推脱,对我说:“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做过什么贡献,自己虽然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但是延边的父老乡亲把我这个17岁来到延边什么都不懂的青葱少年,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延边人民对我的好,我是一辈子都不能忘怀的,我离不开延边人民,我的血液已经融化在延边大地了”。
李忠福从小就有独立主见,小学毕业报考初中,老师劝说他别报考继光中学,因为那是区重点中学不好考,李忠福就是不听邪,报考志愿单的三个志愿全部填写了“继光中学”,想不到还真的被录取了。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父亲是上海市第五机床厂老职工,为了想让他接自己的班,一直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就等着儿子去接班。李忠福死活不去。他想,自己从小生长在上海,对毛主席特别崇拜,拿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毛粉”。当时就是想趁着上山下乡的机会,到外地去闯一闯。他私自报名到黑龙江区插队落户干革命。后来妈妈知道了,舍不得儿子跑那么远,到学校把他报名志愿改到了吉林延边。
1969年4月5日,李忠福和同校二十几名同学来到延吉县三道公社平岗大队插队落户,在农村一共待了不到两年。1970年冬天,一个很好的机会,被招工到延吉市三道煤矿当矿工。这是一个国营企业,同时被招工到煤矿的一共有200名知青,其中有15名上海知青,还有100多名农民工。李忠福因年龄小,长的也瘦弱,领导出于照顾,不让他下井,安排他学开车或者学技工。李忠福不服气,心想自己在农村200斤的大麻袋都能扛,干嘛不让我下井啊?后来在领导劝说下,李忠福被分配到矿勘查队工作。
严冬时节,勘查队一行16个人来到深山老林,住在林海雪原夹皮沟似的“木克楞”里。这是个多年没有人住过的用大原木搭建的房子,四面透风,躺在炕上,后背烫得可以烙饼,前胸盖着厚被也不能抵御寒冷,戴着面帽子睡觉也感到脸上呼呼地冒凉风。勘查队每天要跑几十里路进行勘查,大家把大饼子揣在怀里,饿了就着白酒垫饥,干活出汗,不小心斧子会和手粘在了一起拿不下来。深山老林荒无人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也没有把李忠福吓到。勘查了一个月,结束后他又回到了煤矿工作。
在三道煤矿那种艰苦的环境里,冬天贼拉啦地冷,暴风雪铺天盖地,连行走都困难;夏天蚊子、牛虻、草爬子和小咬(一种像小米粒儿大小的小昆虫,叮人吸血,只存活一天)满天飞,身上被咬的一个包一个包的,煤矿的业余生活是很单调。由于三道煤矿是在山区,地势比延吉高好几百米,所以冬天的气温也比延吉要低5度以上。刚建矿时他们住的是“干打垒”,这是一种用柳树条编制的篱笆,然后里外糊上泥巴,冬天屋子里仍然很冷,晚上睡觉头上还要戴狗皮帽子。过了几年后才陆续住上了有暖气的砖瓦房。建矿初期一切都很简陋,没有商店,没有书店,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影院。每天的生活就是宿舍、食堂、办公室三点一线,唯一的业余生活就是喝酒,下棋、打扑克。工作特别辛苦,伙食也不好,只能吃饱。可是他们这些大城市来的上海知青年却能死心塌地地在那里吃饭、上班、玩、睡觉,循环反复,好像也没有感到特别的苦闷和烦恼。就连1974年上级机关调李忠福去长春的省煤炭局工作,他曾在那里受过短训的吉林省蛟河煤炭干部学校保送他去上海复旦大学读书,这两次绝佳的机会都没有勾起他离开三道煤矿的欲望。现在回想起来他仍然很纳闷,自己那时怎么会那样傻?可想而知,当年煤矿的上海老乡之间的感情是很和睦的,很诚挚的,使他有一种舍不得离开的感觉。
刚回到煤矿后,开始让他负责烧后勤单位20多个火炉子。(办公室取暖的炉子)因为他经常给矿广播站写稿子,引起了领导的重视,被领导调到机关当文书。3个月后又分配到基建队当材料核算员,可以脱产,但是他闲不住,经常主动去工地义务当力工。
可能是矿领导发现李忠福有培养价值,1973年5月送他到蛟河煤校读书。学习煤矿生产统计。学成后回到煤矿生产科当统计员。李忠福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就想入党,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后,每周两次义务下井参加煤炭生产。虽然每个月工资只有33元,他还是感到很满足。领导看他工作能力强,把煤矿生产统计,物资统计,基建统计,劳动工作统计四个人的工作,全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李忠福一个人24小时吃住在办公室,在生产大会战时,李忠福还担任了矿调度室的调度员,当时真是废寝忘食,从来都不感觉累。他的思想很单纯,就是想把自己的工作干好。由于工作出色,1973年--1979年一直被评为全州煤矿系统优秀统计员,1973、1974、1978年曾三次被评为吉林省煤炭系统优秀统计员。
1975年,曾经是李忠福老师的蛟河煤校黄之航老师很赏识他,想以学校名义保送他到复旦大学读书,然后回蛟河煤校当教师;吉林省煤炭工业局也想调他去工作。李忠福没有去,感到还是在延边工作好,因为舍不得延边的朋友们。这样他在基层的煤矿一干就是10年。1976年底,经人介绍,和延吉市知青小李谈朋友,高中毕业的小李,1978年从农村考入延边大学中文系读书,这样两个人鸿雁传书,直到1982年小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老头沟一个中学当老师。
1982年,他们俩喜结良缘。两地生活实在是不容易,李忠福第一次向领导提出要调回延吉市的要求。优秀人才谁都想要,州煤炭局长亲自来要人,延吉市工业局,延吉市统计局、延吉市计委都在抢李忠福,让李忠福感到特别为难。去哪去好呢?延吉市人事局说,李忠福是我们延吉市的人才,谁都别想拿走!这样李忠福到延吉市计划委员会上班了。
由于当时中国是计划经济,物资供应都是有计划的,都是由政府统一调配的。李忠福分管的工业科(分管全市的工业、交通计划),下属100个工厂,三个运输公司,他把全市企业的数据都记在了心里,每天来计委要物资的厂长就像走市场一样,人特别多。钢材,水泥,木材大量紧俏物资都在李忠福的手里,只要他一句话,什么事情都能够解决。但是李忠福不会用权,非常清廉,每天仍然骑自行车上班,骑着自行车到基层工厂去了解各厂家生产的需求,把紧缺物资批给真正需要的单位。
第二年李忠福被提拔为工业科长,虽然大权在握,由于他很清廉,所以全家一直住在一个租赁的小平房里。1983年爱人快临产了,李忠福才想办法把她调到延吉市四中当班主任。再后来爱人被调到延吉市一高中当班主任,由于工作出色,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副教授待遇)全州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1985年,爱人小李萌发了想到南方去闯闯的念头,李忠福也特别想调到南方去,这样可以离上海的父母近一点。通过招聘,李忠福两口子被镇江市人事局看中,只要李忠福两口子想去,李忠福可以调到镇江市建材工业公司当科长,爱人可以到公司子弟学校当老师,级别升两级,并且分配一套两居室的新房子。这下把延吉市计委急坏了,说什么都不放,对他说:你走了,你的工作谁来顶替?现在你的业务谁都不熟悉,你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怎么可以轻易地放你走呢?”在与李忠福多次协商后,让他去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毕业后,还得回到延吉市工作。
李忠福边上班边复习,只剩下一个星期才脱产复习,凭借李忠福的学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真的被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计划专业录取了。在大学学习的两年,李忠福的眼界开阔了,思想和学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大学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里,读了大量的书,充分吸收了营养,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加成熟了。并且在大学入了党,还担任了学校学生会的交响乐和棋类学会的负责人。
1987年大学毕业回到延吉市计经委,担任综合科长,手中的权利更大了,包括延吉市城市发展规划的各种审批手续都掌握在手中。但是李忠福头脑特别清醒,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千万不能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钱,都是人民的,自己的职责就是把每一分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1989年李忠福被安排到延吉市统计局当局长,主持工作。
下面是1996年《中国统计信息报》记者对李忠福采访后写的文章:(节选)
——记吉林省延吉市统计局局长李忠福
一个来自上海大都市的知识青年,扎根边疆几十载,光在统计工作岗位上就耕耘了三十几年;三十年来,他鬓染霜发,呕心沥血,把一切精力都倾注在他心爱的统计事业上,用单调的阿拉伯数字弹奏出一曲曲美丽的乐章,用执着忘我的热情开辟了统计事业的新天地,塑造了一个“品牌”,树立了当代统计人的形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谓的佳绩。在他的努力下,延吉市统计局在全国县级政府统计系统中开创了三项第一:第一个公开出版“统计年鉴”,第一个开办“统计信息网站”;第一个建立全国性的“统计信息联络网”。在吉林省统计系统中第一个建立统计执法稽查队;在延吉市直机关中该局连续九年获“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的荣誉,李忠福本人也多次被省、州统计局及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1996年,他作为吉林省统计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受到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表彰。
潜心钻研业务,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成绩显著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李忠福真实的工作写照,他始终认为:“对党最大的忠诚是为党做好工作,奉献自己”。就是坚守这样的信条,使得他对统计工作有股执着忘我的热情、有种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他的办公室摆满了各类统计书刊、杂志和统计年鉴,累计藏书千余册,一有时间他就埋头于这些书中,从中摄取营养。这些年他累计写读书笔记几十万字,撰写统计分析和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他撰写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改革和建设的新形势》、《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永远鲜红的党旗》等十多篇有价值的文章曾被刊用。他主编的《延吉统计年鉴》连续十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注重学习成为李忠福身上的一大亮点,经过学习,他对统计局所有业务都了如指掌。李忠福还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全局同志。在他的感召下和带领下,延吉统计局相继出现了一批岗位能手,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好成绩:不仅各专业报表质量名列延边地区前茅,有部分专业还达到了零差错率;工业普查、人口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统计执法等各项工作多次获得延边地区综合评比一等奖;1995年获全省统计自动化建设先进单位;1997年获全国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先进集体;1996年获全国工业普查先进集体;2000年获全省统计执法检查先进集体;2001年被授予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称号。这一切与李忠福的辛勤劳动分不开,是他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浇灌了延吉市统计局这支绚丽之花。
锐意改革创新,在统计领域有所作为,与时俱进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人性最美的境界是灵魂与事业的完美结合”,这一特点在李忠福身上体现尤为突出。为了使统计工作能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他多方想办法、动脑筋,不断拓宽统计工作的服务领域,在按时完成各项报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此,他首先提出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从过去单纯向上级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条条”型拓宽成主要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块块”型。要“条块”结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使统计局成为地方党政领导的好参谋、好助手,成为联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为便于市党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数据,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们主动承担工业企业旬报任务,并增设了有关产品销售情况及本月预计完成等指标;增加了全市工业生产月快报工作;从1993年起,将年度《统计摘要手册》发行时期提前到3月初;将《社会经济统计月快报》编印日期提前到月后10日前;同时他们还坚持在“两会”召开前整理出年度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小册子,每年2月初按时发出《统计公报》;相继编辑了《全国中等城市社会经济情况》、《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首府发展情况》等横向对比性资料;积极倡议参加“全国中等城市统计信息网络”组织,并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了统计信息联网;1991年,他又大胆地把延吉统计资料汇编改编成统计年鉴,开创了全国县级市出版“统计年鉴”的先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99年,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不仅建立了“局域网”系统,而且在“因特网”上创办起“延吉统计信息网”,在全省县市级统计局中首屈一指。
甘于吃苦奉献,在领导岗位上努力践行“三个代表”
“要象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这是李忠福常说的话语。在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与失。他把荣誉让给别人,重担却总是自己承担下来,冲在前,干在先。用同志们的话说:“困难面前有局长,局长面前没困难”,在大家的心目中,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在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中,他心里经常装着包保户的冷暖,惦记着他们的生活状况。包保户陆鹏之子被打致伤一案,他了解情况后,多次去派出所询问案情进展情况,去法律中心进行法律咨询。事后陆春琦全家曾专门到统计局送来锦旗和感谢信。称赞他是为民、爱民、想民的好公仆,《延吉晚报》、《延吉电视台》的记者曾作了专访。
李忠福把爱奉献给他人,把吃亏和吃苦留给自己,到处在播撒着人间真情和友爱。局里每个职工家中有个大事小情,他都牵肠挂肚,跑前跑后,而他自己这些年却从没休过一次探亲假,从没因个人的事耽误过一天工作。李忠福就是这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领导干部的风范,在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想不到李忠福这样一个对党的事业那么兢兢业业的人,也会被某些小人盯上的,一纸检举信告到了检察院,说他有经济问题,随后李忠福被检察院传唤了48个小时。社会上某个“好心人”对李忠福说,只要他拿出5万元钱,就可以帮助摆平事情。李忠福义正辞严地对他说:“钱,我一分都没有,即使有,我也不会给你的,如果我给你钱,说明我有问题,组织上现在调查我,说明组织是在爱护我,事情会弄清楚的,我相信组织!”通过组织的审查,李局长一点经济问题都没有,他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同事们调侃说:“李忠福当了十年的局长,手里的权力那么大,却住了十年的火炕楼(一般的楼房都是集中供暖的,而火炕楼得自己烧煤取暖)”。是啊,每年冬季,李忠福得把4吨蜂窝煤和引柴搬到五楼,然后还得把炉灰运到楼下,他当了十年的局长,楼上楼下搬了十年的蜂窝煤,每当李忠福在搬煤时,邻居都笑着说:李局长,你又在搞运输呢?
1996年李忠福被评为全国统计系统劳动模范,获国家人事部,国统局联合嘉奖。
2003年李忠福调州统计局工作,同年担任国家统计局延边城市经济调查队队长;2008年为了培养年轻人,让位担任国家统计局延边城市经济调查队队长副队长,享受正处级待遇,2012年光荣退休。
我问到李忠福,退休后,为什么没有回到上海去养老。李忠福说:2000年萌发过在上海买房子的想法,当时上海房价每平米只有几千元,但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时机,所以房价一涨再涨,等到自己想出手时,房价涨到每平米几万元,又承受不起了。儿子和爱人的户口早就迁到上海去了,儿子在吉林税务学院毕业后,在上海电信部门工作了6年,由于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又一个原因是父母还留在延吉,所以又回到了延吉市,自己开了一个旅游公司,专跑长白山专线,凭着自己的才能,公司也办得不错。
退休后李忠福,热衷于知青的公益事业,担任了上海延边知青网的编辑,负责两个板块,一个是《延边风彩》,介绍延边地区的建设信息,另一个是《两地彩虹》,联络上海知青和延边乡亲们的感情。2013年,延边苹果梨大丰收,由于信息不畅,苹果梨滞销了,李忠福通过知青网站,向已经回上海的知青们发倡议,在大家的努力下,曾经在延边的上海知青帮助卖了15吨苹果梨,延边的乡亲们特别感动。
在李忠福等上海知青热心倡导下,留延吉的上海知青们经常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逢年过节经常聚会,大家聚在一起,谈谈退休后的生活,谈谈对第三代的培养和教育问题。目前回上海的老知青们大部分都已经退休了,凭着对第二故乡特殊的感情,每年都有大批的上海知青回到延边来探亲旅游,李忠福和留延吉的上海知青都会热情地接待他们,帮助他们寻找老乡,当导游,借宿,提供车辆,请吃饭,虽然人很累,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心里特别高兴。
网友们是这样评价李忠福的:
东北福哥(李忠福)是留延知青的召集人,也是我当年在延吉市计经委工作时的同事,好朋友,他在知青网上起到了延边、上海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桥梁纽带作用,使我们回上海的知青对延边的发展、现状、所关心的各种情况有了与时俱进的了解,使我们这些对延边怀有怀念、留恋的知青朋友的第二故乡情结有了依托和寄托,他还经常接待回访延边的知青们,去年我们回延吉市,就受到了他,以及孙居巩、施建平、孟教授等的接待,感激至深。东北福哥(李忠福),在大伙的心目中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的福福的哥们印象和形象!为他点一个赞!
近几年李忠福爱人身体不太好,他对我说,自己在上班时候,爱人忙里忙外,对家庭付出得太多了,就是因为有爱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自己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地照顾好爱人,每天做好三顿饭,高高兴兴地让爱人安心养病,早日恢复健康,然后领着她天南海北地去旅游,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李忠福对目前的生活特别满足,他对我说: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宝车百乘,也是有愁有烦。
李忠福不喜欢争名夺利,喜欢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他说,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欲望,就会有太多的烦恼,就不会有幸福可言,自己生活到现在的境况,已经很满足了。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