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九亭 ——余江县锦江镇九亭村上海知青插队45周年感恩之旅记
时间:2015-04-24来源:转载自鹰潭日报 作者: 许志平 点击:
次
曾经在江西余江县插队的上海知青,在他们下放四十五周年之后,作了一次对第二故乡的感恩之旅,回访之旅。福建日报记者许志平做了专门的报道。
“大娘你好,我好想你——”,“叔叔,我又回来了——”。2015年4月9日至12日,45年前在余江锦江镇九亭村插队的30多名上海知青回到九亭,见到久别的亲人,知青与乡亲们深情拥抱,泪水盈眶。看到熟悉的田野,来到曾住过的土房,知青们百感交集,当年下乡插队时的那一幕幕历历在目——
艰苦岁月九亭乡亲给了知青无微不至的关爱
1970年3月26日,是知青们终身难以忘怀的日子。经过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后又转乘汽车、拖拉机,江世安、张庆芝、过以群等39名上海市安图中学初中毕业的学生来到锦江镇(当时云峰公社九亭大队)插队落户。当时他们年龄在17岁左右,肖莉莉还只有16岁。离开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偏偏的小山村,知青们十分茫然,许多人不知所措。金伟雄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九亭村的情景。这一批有3000多知青下放到余江,云峰公社有300多人,钱建国等39人分到九亭大队。来到九亭已是晚上,四周群山环抱一片漆黑,进村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年少的知青十分害怕,女同学则不敢下车。个子高大的金伟雄表现出男子汉气概,独自一人随前来迎接的村民进村,其他同学则又乘拖拉机回到公社。
知青插队生活十分艰苦。70年代初,农村一切农事都是原始手工生产,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体力劳动十分繁重。郑永祥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劳动撒牛粪的情景。牛粪要用手抓均匀撒在田里,知青们细嫩的手怎么也不敢抓臭哄哄的牛粪。村民一边手把手示范一边教育知青,要想庄嫁长得好,肥料是个宝。在村民鼓励下,知青们咬着呀抓起牛粪。以撒牛粪为起点,知青们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插队生活。
艰苦的岁月,九亭的乡亲给了知青无微不至的关爱。九亭地处赣东北山区,青山绿水田地肥沃,民风纯朴人心善良。知青刚到九亭,都不会做饭,头几个月是吃派饭。毕建设所在的白皂队有30多户,村民轮流请知青吃饭。当时村里尚不富裕,村民们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咸鱼盛情招待知青。村民间还相互攀比,你家菜好我家菜更好。当年作为鹰潭下放干部的刘景致父母对知青关爱有加,有好吃的往知青住的地方送,被子优先给知青盖,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卢惠琴至今还记得刘家送来的粉蒸肉和芋头煮泥鳅。肖莉莉等年纪小的知青,则由村民陈炳娥、吴春娥结对关照。后来知青自己烧饭,不会生火,村民手把手教,告诉知青人要虚心,火要空心。没有油,村民送来,村民菜园的菜,知青可任意去采摘。逢年过节,村民都会请知青来家作客。知青也将上海带来的香皂、的确良布料等赠送给村民。
在村民的帮助下,知青们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他们学会了插秧、耕田等农活,自己种菜、养猪、养鸡。见到牛粪不再嫌臭,而是双手捧着放到自己的菜地。春天,知青与村民一道赤脚在冰冷的田里栽禾,夏日双抢冒着烈日割稻子、挑谷,寒冬时节挑土筑水库。插队期间,知青们受过蚂蟥钉咬,毒蛇惊吓,吃过许多苦、受过许多伤、也流过许多泪,但磨练了意志,强壮了身体,有人还收获了爱情。更可贵的是在九亭村感受到纯朴的民风和人与人之间的浓浓真情。
知青与九亭村民结下亲情并终身感恩
1978年至1980年,知青们陆续返城回上海。此时,毕建设、杨雪梅等39名知青在乡村已劳动了近十年。
十年的插队生活,知青与九亭人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走一批,村民都与知青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挥泪告别。肖莉莉是一路哭着回上海的。当年她最小,村妇女主任陈炳娥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她。
回到上海,知青们大多进厂当工人,有的自考上大学,还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又有人经历改制下岗。如今,他们都已是60多岁的花甲老人,退休安享晚年生活。45年过去,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令他们最难忘怀的是九亭的乡亲。多年来,知青与村民之间就像亲戚一样来往,肖莉莉等人多次请九亭的村民到上海做客,陪他们游外滩,逛南京路。今年正月初二,毕建设的儿子结婚,特地请刘景致到上海参加婚礼。
五年前,九亭知青第一次结伴回村开启寻梦之旅。今天,在插队45周年之际,再次相邀到九亭进行感恩之旅。闻讯知青到来,村民早早在村头等候,用打麻糍、煮糖水鸡蛋、包麻叶果等乡村最隆重的礼节欢迎知青。亲人相见格外亲热,虽然大家都已两鬓斑白,九亭的老人们依旧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摸着知青的脸,喊着知青的小名。时隔多年,肖莉莉、郑永祥、杨雪梅等人依旧能说出一口地道的余江方言。闻讯陈炳娥老人去世,肖莉莉十分悲伤,送上鲜花与知青一道跪拜在老人坟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改革开放以来,九亭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羊肠小道如今已是宽畅的水泥马路;破旧的土房已被幢幢小楼取代;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网络、电话一应俱全;田野里机声隆隆,再也不是手工耕种。但唯一不变的是九亭村纯朴的民风,九亭人依旧勤劳善良,村民之间相互帮助,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尊老爱幼蔚然成风。中央组织部派人前来调研,将“九亭现象”作为农村基层典型向全国推广。九亭村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敬老模范村等称号。
看到九亭的巨变,知青们十分欣慰。他们到田间、进老屋寻访当年的足迹;他们拜访村民,每到一户都送上从上海带来的礼品。在村里,知青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大碗吃饭,饮酒猜拳,其乐融融。
此次感恩之旅的组织者姜震荣、江世安说,在九亭我们磨砺了意志,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懂得了善良,知道了感恩。这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们将终身珍藏,并世代相传!知青们纷纷表示,五年、十年后,我们还会再来九亭,九亭十年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
(责任编辑:晓歌)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