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马金凤与《新民晚报》

时间:2020-11-12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金昱杉 点击:
梅兰芳送给马金凤的点翠凤冠 ◆金昱杉 1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在收信人的行列中,就有98岁的豫剧泰斗马金凤。 2009年,马金凤受邀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
梅兰芳送给马金凤的点翠凤冠

 

 

 

 

      ◆金昱杉

      1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在收信人的行列中,就有98岁的豫剧泰斗马金凤。

      2009年,马金凤受邀成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为国内首个豫剧本科班授课指导。今年,在学校建校70周年的校庆之际,马金凤欣然在给习总书记的信上签字,表达自己对戏曲的心意,如今能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马金凤表示:“能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我感到很意外,也很荣幸!总书记回信勉励我们‘要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这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把戏唱好,把学生教好,是我的任务、我的使命,能唱就唱,唱不了就教、就宣传豫剧。只要还活着,就不能忘记人民交给我的任务。”

      马金凤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1953年底,她到上海巡演,《新民晚报》曾连续报道,其中由她参与改编并主演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作为重点被报道,这为马金凤与《穆桂英挂帅》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其间,她还因此结识了梅兰芳先生,后被梅兰芳先生收为徒,1959年梅先生还将《穆桂英挂帅》改编为京剧。1954年元旦,马金凤携《穆桂英挂帅》录制华东、上海人民电台元旦特别节目,而《新民晚报》的持续报道见证了一切。

      2

      1953年《新民晚报》还未改名,还被称为《新民报晚刊》。马金凤被称呼为马瑾风,跟随河南商丘人民豫剧团首次旅沪演出。

      12月16日第二版刊文《豫剧人民剧团来本市演出》(图1),内容介绍了豫剧与剧团人员,此文应当是一个常规介绍,为了让上海读者更快熟悉豫剧,在文章的开头还有“豫剧就是河南戏,在去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荣誉奖的爱国艺人常香玉,就是豫剧演员”的描述。12月17日第二版刊文《河南商丘人民豫剧团昨晚演出招待本市文艺界》(图2):“十六日晚七点半在北京西路泰兴路丽都花园大戏院演出《藏舟》、《反徐州》、《穆桂英挂帅》等三剧,招待本市文艺界及有关单位……《穆桂英挂帅》由马瑾风(饰穆桂英)……他们的表演一般都比较认真努力,马瑾风的演技尤为引人注意。”丽都花园为上海市政协文化俱乐部(上海市政协机关办公室1977年迁入),是上海各界人士联谊聚会的场所。

      12月19日,第五版刊出演出预告:“丽都花园,二时七半,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廿二号夜场《穆桂英》马瑾风主演。”12月20日第二版刊出马金凤主演《穆桂英挂帅》的剧照,并发文《河南商丘人民豫剧团来本市公演》(图3),内容是:“河南省商丘专区私营公助人民豫剧团,最近来本市作观摩性公演……十六日该剧团演出一个夜招待本市文艺界。图为招待演出时,该剧团主要演员马瑾风表演的《穆桂英挂帅》。”同版下方有22日《穆桂英挂帅》演出的预告。

      12月21日,第五版刊出演出预告,内容是:“明日场休息(只演夜场),《穆桂英》马瑾风主演。23至26夜场,《穆桂英》。”从中可以看出,《穆桂英挂帅》的场次持续增加,可见之前的演出颇受欢迎。12月22日第二版刊出专访,题目为《谈豫剧和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图4),这篇专访与16日的常规报道截然不同,前两段详细的介绍了豫剧的定义和地域特征,第三段称:“这次来沪演出的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是豫剧界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剧团。它的成员,大部分是主要演员马瑾风同志过去私人领导的中原剧团的团员。”同时该文还详细介绍了马金凤、阎立本和李根保的演出风格、擅演剧目,并称赞了马金凤与阎立本的生活朴素。

      25日第五版刊出当天夜场《穆桂英》演出预告(图5),其上加了一句:“连夜客满,今夜请早。”这句提示,首次出现,也仅出现于《穆桂英挂帅》的演出预告之中,且马瑾凤的名字字体加粗加大,与剧目名《穆桂英》同列。

      12月30日、31日连续刊出演出预告,涉及《二度梅》《美人计》马瑾风双剧、《织黄绫》《新打金枝》马瑾风双剧。而在12月31日第三版刊出的《华东、上海人民电台一九五四年元旦特别节目》中,马瑾风领衔的《穆桂英》在中波一零八零,一三三零周。

      这个过程,马金凤在1989年10月刊登于《新民晚报》上的《我演穆桂英》一文中详细记载:“五三年我第一次来上海,那时我在河南商丘地区人民剧团。小剧种、小剧团带着未经细致加工的节目进大上海,我的心情紧张而不安,担心演出失败。万万没想到,演出受到上海各级领导、新闻界和文艺界的支持,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文中还回忆了在上海演出被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点名让其带《穆桂英挂帅》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沪部队和刚刚回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回忆了结识梅兰芳先生,并得到梅兰芳先生对其表演和身段的指导;回忆了结识赵丹先生,得到了对于化妆的建议。在文章最后,马金凤写下:“时隔三十多年,我又重来上海参加全国戏曲名家研讨汇演活动。我特意选演一折《穆桂英挂帅·捧印》。我想,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戏曲艺术,就需要穆桂英那种英雄气概。”

      在采访过程中,马金凤先生非常感激上海和《新民晚报》在她初入上海时,对她、对豫剧还有《穆桂英挂帅》的肯定,同时她还非常感念梅兰芳先生的帮助。梅兰芳先生在1953年底从上海观看完《穆桂英挂帅》之后,建议:“穆桂英是辞职还乡的,不是被革职,所以在服饰上不能按一般青衣处理。她当时已年过半百,要穿团花紫红色的‘对帔’,加‘潮水’,才能说明人物的性格,‘头面’要戴蓝‘点翠头面’。”四年之后,梅兰芳先生到洛阳观看马金凤演出,送给她了一个头面,便是头图这一顶点翠凤冠。这个凤冠马金凤一戴就是六十多年,再也没有换过其他行头。梅兰芳先生1959年改编移植《穆桂英挂帅》,作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剧,这也是梅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排演的唯一一出新戏。

      几年前,马金凤先生曾动过一个手术,有时别的事有些糊涂,可是唯独戏的事儿记得清清楚楚。她反复强调:“豫剧改成京剧是能改的,为啥呢,因为都是板腔体,老百姓也爱听!移植剧目也是学问,不能乱改,你得找有共同点的。咱唱戏,得让观众爱听。”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