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张文宏获奖了!他说:“你们认识的不是真实的我”

时间:2020-05-31来源:腾迅网 作者:上观新闻 点击:
2020全国创新争先奖上海获奖名单揭晓 上海共有3位奖章获奖人和17位奖状获得者 张文宏榜上有名 据悉,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奖章获奖人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不超过300名科
      2020全国创新争先奖上海获奖名单揭晓

      上海共有3位奖章获奖人和17位奖状获得者

      张文宏榜上有名

      据悉,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奖章获奖人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上海表彰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王红阳(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常兆华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上海表彰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奎岭 上海交通大学

      王 韬 东方医院

      王华平 东华大学

      叶叔华(女)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代正华 华东理工大学

      冯晓峰 中国建设银行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杨为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研究院

      吴志强 同济大学

      何祖华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

      陈德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黄 震 上海交通大学

      董佳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董绍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蒋昌俊 同济大学

      2020年伊始,张文宏“火”了

      从1月的“党员先上”“不要欺负老实人”

      到2月的“你在家不是在隔离,你是在战斗”

      到3月的“防火防盗防同事”

      再到4月的“早餐不许喝粥”

      ……

      简洁、耿直、幽默的说话风格

      使他成为了“网红”医生和“硬核男神”

      为大众所喜爱

      180秒细数张文宏医生金句

 

      但张文宏说:

      “你们认识的不是真实的我”

      ▽

      5月29日下午,上海社科会堂,走向台上已经准备好的发言席,张文宏犹豫了一下:“我在复旦大学讲课都没有资格坐着的。站着讲有个好处,不容易讲得太长。大家都说我是话痨……”

      疫情早期我的预言,很多人不相信

      但反正当时也没多少人认识我

      “天空飞过一只蝙蝠,故事就开始了。似乎有点像《哈利·波特》的电影……”张文宏从新冠病毒的历史讲起,“对新冠病毒起源的争议很多,但有一点越来越形成共识,那就是这次病毒来自自然界。病毒从哪里来?讲的是证据,也就是基因。”

      人类对冠状病毒的关注始于2003年SARS流行。当年上海确诊病例仅8例,创造了一个奇迹,“真的搞得很定”。

      “这一次上海的防疫效果也比较好。我和很多外国专家交流,他们都会问,上海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当时马路都封掉了?”张文宏说,每一位市民都可以证明,我们的确过了一个比较冷清的春节,但超市、医院、银行、邮局等都在运转,整个城市从来没有封闭,市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不能隐瞒,那就是传染病的病例。上海市民按照政府制定的策略,用相对轻松的姿态度过了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时期。”张文宏笑道,“今天我从华山医院开车过来,3公里路开了半小时,说明复工复产的情况非常不错。”

 

      和2003年SARS相比,新冠病毒虽然是基因相似的“两兄弟”,但“性格”有差异,潜伏期更长,传播更具有隐蔽性,防控难度更高。“从目前来看,东亚国家和地区取得的防疫效果比较理想。当然,大家采取的打法不同。像中国这样在两个月内‘搞定’的确非常罕见。”

      张文宏回顾,在疫情早期,“华山感染”公号就曾预言,“按这个打法,2-4个月可以控制疫情”。“当时我敢这样预言,这个预测是基于传染病的特点作出的。很多人不相信,但反正当时也没多少人认识我。”

      张文宏说,防疫策略行不行,最终看战果,“病毒不是政治问题,是科学问题”。

      那些都不是我,不是感染科医生

      真实日常的工作场景

      “很多人是从我讲‘党员先上’开始认识我的,好像我总是在接受采访,在这个地方讲讲课,在那个地方和其他专家吵吵架、看看病人。但那些都不是我、不是感染科医生真实日常的工作场景。”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与病毒、细菌发展共存的历史。优秀的感染科医生就像是捕捉新发病毒的猎手。

      2017年6月27日,华山医院感染科接诊了一名发热待查患者。入院时这位中年妇女患者已反复发热、头痛两周,视力下降十天,难以查出病因。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在养猪场工作,发病前一天曾被猪圈中的污水溅入双眼,张文宏立刻警觉起来。

      “马上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猪疱疹病毒,也就是猪瘟里的类狂犬病毒。”张文宏展示了当时他的一位学生在江西农村养猪场做病毒取样的照片,“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工作场景。”华山医院感染科确认了猪疱疹病毒的跨种传播,在全世界属首度发现。

 

      胆小的人活得长

      “人与动物在自然界共存,新发病毒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要有一支公共卫生体系的常备军,才能在新发病毒的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张文宏说,上海提出在2025年建设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我要给上海打个广告,上海是非常宜居的,因为它安全。”

      “胆小的人活得长。”张文宏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对自然有多敬畏,你存活的概率就有多大”。“人类发展的高度越高,对自然界应该更敬畏。”

 

      “当初,我敢预测在2-4个月内控制疫情,是基于对我们社会主义的信心。疫情发展到这一阶段,全世界已经不得不接受‘与疫情共舞’的策略。”张文宏说,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疫情可以得到控制。”

      “未来,当国际航空重新开放,世界重新流通,包括我在内的公共卫生从业者就要重新回到战斗岗位。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防住疫情,而是在防住了的同时,发展了多少经济。我做我的(防控疫情),你做你的(复工复产),这就是我们的新常态。”

 

      现在黑我的人蛮多,不用理会

      人红是非多,真是喝粥都会塞牙缝。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张文宏曾表示,自己不用微博,华山感染也没必要再弄个微博了,有公众号就行了。结果,形势比人强。没过几天,“华山感染”重新启用了几年前注册的微博账号。他说,最近关于他的谣言比较多,他想有个渠道进行澄清。

      “人活着很难的。”他感叹。

      闲聊时有人说起,现在微信上有篇文章对他不利。他说,“现在黑我的人蛮多的,我现在微博基本上都不看,不用理会”。过一会儿,还是拿来对方的手机翻看起来,边看边说,这种文章大家一看就知道荒谬,没事。

      如今的张文宏,越来越如履薄冰。就像人们所说,世界分为新冠疫情前和新冠疫情后。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公众人物,疫情结束以后,在专业领域还可以继续发声。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相关作者:施晨露 俞陶然等

      微信编辑:皮小姐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