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精神

时间:2020-03-11来源: 中和书院 作者:韩星 点击:
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提到感恩,很多人往往以为是西方的舶来品,其实我们中国文化很早就有感恩精神,特别是儒家。感恩一词在西方与基督教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字中感,《说文心部》:感,动人心也。动则有感,有感必应


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提到感恩,很多人往往以为是西方的舶来品,其实我们中国文化很早就有感恩精神,特别是儒家。“感恩”一词在西方与基督教的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字中“感”,《说文•心部》:“感,动人心也。”动则有感,有感必应,应复为感,感复有应,双向互动,交相感应,万事皆通,所以天地之间的事物也就在这个循环不已的动态的过程中结成了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恩”,《说文•心部》:“恩,惠也。”《广韵•痕韵》:“恩,恩泽也,惠也。”又:“恩,爱也。”说明恩有恩惠、恩泽、情爱的意思。《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孔颖达疏:“恩属于仁”,是说恩是仁的一种体现。“感恩”二字联在一起就是感怀恩德的意思。相关文献如《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感怀恩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不能感怀恩德,知恩图报,或者恩将仇报,以怨报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兽不如。儒家据此而有人、禽之辨,有君子、小人之辨。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深厚的感恩思想,以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格言流传在社会上,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唾弃“忘恩负义之人”痛恨“恩将仇报之徒”。还有很多情真意切的诗,表达感恩之情,如《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朱熹《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朱熹认为这首诗通过赠答表达人们感恩之心,深厚情意的诗,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男女爱情的报答。
二、感恩天地、父母
在儒家学说中,个人有生身之父母,人类也有与万物共同的“大父母”,即天地。《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感恩生身父母,发展出来孝悌为仁之本;人感恩天地大父母,发展出来从亲亲之情扩充为“仁民而爱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普世道德。张载在《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朱熹《西铭解》说“人之一身固是父母所生,然父母之所以为父母者即是乾坤。若以父母而言,则一物各一父母;若以乾坤而言,则万物同一父母矣。……古之君子惟见其得道理真实如此,所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推其所为,以至于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而非意之也。”也就是说人除了出生之父母之外,还有天地之父母,这个天地父母就是“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礼记·礼运》:“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周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乾为天之运动的刚健性质,君子取法于天行的健动不止,在个人的修养方面自强不息。以坤代表地的厚重顺承的性质,君子像大地一样,以博厚的德行待人待物。《周易·乾卦·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天道是一切的根源,万事万物,流变凝聚,成为万有品类的形质,都是它的功能。它是宇宙光明自始自终的能源。它的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包含了六个位的程序,形成宇宙的作用,犹如六龙驾御天体运行一样。由于乾道变化,万有物类各得性命,保持了与原初状态的和谐一致性,这才更有利于贞洁的生命体。古往今来万物赖地生长,坤体柔顺地承受了天道法则而资生万物,其德性正大而以至达到无边疆域,并含有弘博光明远大的功能,使万类都因此而亨通成长。另外,坤道还有直、方、大的三德。《中庸》和说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人为天地所生,生存于天道之间,当然要感恩天地。感恩天地,覆我载我,育我养我,生我长我。进一步就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一体,人最为尊贵的思想。《孝经·圣治章》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昺解释说:“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孝经注疏》卷五)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用比较的方法,从现象和本质上说明了为什么天地万物中人最为尊贵的道理。《礼记·礼运》认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有突出的价值,人是一个具有感性、能够创造、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万物之灵。董仲舒说:“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故莫精于气,莫富于地,莫神于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地之间人为贵,天地万物引人的存在而有价值、有意义,天地万物也为人的生存于发展提供了基本资源。所以,我们要感恩天地万物。
 感恩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我们的身体和器官都来自于父母,不能损伤,爱惜身体是孝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要素。《诗经·小雅·蓼莪》非常动人地抒写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父亲啊,生了我。母亲啊,养育我。抚慰我、爱护我、喂大我、教育我,照顾我,关怀我,出来进去抱着我。我要报答父母的恩德,父母的恩德比天还浩大无尽。这首诗作为孝子感怀父母之诗,至情流露,备极哀痛,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说明子女之所以应孝,是为了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从情感来说,这仍是血缘的“亲亲”之情;特别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感恩情怀。《论语·阳货篇》宰我问三年之丧并提出缩短丧期的意见,孔子问宰我,如将三年之丧缩短为一年,则在父母去世周年之后,就可以吃米饭,穿锦衣,你的心能安吗?宰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安”,这使孔子一时无语,使孔子意识到宰我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不能守孝三年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宰我出去以后,他对其他弟子们说宰我“不仁”。所以,刘向《说苑·修文》谈到这个问题就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制丧三年,所以报父母之恩也。”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佛教也提倡感恩父母:“父母恩德,无边无量,不孝之愆,卒难陈报”(《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法常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观无量寿佛经》中提到,修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学会感恩,要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这是一个人最原始、最本能情感。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又怎么可能感恩其他人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优良传统美德,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道教认为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人道之首,便是“孝”字当先,《太平经》曾提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的观念,道教著名科仪著作《十种报恩科》中总结了从出生至死亡父母对于每个儿女都具有的十种恩情,分别为: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所以,这样的一份因果,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都需要我们对父母报恩。
三、感恩老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周礼·地官·大司徒》:“四曰联师儒。”郑玄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师儒是在民间进行道德和礼乐教化的儒者。因为师儒是以道教人,所以就有尊师重道,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才有尊师重教。《荀子·大略》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就是说是否尊师重傅是一个国家兴衰的表征。《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非父不生……非教不知。”《荀子·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把师提到了与天地、君父并列的地位,以师为治国理政之本。现代民间大儒段正元夫子说:“父母恩在生养,无父母身从何来;师恩在口授心传,无师教诲,则五官百骸之灵性,何能践形。故师者,又是一重性命父母,所不敢忘者也。不忘师,便重道。重道即所以报父母。”(《大成礼拜杂志第五礼拜性命父母》)父母生养人,师傅教育成人,师是又一重父母,故“师生相亲相爱,甚如父子之感情”(《师道职权》)。所以,一个人既要孝顺父母,又要尊敬师长,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
四、夫妇恩情
夫妇感情是特别的一种感情,青年男女从陌生到相识到成为一家人,相亲相伴随一生全赖感情和道德维系。因为夫妇没有血缘的自然亲情,差别又很大,要终身相守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古人认为天地合而后万物兴,夫妇关系原本是合二姓之好,上以嗣宗庙,下以继后世。夫妇之伦关键是一个“情”字,如果没有特别的感情维系其间,轻则吵架打架,重则动辄离婚,造成父母孝道不能尽,子女教养不能行,直接影响到父子一伦,间接影响到君臣、朋友之伦。因为家庭是社会细胞,所以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儒家认为夫妇关系除了情感还在礼敬,相爱如胶漆,相敬如宾客是传统夫妇的理想关系。《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白虎通》云:“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又云:“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也,以礼屈服。”“夫扶妻齐”首在丈夫以道义接扶妻子,而妻子则要以礼仪服从丈夫。这在今天可以说就是夫妻双方互相合作的意思。夫妇感恩才能相依为命,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应对人生惊涛骇浪,使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福泽万世长。民间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如果有恩情而不与对方结合或抛弃有恩于自己的配偶,不论男女,都被认为是忘恩负义,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陈世美便是典型事例。
五、知遇之恩
对他人赏识和重用的恩情,出于《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一般多发生在君臣之间。“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是春秋末期晋国人,晋卿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为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 共灭智氏。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感恩报恩,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他遂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刎。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以后又为刘备信任,委以重任,所以一生鞠躬尽瘁,死而不已,为光复汉室一生尽心竭力。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对“先帝之殊遇,欲报之。”这是诸葛亮出师北上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六、君、臣、民
臣对君的知遇之恩人们多解读为“忠”。提到“忠”,很多人以为就是指“忠君”,这其实只是“忠”一种含义,《说文》:“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补“尽心曰忠”。《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忠”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7次,具有更广泛的含义,不是像后世那样,专指处理君臣关系的道德规范,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篇》),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司马光《四言铭系述》)说“尽心于人曰忠”,朱熹《四书集注》:“尽己之谓忠。”而且在传统社会,即使“忠君”,也同时意味着忠于社稷,即忠于国家。如汉代苏武滞留匈奴,与匈奴君臣、与投降者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其信念与精神挑战了生命的极限,最终回到了大汉怀抱。在他的心中,君就是国,忠君就是报国,这两者是不可分开的。“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热血男儿为国尽忠。当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更加集聚化、自主化、细分化。从古代的“君臣关系”概念,衍生出现代型的“领导层之间的关系”“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白领与与蓝领的关系”等等。
至于君民、官民之间,儒家对君主、官员,即为政者都提倡很多要求。《论语·为政篇》载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以北极星形象地比喻“德”对于为政者治理天下的重要性,认为为政者有德,就有了感召力、凝聚力,就像天上的北辰星,满天的星座都会跟着它运转。那么,应如何“为政以德”呢?孔子提出德教为先,刑罚次之的主张。《子路篇》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冉有与孔子看到人口繁盛,就问为政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孔子回答是民富起来,而后再进行教化,使之懂得礼仪,人人有仁义之心。《子路》篇载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论语·学而篇》载孔子对为政者讲的五大治国要点:“敬事”、“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提出“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圣贤师儒就是要纠正君主的错误思想,宋儒以“格君心之非”为治道之“本原”。《朱子语类•论治道》:“天下事有大根本,有 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其余万事各有 一根本。如理财以养民为本,治兵以择 将为本。”董仲舒《贤良对策》提出“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儒家还提出君子为民之父母。《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老百姓喜爱的他也喜欢,他的心和老百姓能够想到一起,好恶与老百姓一致,这样才称得上老百姓的父母。“民之父母”突出的是执政者的德行修养,仁心仁政和亲民态度。“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礼记·缁衣》)作为领导百姓的国君,应当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百姓就会亲近他。《孟子·梁惠王下》讲了什么样的国君才可以为民父母:“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在孟子看来,国君的为政要广泛地听取社会不同阶层的意见,“左右”、“诸大夫”、“国人”都可以达成一致的意见,“皆曰贤”,“皆曰不可”,“皆曰可杀”,而只有“国人”的意见才应该是最后决策的根据,这样的国君才可以为民父母。所以,“为民父母”其实具有民主含义。
如果官员能够真正“为民父母”,以仁心行仁政,老百姓自然会感恩。据《重修兴化县志·郑燮传》载: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考中进士。他做山东范县知县时,爱老百姓,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他拒绝别人的馈赠和贿赂,处理政务勤敏,公文案卷不积压。公事之余就和文人们一块饮酒咏诗,都忘记他是县官了。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到了秋季又歉收,他就拿出自己的养廉钱替老百姓交赋税。他在去职离任的时候,把百姓的借据全都烧了。潍县人民对他感恩戴德,给他修建了生祠来奉祀他。所以,就像汉语中不说“我亲自(做某事)”来体现中国人“卑己尊人”的精神一样,一个人正常的人即使对他人有恩德,你也不宜要求对方对自己“感恩”。
七、朋友之恩
在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朋友没有血缘和亲情的联结,异于父子和兄弟;也没有等级和名份的约束,故也有别于君臣和夫妇,它是真正的“人属义合”。朋友伦理的精神实质是自由与平等。惟有朋友,非亲非故,没有亲疏贵贱之分,合则相悦,散则陌路,其相交也自由,其绝交也自主,而且彼此对等,没有任何依附和屈从,因而它展现出古代人际关系中少有的自主自决、任情达性、好恶在我的“自由与平等”精神。近代谭嗣同曾激烈地批判传统礼教,否定儒家伦理,但是只有对朋友一伦表示肯定。他在《仁学》中写道:“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惟朋友乎!”而“朋友”之所以有如此之乐,恰在于它包含了这样几种性质:“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义,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志同道合是朋友之伦的感恩精神的最高境界,而相互信任则感恩精神的基石。真正的朋友,经得起世态炎凉的考验,要经得起生死关头的考验,正如《史记·汲郑列传》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朋友伦理的感恩精神在古代社会起着重要的平衡与减压作用,缓解了与专制政治的对立与对抗,温润了等级制度的僵化与冷漠,增加了社会的友爱、温情与活力。
结语
我们还要感恩工人、农民以及一切为我们衣食住行辛勤劳作的人,感恩一切关心和帮助的我们人。儒家和墨家都认为,要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爱别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精神,尽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同情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等思想让人们学会考虑他人、关爱他人。感恩是发自于内心的对待有恩惠的人一种情感和行为。无论尊卑贵贱,无论何种文化,无论身处何地,感恩精神是普遍的、永恒的。我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