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口述 >

写在依西肯公社第五生产队知青插队落户50周年纪念日

时间:2019-11-11来源:上海知青网 作者:熊小勇 点击:
2019年11月11日,是我们赴黑龙江省呼玛县依西肯公社第五生产队插队落户50周年纪念日。我们37位69届初中毕业生,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从热血青年到白发老人,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汇编37位同学的《沧桑50年》,将我们每个人当年与现在的照片编在一组作对


2019年11月11日,是我们赴黑龙江省呼玛县依西肯公社第五生产队插队落户50周年纪念日。我们37位69届初中“毕业生”,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从热血青年到白发老人,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汇编37位同学的《沧桑50年》,将我们每个人当年与现在的照片编在一组作对比,希望能唤醒青春,珍惜当下,热爱生活,安康幸福!也是对半个多世纪人生经历的回望与纪念。
1969年10月16日 下乡上山办公室下发的插队落户《通知书》
 

1969年11月11日,在虬江路“老北站”乘火车知青专列离开上海。从10月16日拿到插队落户《通知书》,到11月11日乘坐火车离开上海,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颇有奔向“反修”前哨作战的硝烟味。
 
 
这是由黑龙江省公安局颁发的《边境地区居民证》,我们这些上海知青的身份变成了“呼玛县依西肯公社第五生产队社员”


 

 
我们记得:1969年11月11日,文革正盛,如火如荼。上海火车站的月台上锣鼓喧嚣,标语和彩旗错综杂陈,来送别的人群扶老携幼,呼儿唤女。终于到了那一刻,列车缓缓启动了,顿时月台上的人群和车厢里我们的口号、叫喊和哭声混成一片,那无奈的挥手,那伤心的喊叫,那家散人离的哀愁和列车行进声沉重的交织在一起,使我们这群年仅十六,七岁的初中学生有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名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我们要去遥远而未知的地方去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我们的豆蔻年华,我们的青春将被留在那里。
 
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已进入花甲之年。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天的情景,因为那是我们刻骨铭心的一段人生的开始。
 
我们这个知青团队是特殊的,曾经的同学,邻居,同事,父母彼此熟识等,各种关系扭结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我们永远会记得在凛冬零下30度的伐木工棚里就餐时为那点肉汤的你谦我让;记得收工后我们一起在村办小学简陋的篮球场传球奔跑;记得在高寒禁区修公路时泥里、水里的互相搀扶;记得有谁想家时大家都会过去安慰,尽管自己也还小;更记得有人收到家里信件邮包时全宿舍人的快乐分享...那种纯真,那种质朴,那种温馨支持我们走过了那些年的风霜雪雨。使得我们即使在最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候,也没有放下寻找希望的心。
 
我们从那个经历了无数磨难的蹉跎岁月走过。互相帮扶,互相慰勉是我们在那段艰涩的日子里最可珍贵的亮色。不能忘记在炎炎酷日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豆地里铲地时你追我帮的汗流浃背;不能忘记在那没膝雪地里以自己单薄的身躯互相支撑,肩抗大木喊着号子蹒跚跨上高高木垛的惊悚场景;不能忘记初冬麦收打场深夜换班时,那汗水掺混着厚厚的泥草灰尘和霜花的稚嫩脸庞...此情此景直到现在还会时常颤动我们的心。是啊,在那漫漫岁月里,我们曾经疼痛过,颓废过,失落过,因为我们在长大;我们也快乐过,挚爱过,憧憬过,因为我们那时正青春。
 
我们是怀旧和感恩的。每个知青都会讲一些那时广阔天地的故事,绝大多数知青上山下乡期间都与当地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许多人至今都会魂牵梦绕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甚至会自费碾转跋涉数千里,看望那些善良的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嘘寒问暖的父老乡亲。
 
我们的“三观”是奋发向上的。是的,我们只是共和国列车前行轨道下的粒粒石子,从来不是什么国家的栋梁。但几乎我们国家之前每走过的一段弯路,总有我们知青的奉献和担当。在经历过艰苦生活磨难的我们身上具有其他人或缺的征服困难、挑战压力的勇气和行动力。生活铸就了我们这些知青的独特个性,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懈怠,正能量。

 
五十年来,风云变迁。国家的发展,旷世罕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但我们血管里的那种独特的知青热血依旧鲜红,我们如同当年一般无畏、勇敢,那种为了梦想而努力不怠的精神并未被抹去。只要给我们以机会,我们仍然会像当年的知青那样砥砺前行,发热发光 — 即便我们已经两鬓染霜。
 
我们可以说:作为曾经的知识青年:
 
我们无愧于党和国家。我们把自己的青春融进国家最艰难的时期并为之奋斗,从未图过点滴名利。国家有难,我们去担当;国家发展,我们走在前。我们把自己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相连。我们坦然向国家奉献了自己最可宝贵的青春。  
 
我们无愧这个时代,我们这些人,生长发育被挨饿,上学读书被停课,还没毕业被插队,刚有温饱被下岗…。有人说我们这辈子几乎被折腾透了,从年华到肉体到灵魂。但我们就是这样同时代一起走过 。
 
  我们无愧于家庭。我们上管老下管小,管了儿女管孙辈。即使是下岗下海,生活拮据,仍然会千方百计为家庭辛苦劳顿,无怨无悔。我们的骨子里始终秉持了那种刻苦、勤劳、认真、节俭、本份、诚实,我们这些人是中国传统观念的最后继承者。


 
我们也有唯一的对不起,那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青春——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空前绝后的——我们知青的青春!
 
余秋雨说:“在没有战争和灾荒的情况下,知青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有文化的年轻人中遭受最多磨难和折腾的群体之一”
 
我们感慨我们曾经是上海知识青年,那是我们一生的勋章和宿命;
 
我们无愧曾经有过一段这样的人生,因为我们无偿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心有青春,江山不老。
 
谨以此文,奉献给1969年11月11日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依西肯公社第五生产队插队落户的上海知识青年,共计三十七人。
 
                                                
 
                                              熊小勇
 
                                              2019.8.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