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新上海人”。曾几何时,我对上海“烟火气”的最初印象,就是电影电视里那些再典型不过的场景——弄堂里头,有人从楼里走出来打水、有人站在弄堂口聊天、小朋友随便搬个小凳子就在家门口做起作业。后来,得源于自己在这座城市工作,我在上海曾经的法租界住了六年多。回顾一下我在所住街区的生活体验,算是对上海的“烟火气”有了切身体会。如今,在我心目中,“烟火气”就是人情味。有人情味的地方,就有烟火气。 每次穿行在绿树成荫的街道,我都感到非常愉悦。尤其在原来的法租界一带,不少街道虽窄,但对于行人而言,很容易就能穿越而过。恰如一位建筑规划业的朋友所说,街道就像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如果非常容易穿越,不仅居住便利度大大提升,对商圈的培植也很有帮助。我自己的感受也确实如此。比如,在我曾租住的社区,很多个夜晚,我都会看到很多跑步的身影,穿行于街道林荫之间。这在那些特别宽阔的大街是看不大到的。 在我曾租住过的社区,我感受到过这样一种“生活的味道”—— 我当时住在复兴中路1363弄(原为克莱门公寓),就在如今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大厅的对面。我住在公寓的二楼,很容易看到街对面的风景。楼下是一家古董家具店,一边有一家因音乐学院师生而生、专卖古典乐CD的唱片店。 整个公寓大楼是法式建筑,到现在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了。建筑外观很漂亮,但院落内部其实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我所住的那间房子非常紧凑。一个门厅进去,有4间房间,以前可能是1户人家住,现在是4家人家住。在我的家乡福州,住房空间相对比较宽裕。刚来上海的时候,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空间状况,真是对住房的紧凑感到非常震惊,包括有些房子的卫生间在室外、邻居间共用一个卫生间甚至厨房,等等。直到我住进去以后,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也理解了很多困难背后的无奈。 住在我对门的老人六十几岁了,加上90多岁的老母亲,三个人住在一间屋子里。我参观过他们的房间,发现床铺边上就是饭桌。想来,也正是因为邻里之间在生活空间上的交叉特别多,才会生长出《七十二家房客》里那样的故事和场景。 但另一方面,也是在这样一个社区里,生活的味道浓郁悠长。比如,所有的公共设施几乎都步行可及,去便利店、餐厅、咖啡馆都非常方便。邻里之间虽不时会因为空间逼仄产生交集、碰撞,却也收获了大型社区很难拥有的亲近情谊。住在那里时,对门的老先生会帮我收快递,我还存下不少附近料理小店老板的微信,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点餐。那时,有个朋友也住在附近,无论多晚,打个电话就能把对方约出来,在便利店买两罐饮料,坐在街心公园里边喝边聊天。这在一些邻里关系比较冷淡的地方恐怕已经很难再发生了。这让我更加相信,有人情味的地方,更有烟火气。 最近,因为一些改造,有好几家我吃了十多年的店关了。不知道它们未来的命运怎样,会继续存在还是就此消失?但在我心里,但凡能立足下来、自然生长,就是一种挺好的状态,但凡开不好的自然就会被淘汰。自然生长,也许,就是一种更好的状态。就好比我曾在五原路上拍到的一张照片:在一个很小的店面里,开出了三个不同的门面——左边是家水果店,中间是家服装店,边上是个裁缝铺,互不干扰,和谐共生。在我眼中,这也是一种“烟火气”。 整个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会不可避免地带走一些“烟火气”,一个社区的培植并不容易,陌生人之间会不会走向更加冷漠也不好说。但无论如何,温暖的人情味总是珍贵的。有人情味的地方,总会凭借着它自身的“生长力”欣欣向荣。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