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我的六九届同学

时间:2018-10-06来源:江西知青老照片群 作者:阿兴 点击:
一场史无前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造就了我们这批史无前列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由于当时初中六六届也深受其害而未进入高中阶段,让我们独享了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光荣名词六九届。 我的这批六九届同学,六六年小学毕业,六六年初,也就是六年级下半学期,
 

一场史无前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造就了我们这批史无前列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由于当时初中六六届也深受其害而未进入高中阶段,让我们独”享“了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光荣”名词——六九届。
我的这批六九届同学,六六年小学毕业,六六年初,也就是六年级下半学期,文革开始,进入混乱阶段,高年级的同学开始全国性的大串联,各种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那是一个无政府时期,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我们这批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没考试就算毕业了,在社会上”流串”了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带上了红卫兵袖章,跟屁虫般的跟着高年级的学生们闹革命,呼口号,发传单,打砸抢,在社会上无所事事,混迹江湖。随后就近入学,进入了若有若无,若学若玩的初中时期,名义上三年同窗,实际在校也就两年时间,除去学工学农,实质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教学的自己本身要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去,哪还有心思教学?对教学也有一天没一天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学生更是浑浑饨饨朝三暮四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什么代数几何,化学物理,数学语文,英语历史,中学三年,什么也没学到,就学到一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我们这一届,也因此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届学层最低,文化最浅,知识最匮乏的初中生。
我们被称为“知青”(知识青年),真是受之有愧,充其量也就一个扫盲合格生,除了认几个字,简单的加,减,乘,除,其他还会啥?
上山下乡经历,却造就了我们这代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乐观向上的面貌。
今天,我们都已从花甲漫向古稀,有生之年,真希望大家多聚聚,常聊聊,游山玩水春常在!
同学们,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勤建中学六九(7)班群在班长陈海山召集下,刘汉琳辛勤操作下成立了。成立之初,发小同学张惠琴来微信,说同学刘汉琳找我,随后一整天我在左思右想,怎么对刘汉琳一点印象都没有?也难怪,中学三年是走马观花,没好好上过学,一句——LongliveChairmanMAO是我们学到的唯一知识。
更何况当时的学风”正统“,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间基本不说话。就连我的发小邻居张惠琴,王玲娟从小一起长大,在家里串屋而过如出一家,到了学校却也视而不见,行同陌人。那是一个畸形的社会,也是一段少年期的怪圈心理。全班五六十人,能叫出名的自然不到一半。
第二天微聊,我说怎么对你没印象,她也纳闷,说;“怎么会呢,我知道你是去江西兵团的”。她这话让我丈二摸不着头脑,我竭力快速的回忆那旧时的一张张面孔,努力的设法把这名字和这些面孔对上号,嘴里唠叨着她的名字,刘汉琳,刘汉琳!……那一瞬间猛然让我想起一个人来,刘海林,难道是她?我紧接着问某某认识吗?她做了个怪相[🤔说;”这下你想起来了“,见了这回答我才恍然大悟,我说的某某是我朋友,也是汉琳的好朋友,而海林与汉琳实际是同一人,上海话海和汉音相似,我一直误认为叫海林,真是误会一场。而且误了近五十年,你说这还是同班同学,真搞了个大笑话。失敬了!汉琳!
我和汉琳虽说三年同窗,却从没说过一句话,甚至还不认识她,直到我和某某去江西兵团,几次一起回家省亲,才知道她是某某的好朋友,才误知道了她叫海林,也才知道她是我同班,班上的女性同学除了家门口两位,和一起到江西兵团的一位,也就只知道她了,
班上同学还真叫不出几位,班主任鲍老师,个不高,带眼镜,一个柔软的女性。后来是曹琳老师,个矮矮的,四十多岁。岳大中老师,带领我们去嘉定唐行公社学农,也就是这次学农,同吃同睡同劳动,同学间才有了一点印象。陈海山,个子高高,做事稳健,好像是班干部,印象较深。邻居两位女性,张惠琴,王玲娟,另外一起去江西兵团的四位,王健(小地主),奚国伟(都叫他西哈努克),刘国民,还有一位女生张国琴,很大个,后来根据庄扣香的70年分配原始花名册才知道,一起去农场的陶兰英也是七班同学,陶兰英也是大个女生,我们在她们面前显得营养不足。
武宁路200弄7号(好像四楼)有个女同学叫何云香,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从我家门口可以看到她家后阳台,自从知道她是我同窗后,会有意无意的往上她那厨房边的狭小阳台瞟上几眼,偶尔会看到她在阳台上“指点江山”。
她也是我们六九届上山下乡最早出去的一位,六九年底,我们刚刚进入上山下乡的动员阶段,她便自己报名打起背包远走黑龙江,我一直不得其解,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花季少女在大家还在彷徨观望等待,指望能到离上海近一点的地方去的时候,她却义无反顾,踏上了开往一无所知,冰天雪地,遥远地方的火车。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热烈奔放的年代。
班上有个京戏唱的不错的同学,(看了花名册记起来好像叫钱香山),还有一个回族,不吃猪肉的,个不高,菜里有一丁点儿猪油都能吃出来,这都是那次在嘉定唐行学农劳动时得知的,一直忘了叫啥名字,聚会时见面才想起来叫魏文宝,班里好像有个叫秦德华的同学,和小地主王健关系蛮铁的。
勤建中学出门左边有个小学,班里有个女同学住小学门口的弄堂里,带眼镜,名字想不起来了。
哦!还记得吗?我们学工是在国棉六厂,当时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厂里学工,车间里到处可见童子工。我跟的那位师傅叫李玉华,一个年轻漂亮的挡车女工。
上次在群里分享了“记忆中的母校”,庄扣香同学说希望看到记忆中的勤建中学,我一直诚惶诚恐,一是因为就我这小学水平,充其量只能写写日志游记,二是实际的两年同窗,零零碎碎,实在记不住很多,本身印象不深,更何况时隔半个世纪,也只能将就了。算是正餐前的一点开胃酒吧。


根据庄扣香同学提供的一份70年当时毕业分配时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勤建中学六九届(7)班全体师生如下;
班主任
曹琳、岳大中
同学
1,陈海山,2,秦德华3,王大发4,候荣森5,任林海6,王周安7,谢广胜8,成宗祥9,顾龙兴10,袁振宏11,吴庆发
12,颜听发13,钱香山14,袁锦坤15,魏圣明16,郝鸿祥17,郦国强18,王健19,张国琴20,仲巧英
21,魏文宝22,洪登华23,史永伟24,陈建平25,张秋兴26,吴耀生27,吴建中28,刘国民29,钟国胜
30,朱纲炎31,戴长明32,徐龙英33,李运香34,徐小妹35,刘汉琳36,庄扣香37,王洪桂38,张连兄39,满万祥40,徐新华
41,王玲娟42,张惠琴43,乐寿娣44,王秀芳45,陶兰英46,陶秀凤47,戴美霞48,叶彩娣49,沙桂珍50,张祖昆
51,顾厥奋52,何云香53,何霞54,刘来娣55,何毓宝56,赵金秀57,张学娥58,矛永丽59,李相凤60,顾连喜61,奚国伟62,张乃功
 
 






这几张发了黄的普通纸张,是历史的见证,它记载了1970年初,上海勤建中学69届(七)班全体同学上山下乡时的去向名单,以及当时的家庭地址,和家庭成份,部分家庭政治面貌。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政治风气和社会动态,它记载了发生在五十年前的那段历史,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这代人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泥泞不堪,曲折崎岖。将来有可能,把它捐给知青博物馆,让后人了解我们的经历,也让勤建中学69(七)班全体师生留在历史的空间,成为永恒。这份保存了即将半个世纪的名单,由我的同学庄扣香提供。或许这份名单全国独此一份,由此它显得格外珍贵,谢谢庄扣香,您的功劳功德无量!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