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发布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队伍能力评估报告,再一次将社区工作者的能力问题放到了前台。 什么样的人可以胜任社区工作者?做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究竟需要怎样的能力?随着近年来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制定科学的职业评价体系已经成了迫切需求。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要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科学评价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据了解,目前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水平评价,基本还是通过考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来实现的,一道道选择、问答类的理论考题,显然无法涵盖社区工作者这样一个以实践为主的岗位能力。 应该看到,一方面,社区工作者需要更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发展;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是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居民的口碑恐怕才是其最重要的“奖杯”。 评价的指挥棒已经在变化。从去年开始,上海将居村干部评价体系中的“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提升到50%以上,普陀、静安、宝山、徐汇等区更是将“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提升到60%。 什么是居民口碑?记者最近在一个居民区采访,发现这个居民区的书记不仅走到哪里都有居民主动和他打招呼,几位正坐在小区里吃西瓜的阿婆看到他,还一定要拉着他一起吃,否则不让他走。 这样的居民区书记,显然群众满意度不会低。然而,放在社区工作者的群体中看,能这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还是太少了。 据统计,上海社区工作者目前平均年龄4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89.4%。年龄越来越小、学历越来越高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在不少居民区老书记和居民眼中,一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习惯坐在办公室里敲键盘、打电话、发微信,即便按上级部门要求开展“大走访”,也更像是完成任务。 究其原因,恐怕首先是“意识短板”。有的社区工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离家近、“性价比”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只满足于做好简单的“分内事”,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就往后退。 其次是“能力短板”。有的社区工作者自称“有点社恐”,在和居民交流中,能用文字就用文字,能打电话就打电话,能不上门就不上门。 当然,面对不同小区的居民,也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法。老小区里老人比较多,可能更需要社区工作者上门走访;新小区里年轻人比较多,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兴趣社团等作为纽带将居民凝聚在一起,让能人发挥专长、为社区出力。 近年来,上海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不少举措。比如,成立老书记工作室、社区治理学院、举办职业能力大赛等帮助社区工作者提升能力,而相应的能力评估报告,特别是“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的提升,更是倒逼那些不主动联系群众、少联系群众的社区工作者转变作风。 其实,换一种心态,年轻社区工作者完全可以将自身的长板拉长、短板补齐。比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位“95后”居民区书记利用IT技术,自制了一个小程序表格,让旧改居民在手机上就能直接看到相应的补偿款,获得阿姨爷叔交口称赞。 之所以研究这个,这名年轻书记的回答很暖心,“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爷爷奶奶,能方便一点,老人家不就省心了?” 因此归根到底,居民期待的社区干部很简单,要有一颗真诚服务居民的责任心。正如一位优秀的居民区老书记所言:“带着感情去做事,社区干部就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