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钟德津主持。研究会理事、“知青报刊杂志调查课题”课题组组长、上海《知青》杂志主编马琳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此课题的调查主题、目的和意义,指出本次调查是要了解知青报刊杂志的生存情况、基本特点和发展前景,通过对知青报刊杂志的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知青史料,为全方位多角度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提供帮助,并就调查的十个方面的内容及调查方法做了详细的讲解。 随后,各地知青报刊杂志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辽宁《共和国知青》杂志社社长、主编于立波抱病参加了今天的会议,他从如何获取国家正式或非正式刊号、如何建设强有力的杂志采编队伍、如何掌控刊物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方向、刊物的出版发行和成本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给了与会人员很大的启发。 北京《知青·中国》主编马运昌在发言中讲到了杂志的资金问题,他介绍说,他们杂志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初创时期新天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予的赞助,二是社会人士赞助了一部分,再就是中国知青网理事长周秉和出资了一部分。杂志从创刊到现在一共出了28期,但也是因为资金的问题,目前已经不得不暂停了。这恐怕是知青报刊杂志面临的最大困难。 知青二代杨汝的发言突出了瑞安《瑞安知青》杂志的明显特点:一是由“瑞安藉新疆知青、原《瑞安日报》社副主编管陶担任顾问”,使得杂志更具专业性;二是杂志的发行对象除了广大知青外,还有“市人大、市委、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主要领导、教育基地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乡镇、街道、社区”,这在其他地区的报刊杂志中少见的,表现了当地政府给予的重视力度,也反映了瑞安知青在争取地方支持的主动性。 天津《克尔伦通讯》主编骈江芳首先也就大家关心的办刊经费做了介绍。她说,我们的办刊经费有三个来源:联谊会知青交的会费;部分知青捐款;新右旗政府提供资金支持。随后她介绍了《克尔伦通讯》发展的三个阶段,从纸质版到现在的微信版,至今年6月已编发了600期纪念专刊。 天津《家园》杂志主编黄守信在发言中特别谈到,作为知青运动的发源地,天津自上世纪50年代中叶起至70年代末,在邢燕子、侯隽的带领下,有约46万知青下乡,其中约29万下乡于河北和天津郊区,占全部天津知青的63%。2010年,随着“燕赵大地天津知青联谊会”的成立,创刊了《家园》杂志。经过几年的努力,读者受众面已从单一的燕赵知青,扩大到天津知青网所有的读者,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发行量与日俱增。 上海《知青》杂志常务副主编林嗣丰在简要介绍了《知青》杂志和《知青时代》报的组成、出版、栏目等情况后,特别谈到了在去年疫情期间报刊对知青志愿者奋战于抗疫第一的报道,以及在建党百年活动和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活动的几次大的征文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应。他还谈到研究会改选后,领导班子充实了新生力量,这对报刊杂志今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上海《黑土情》杂志编辑周雪芬代表未能到会的主编翁德坤发言,她说,2004年8月黑龙江农垦总局邀请全国各地200名北大荒知青代表回访垦区,希望老知青继续关心北大荒的建设发展;2004年12月,黑龙江省委宋法棠书记、栗战书省长率团访沪,希望上海知青继续关心黑龙江发展,并建议上海能否成立一个民间社团组织。2005年上海北大荒知青牵头发起创办《黑土情》杂志。从不定期到季刊,再到双月刊,从立足立足黑龙江,面向北大荒,再面向全国,16年来《黑土情》杂志对宣传、促进“东北振兴”,推动黑龙江旅游、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知青》杂志社赵根生回顾了杂志自2004年创造中国第一份知青杂志以来的17年中,不仅办好了杂志,还做了以下的工作:连续24届(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创建中国知青之家联盟,首创知青主题春晚,创新举办了线上知青春晚、五一歌会、知青中秋晚会等,还打造三色土系列美篇,出版多种知青主题书籍,建立知青公众号等,成绩斐然。 苏州蒋巷村苏州知青馆的钟慎明从“如实反映知青历史文化是知青办刊的正确方向”“公益奉献的精兵强将是办好知青报刊的组织保障”“知青纸质报刊的转型升级是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必然潮流”“知青纸质报刊的转型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媒体升级的革命”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他们主办的《苏州知青文化》五年来办刊和转型升级的情况,并对知青报刊杂志的发展方向发表了很好的见解。 江苏《常州知青》杂志社社长顾林芳在交流中突出谈到了两点,一是杂志已全部收藏于常州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二是办刊经费来源于会员自筹和刘增献总编的赞助,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她还谈及从2016年5月起,编委会的工作重点已转入知青书籍的出版工作,至今已出版《残阳》《唱晚》《原汁原味知青汤》《夸父》《往事并非如烟》《梧桐秋雨》以及《走进七十岁》等书。 《知青·上海》主编周公正人在外地,未能与会议连上线,他特意发来了讲稿,用诗一样的语言说明了他们杂志当年的宗旨:“‘知青’作为一种记忆、已鋳进历史,作为历史,它却是新世纪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天命之年,与时俱进,不平则鸣。于是就有了这本《知青·上海》杂志。热血青春,真实人生。注定我们这一代人道途的艰辛、生活的勤勉,又有一颗不疲倦的心而面对着一个精彩、无奈的世界。生于浦江、长于浦江,是我们的幸运、缘分,更是我们生命璀璨、生活安康的立足之地。《知青·上海》季刋的面世,斯人斯土,又将是我们上海知青人人生行途中的一个加油站和瞭望台。” 最后,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老会长、顾问阮显忠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通过对知青报刊杂志的调研,可以对此做一个很好的、很全面的汇总、梳理和分析,对其中内在的一些发展变化的逻辑做一个很好的梳理,同时也对今后知青的报刊究竟怎么办,怎么能够把它可持续的发展,怎么能够把它办得更好,提出一些有益的有价值的建议,所以这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工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调研工作肯定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意犹未尽,会后又在微信群中展开了进一步的商讨。(公众号编辑龚麟生) 责任编辑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