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影视 >

应该怎样评价张桂梅?——我看《我本是高山》

时间:2023-11-29来源:镇西茶馆 作者:【李镇西】 点击:
2003年8月,我只身一人前往云南南部支教。说是支教,其实是去看望一个叫滇南布衣的网友,他真名叫罗民,在山坡上坚守着一所只有12个孩子的学校。 图片 他带着我转了好几所小学,结识了许多朴实的农村教师。下午,在一个小学简陋的教室里,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2003年8月,我只身一人前往云南南部支教。说是“支教”,其实是去看望一个叫“滇南布衣”的网友,他真名叫罗民,在山坡上坚守着一所只有12个孩子的学校。
他带着我转了好几所小学,结识了许多朴实的农村教师。下午,在一个小学简陋的教室里,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期待着我给他们“讲学”。
记得当时我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经过上午的参观,我越来越感到我没有资格给大家讲什么学了!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这不是矫情,当时我真的是这样想的,我在成都市一所千年名校石室中学工作,教室里连地面都是水磨石,备课用的是电脑,从不会拖欠工资。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讲“素质教育”,讲“爱心与教育”太容易了!如果把我也放在罗民的山坡小学,我会怎样?面对他们,我有什么资格表现出自己“思想深刻”“观念超前”“学养深厚”? 
三年前,知道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也是这样想的;昨天,看了《我本是高山》,我依然这样想。

2020年7月,我第一次读到张桂梅老师的故事时,便在镇西茶馆写了一篇文章《张桂梅老师戳中我泪点的六个瞬间》,点击量很快到达10万+。当时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为张老师做点什么。为此我联系了华坪县教育局李向天局长,说要带几个老师去看望张桂梅老师,并支教,甚至说好了具体时间,但后来因为其他突发情况未能成行。后来,我看到张桂梅老师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党和整个国家都是她的坚强后盾,无论在哪方面,她都不是需要我帮助的“弱者”,再加上她身体那么不好,还一如既往地那么忙,我去了只能添忙甚至添乱,所以我便打消了去看望她的想法。
然而,几年来,我一直在远处心怀敬意地凝望着张老师!
昨天,我也是怀着这种敬意走进电影院,看完《我本是高山》。两个多小时,我多次泪流满面。好在电影院只有我一个观众,不至于感到难堪。
我不是影评家,这篇文章也不是影评。要我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评论《我本是高山》,已经超出了我的专业范畴。我只是想以一位教育者的身份,谈谈我对电影的观感,谈谈我对张桂梅老师的理解。
看电影之前,我已经读到网上一些“差评”,诸如“为什么要把酗酒者安在一个女人身上”“为什么要用张桂梅老师对丈夫的感情来取代信仰的力量”等等。看完电影后,我觉得这些所谓“质疑”完全不值一驳。因此,本文不会就此多说一个字。 

倒是这些情节容易引起争议——
为了让女孩子们集中精力学习,而强行剪掉她们的长发;
为了让学生争分夺秒地学习,而限定定她们的午饭时间,并且不停催促她们;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寒假里公然违规补课;
为了学生的前途,就剥夺老师们的双休日,甚至不许老师们谈恋爱、生孩子……
类似的情节和细节,如果要认真地以科学、民主、人性的教育理念去分析,都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我前段时间还在镇西茶馆重推了20多年前的文章《少女的长发妨碍教育什么了?》以表明我对女生保留长发权利的鲜明态度。
我想,可能绝大多数老师都不赞同张桂梅校长为了孩子而牺牲老师们的那些“苛刻”做法,比如,张老师居然批评一个女教师因为自己的孩子而影响工作。
但是,这就是真实的张桂梅。有人说电影拔高了张桂梅,我说不对,恰恰是保留了她一些令人遗憾的做法,让我们觉得这就是有血有肉有弱点的张桂梅老师!
设想一下,这部电影如果没有了上述种种令人遗憾的内容,不但张桂梅便会被塑造成了完美的神,而且华坪女中的教育也失去了起码的真实。
一部电影失去了真实性,就失去了生命。
当然,需要解释一下,这里的“真实性”不是指电影必须百分之百地符合生活的原生态——就算是纪录片也做不到,而是指符合生活逻辑与人物形象的本质的真实。
更重要甚至更关键的是,对于张桂梅老师和她的华坪女子高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素质教育”的概念去“打量”去“规范”去“削足适履”。 



我们谈教育的民主、科学与人性当然是正确的,我们谈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没有错,我们谈未来时代对今天中国学生的能力要求更是应该的,还有“数字化教育”“智慧课堂”“项目式学习”……更是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方向。
问题是,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高,而不是北京十一,不是人大附中,不是清华附小。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桂梅在华坪女高所呈现的,是特定背景下的非常态教育。所谓“非常态”并不是说不正确,而只是意味着,和大都市的教育相比,张桂梅选择的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教育方式,她的目标很明确——将孩子送进大学。
这是一群特殊的人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的命运奋斗史。
在这里给张桂梅讲“多元成才”是没有用的,华坪女中的孩子置身于层层叠叠的大山,除了走出大山上大学,就是“留在山里生孩子,生不出男孩继续生”(张桂梅的原话)。
影片中,成绩很好的山月被父母强行拉回家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最后被打死,让人震惊!山月的遭遇可能属于极个别,但一辈子待在山里嫁人、生娃,则是许多女孩“必然”的人生。
在这种情况下,张桂梅只有一个选择,想尽一切办法,让姑娘们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对华坪女中的学生来说,高考才是硬道理!这就是张桂梅所必须遵循的铁的逻辑,她所选择的教育,必然是“刀耕火种”“肩挑背磨”“汗水加泪水”“革命加拼命”……
在这个背景下,她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的种种不近人情的做法,我虽然不赞成,却给予深深的理解。谁忍心站在所谓“教育专家”的“理论高度”予以指责这群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人呢?

张桂梅老师的一些做法,很容易让人想到近年来,许多人诟病的某某中学,也许有人甚至找到了目前不少学校所实施的种种野蛮教育存在的“正当”理由:“难道他们的做法不也是合理的吗?”
可我要说,张桂梅的教育与某某中学的教育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张桂梅没有在跨地区“掐尖”招生,华坪女中招收的女生主要来自丽江市内边远乡镇高寒山区及个别云南省内其他市、县贫困边远乡镇山区,张桂梅的许多学生都是她翻山越岭从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中连劝带哄招到学校的,有的孩子甚至是她自己掏钱“买”来的(电影中这个细节是张桂梅老师的真实经历),某某中学会倒贴钱去“挖”穷学生吗?张桂梅的学校被重重大山包围,周边的经济发展落后,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如果孩子们不上大学,他们连打工的地方都没有,所以上大学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而中国绝大多数的学校环境并非如此,却依然实施着野蛮原始的教育方式,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特别富有诗意——
老师带学生们站在高山之巅,引导孩子们的眼光越过起伏的群山,介绍说远方的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孩子们的目光里闪烁着清澈的光芒,他们对着遥远的山外,憧憬着自己的理想。
而张桂梅让她们将心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影片中的结尾显示,2011年,华坪女高第一届高三学生的大学综合录取率100%!(我理解这个“综合录取率”包括了专科在内的各类大学的录取率。)而今年(即2023年),华坪女中共有159人参加高考,17人取得600分以上的高分,70人超过一本线,本科上线率达94.3%,其中:理科最高分为651分,文科最高分为619分。综合录取率再次达到100%。
说实话,这样的高考成绩在中国许多大都市的名校好像算不了什么,现在有的名校连重点率都达到了100%,不少学校开始冲刺“清北率”了。
可是,当你看到影片中,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山月被家人强行拉回去,而山月背后的教学楼上的全校女生齐声呐喊:“山月加油!山月加油!山月加油!……”时,你不认为孩子们的高考成绩是中国含金量最高的分数吗?当你看到张桂梅校长在半夜站在山崖上,向对面山崖上的山月高喊:“考上了!你考上了!”,你不觉得张桂梅校长是中国最伟大的校长吗?



为了孩子们能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张桂梅有些做法的确“不近人情”,但她那颗火热的爱心最终感动了她可爱的学生,感动了她年轻的同事。当昏迷中的张桂梅躺在医院被抢救时,全校师生含泪唱起了她特别喜欢的歌《红梅赞》,以深情的歌声呼唤张校长醒来——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听着这熟悉的歌声,看着张桂梅憔悴的面容,想到她为山里女孩子们所付出的一切,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华坪女中的学生往往家境极度贫困,原来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影片中多次表现孩子们基础很差的情况,但华坪女中最后能够达到100%的高考升学率,仅仅靠吃苦精神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张桂梅和她的同事们肯定在课堂教学上施展了独到的智慧,但这点在影片中没有丝毫反映。虽然这部片子并非以学科教学改革为主题,而主要是展示张桂梅的在教育上的献身精神,但如果一点都不提教学改革,也不妥当。这会给人一种错觉——教育,只要吃苦就可以了;高考,只要拼命就可以了。这不能不说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遗憾,或者说不足。
 
我自认为我作为一名教师,可以说是优秀的,但这个“优秀”是与其他一些同为城市教师的同行相比,还算优秀。如果和张桂梅老师比就差远了,我完全没有她那种几十年扎根山区的牺牲精神。我多次想过,如果我置身于她的环境会怎样?这里,我得实话实说,估计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想方设法调出山区,直奔城市。我知道我这样做并不光彩,但如果我连实话都不说,就更可耻了。
我当然不会同意张桂梅老师的每一个具体做法,但我将张桂梅老师一些在我看来不太妥当的具体操作,与我对张桂梅老师伟大的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区别开来。
我还想说,张桂梅老师对教育所做出的超出常人甚至近乎超越人的生理极限的牺牲,我不但做不到(我相信许多人也做不到),而且即使我能够做到也不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然而,这不妨碍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她,仰望她。如果说,这是张桂梅自愿的选择,那么,我们任何人都无权不尊重她的选择。
我看过张桂梅老师年轻时的照片,这位牡丹江姑娘真是非常美丽!她随姐姐到云南支边,丽江离牡丹江4000多公里,真的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对比现在衰老憔悴的张桂梅老师,我很心疼:她的确是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献给了云南边陲的孩子们!
当然,每个老师的环境不一样,个性不一样,经历不一样,兴趣不一样,家庭不一样……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所热爱的方式从事教育并享受生活。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崇敬,但我坚决反对一些领导以张桂梅老师作为标杆去苛求所有老师。
或许我这个担心和提醒并不是多余的。
2023年11月28日
责任编辑 晓歌
zer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